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烟花影斑驳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宫廷 

学艺

烟花影斑驳

踏进门就看见两人坐在上座,清风道骨,谈笑风生。

“娘娘来了。”萍儿提醒道。

他们两人便起身作揖,“草民见过娘娘。”

“不要这般,勿要拘束。”我笑着应答,“许久未见,我瞧着二位先生还是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啊。”

这二位便是我少年恩师,一位最擅琴技,闻名遐迩,却也只愿意在乡野间奏琴乐,不愿意进宫门王府,自是有着一份恃才傲物,孤云野鹤之志的。

另一位是沈府中庖丁,早年幼时落魄,后遇见一老叟,于心不忍,终是把一身厨艺传给了他,后被爹爹赏识,入了我沈府,最善蜀地菜肴。

“先生愿意入这皇宫,自清已是不胜感激。来人,把皇上赏赐的珠顶含翠为两位呈上,还有小厨房烹制的露白,霜红拿上来。”

露白,霜红是我宫中特色糕点,鲜用来招待人,如今两位先生愿意入宫,当真贵客,便让小厨房早早备下了。

酒足饭饱之后。

“两位先生,自清此番请先生入宫原也不是为了什么重要事,只是马上皇上佳宴,我也想亲手为皇上做一两菜,在宫宴之上奏一高山流水,为皇上庆贺。”

“理应如此,娘娘如此费心,我们自当尽心。”

两位先生眼里含笑。

“只是,”琴师说,“娘娘在入宫之前,琴艺早已不逊皇宫中人,只稍加练习便可。”

“先生可别打趣我了,初入宫时,倒是有心去弹奏几曲,如今过惯了这养尊处优的生活,人也越发倦怠起来,不曾碰琴,如今那琴弦不知是否上了锈。”我掩面笑道。

“无妨,我帮你温习便可。”

“自清谢过二位先生。”

“自清还有一事相求。自清知道先生最擅做辣菜,只是这次自清想跟先生学习那一道传世甜点。”

“你知道我这道甜品不可轻易外传。”

“自清明白,只是儿时吃了那一次,在宫里便时常想着,我与皇上年少相识,只是尝了那道甜品或许心中有所慰藉。”

先生沉吟“也可,宫廷不像家里,如若可以时常做来一尝,缓解思家之苦,我倒也是没辜负沈大人的恩德。”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清晨我便跟厨师父学习淘米过滤,制米熬糖,揉面做皮,熬果酿馅,冰镇制霜,量尺修型,装盘配料。

傍晚便和琴师钻研琴技,翻过古诗文献,找寻最悦耳的音律,勤奋练习,有时到手指红肿,用力就疼。

好在最后终于大功告成,两位先生也告别离宫。

寿宴之期将近,各宫里都明里暗里准备着。长廊交错复杂,常常见小宫女小太监抱着衣料满宫里小跑,有时也见到一些宫外人来往嫔妃宫中。

原本这些早已违背了宫中禁令,但皇后也喜欢嫔妃可以哄着凌晏高兴,称赞她处理后宫事宜甚佳,好一直留着她协理六宫之权,便睁只眼闭只眼了。

我也是钻了这个空子,才得以请两位先生入宫。

终于在寿宴前一日,宫廷里张灯结彩,不亚于除夕之夜盛况。

我带着暮春傍晚到御花园散步,迎面便看见了澄嫔带着皇子,悠然在池边看鱼。

我走过去,她闻声抬头,假惺惺地施礼之后,言语讽刺,“臣妾听闻宫女太监说,娘娘宫里时常听见丝竹管弦之声,琴声悠扬,令人精神愉悦,颇有民间花船里的夜夜笙歌之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到了什么花间坊,学了什么民间之乐呢,真是有劳姐姐费心了。”

说完掩嘴一笑。

“皇上寿宴声势浩大,各宫姐妹都积极准备着,好的不好的,差的劣的,也还是要拿出来看一看的。先不说准备得如何,只要费了心,使了力,哄了皇上高兴,也是不枉费辛苦。本宫以为妹妹信佛多年,早应该明白万事心诚则灵这个道理。”我也不甘示弱。

“心诚自然是灵的。只是皇上虽为国君,到底也是人父,想必也希望晚年可享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吧。只是公主最终也还是要嫁出去的,自然不比皇子,可以时常陪伴皇阿玛左右,为圣上分忧。”

“那是如此,好好男儿若有饱读圣贤之能或具骁勇之士气自然是可以为圣上分忧。妹妹该好好教导皇子才是,不要日后惹得皇上心烦。”

“你……”她自然是听出了我在挖苦她教导皇子无方,难成大器。

“本宫先走一步。”

说完,我便带着暮春离开,宫中这口舌是非虽不如以前在宫外破口大骂来得痛快,但这刺人的本事却越发精进了。

我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上一章 蜀地厨子 擅技琴师 烟花影斑驳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宫廷寿宴 侧榻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