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36.第二十九章

道德经:探秘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如果有将军想要带领兵卒夺取天下而成为主宰的话,我预料他将会得不偿失。

天下的治理是需要超高的才能,不可试图去做这件事,也不要去干预局势的发展。

想夺取天下的将领将会使天下混乱不堪,而极力去干预的将领将会背离于“道”。

因此,明智的将军要保持“无为”的心态,才不会使天下混乱不堪;不干预的话,也就不会“失”了。

况且,兵卒们的心态也未必统一;或抗命不从或听令服从,或坦然自若或担惊受怕,或英勇无畏或胆小怯懦,或斗志高昂或士气低迷。

所以,明白道理的将领一定要远离情色诱惑,奢侈浪费,骄纵傲慢 。

【心得】

1、天下将乱,这篇文章是“道”给予为将者的告诫!这是一篇目前我觉得最难理解的文章,但昨晚没想通的事,今天一大早就想通了。那天我自作主张暂停了翻译,神便给予了我惩罚与提示;祂竟然在意境中以留言方式发出警告:赶快翻译第二十六章。看来,给神打工和去公司上班差不多啊!不过,我觉得我的工资待遇还是满高的;虽不算大富大贵,但我非常满足;因为,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神给予的俸禄。

2、“吾见其不得已”中的“吾”是指老子他老人家。他预见了未来,却不忍见生灵涂炭、天下大乱,才发出这一告诫。“孔德”指的是宇宙进化过程中的大事件,而大事件是在“道”的约束下进行的,但这并不表示非要有很多的人丧生才行。我们就举个列子吧: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便是大事件,夺权是必然,但伤亡多少兵卒就不在事件发生的范畴之内了。这也体现出了老子他老人家的仁爱之心,这也是他写第五章初心;里面的精华就是:人一定不能为了一时荣耀而被利用。

3、“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中的“失”与第二十三章中的“失”意思相同。既然“道”提示我不能解释,那我自然就不敢违背了。切记,它一定不是简单的“失去”或“失败”。文章中的两个“圣人”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后面那个“圣人”是前面那个“圣人”的升级版,是离“道”更近的将军。“夫物”是指将领所带兵卒的心态。其它的词语大家就自行去理解,我就不太直白了。

【注释】

“将”是指:带兵的将领。

“欲”是指:想要。

“取”是指:夺取;得到,取得。

“而”是连词,表示递进、并列或承接关系

“为之”是指:成为主宰。

“吾”是指:老子他老人家。

“见”是指:预见,预测,料想。

“其”是指:(夺取天下)这种事。

“不得已”是指:会得不偿失,或无法实现。

“天下”是指:天下的治理

“神器”是指:超高的才能。

“为之”是指:试图去做这件事。

“执之”是指:极力去操控局势的发展。

“败之”是指:导致天下混乱不堪。

“失”同第二十三章中的“失”。不能理解为“失去”或“失败”。

“圣人”是指:那些明智的将领。

“无为”是指:要保持“无为”的心态。

“无败”是指:不会使天下混乱不堪。

“无执”是指:不干预。

“夫”是代词,这里特指将领所带领的兵卒。

“物”是指:心里的想法。

“或”是连词,即: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

“行”是指:抗命不从。

“随”是指:听令顺从。

“歔”是指:沉着冷静。

“吹”是指:心浮气躁。

“强”是指:英勇无畏。

“羸”是指:胆小怯懦。

“载”是指:斗志高昂。

“隳”是指:士气低迷。

“圣人”是指:那些明白道理的将领。

“去”是指:远离,抛弃。

“甚”是指:情色诱惑。

“奢”是指:奢侈浪费。

“泰”是指:骄纵傲慢 。

上一章 035.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37.第三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