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45章

唐诗宋词元曲

题破山寺后禅院①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②,惟闻钟磬音③。

  【注解】

  ①破山寺: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兴福寺。

  ②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③钟磬:钟和磬都是寺院中的乐器,诵经、斋供报时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佛寺禅院的景色,表现了禅院特有的幽深境界,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希望隐逸的志趣。诗从作者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写起,写他经过竹丛小路,走到幽深后院,发现禅房在花丛树林深处,接下来便描写禅房幽美绝世的景色。结尾以万籁俱寂,只有钟磬声收束,进一步表现了禅寺的幽深宁静,同时寄托了诗人遁世无忧的情怀。

  张籍

  (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附近),少时居和州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官至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之一,重文学教化作用,多切中时弊,反映社会现实。有《张司业集》。

  野老歌

  老翁家贫在山住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②。岁暮锄犁倚空室③,呼儿登山收橡实④。西江贾客珠百斛⑤,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解】

  ①翁:一作“农”。

  ②化为土:言霉烂变质。

  ③倚:一作“傍”。

  ④收橡实:言收取橡实为粮。橡实:即橡子。

  ⑤西江: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是商业繁盛之区,唐时属江南西道,故称西江。斛:古量器,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为五斗。

  【赏析】

  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词语,用对比的手法,记叙了一方面是老农终年辛劳“不得食”,另一方面是不劳而获。将粮食“化为土”,描述了中唐后社会的黑暗,揭露了人不如狗的极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虽语言平易,读来至为沉痛,字字饱含血泪。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①。妾家高楼连苑起②,良人执戟明光里③。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④。

  【注解】

  ①襦:短袄。

  ②高楼连苑起:形容宅第之伟丽。苑:园囿。

  ③良人:指丈夫。执戟明光:指供职朝廷,侍卫皇帝。明光:汉代殿名,在未央宫之西。

  ④恨:一作“何”。

  【赏析】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男女恋情诗,实际上是一首政治诗。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首领,试图拉拢张籍依附于他,张籍是反对藩镇分裂的,这首诗便是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诗中运用比兴手法,假托男女爱情关系,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委婉地谢绝了李师道。此诗富有民歌风味,人物描写细腻生动,行文转折,跌宕起伏。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解】

  ①家:原作“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寄家书的细节描述,平平叙事,不作渲染,却有含蕴,真切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王安石评张籍的诗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此诗是一例证。这首诗看似平淡、本色,却富于含蓄,给予读者丰富的联想。

上一章 第44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