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46章

唐诗宋词元曲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授华州郑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后脱离军府,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等职,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长于七绝,其诗尤以边塞诗最为杰出。有《李君虞诗集》。

  喜见外弟又言别①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②,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③,秋山又几重?

  【注解】

  ①外弟:表弟。

  ②沧海:比喻别后世事的变化。

  ③巴陵:唐代的巴陵郡,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赏析】

  本诗描写久别重逢又分离的情景。诗中采用白描的手法,以凝练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真切深刻地表现了动乱时期亲友间聚散离合的复杂感情。“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刻画久别乍逢悲喜交集的心理状态,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

  江南曲①

  嫁得瞿塘贾②,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③。

  【注解】

  ①江南曲:乐府《相和歌》曲名。

  ②瞿塘贾:指经长江出入四川经商的商人。

  ③弄潮儿:当潮水上涨后,熟悉水性的弄潮儿便操舟搏击于浪潮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商妇因丈夫外出,逾期不归的怨艾之情。诗中对商妇的神态和感情刻画得细微真切。少妇伫立江边盼丈夫回归,但商人重利轻别,归无定期,常常失约。少妇由失望怨恨而胡思乱想,“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使她的怨情凭添了风趣。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将深厚的感情融进看似不经意的叙述和议论中,散发着浓郁的民歌风味。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①受降城:唐时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东、西、中三座受降城。这里指西受降城。

  ②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

  ③芦管:即芦笛,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赏析】

  本诗是李益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唐绝句的名篇。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沙以雪、月如霜。通过比喻,突出大漠的荒寒,边塞的凄冷。后二句抒情,在这样凄清寒冷之夜传来的笛声,勾起征人满怀的乡思,久戍思乡的哀怨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格调低沉,意境深远,独具风格。

  王建

  (767—831),字仲初,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年间进士,官至陕州司马,从军塞上。他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其诗以家、蚕妇、织女、船夫、市井乡村等为题材,反映民生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揭露。他还善于描绘宫庭禁苑风物。

  新嫁娘(选一)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①,先遣小姑尝②。

  【注解】

  ①谙:熟悉。姑:婆母,丈夫的母亲。

  ②小姑:丈夫的妹妹。

  【赏析】

  此诗通过新媳妇初下厨的细致描写,刻画了新媳妇与婆母初接触时小心谨慎的心理,也说明了新嫁娘为博取婆母欢心而显露出的机灵和慧心。也有说此诗借新嫁娘这一题材,描写作者初登仕途时对官场还不熟悉的惶恐心情。

上一章 第45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