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道德经智慧故事
本书标签: 短篇 

萧规曹随

道德经智慧故事

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汉朝开国元老萧何病逝。萧何病重期间,汉惠帝亲往探视,并且问询萧何:

汉惠帝😲丞相百年之后,相位何人可代之?

见萧何正在思索,惠帝紧接着说:

汉惠帝您看曹参如何?

萧何听后,勉强挣扎着病体起来磕头道:

萧何陛下若能任用曹参为相,萧何可以死而无憾了。

萧何死后,惠帝果然任命曹参接任丞相。但是,曹参仿佛未能承担起惠帝的重望,当上丞相之后,他仿若闲人一般,每日悠游享乐,置政事于不顾。时间一长,有人就到惠帝面前弹劾曹参,说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若让此人久居相位,会坏了国家大事。

惠帝也觉得曹参上任后的表现不太像话,完全不以国事为重的样子,只顾着自己享受高官厚禄。然而,惠帝也在想,观曹参往常的行为,堪称贤臣,怎么现在就突然变了呢?他是自己和萧老相国共同选中的合适人才,若说自己有看走眼的地方,难道萧何也看错人了吗?因此,惠帝就想找曹参来亲自问一问情况。但是,曹参也是元老级人物,当年一同跟随父亲打天下,如今虽然自己贵为皇帝,可对长辈重臣也不免要礼让三分。于是,他就将曹参的儿子曹窋找来,对他说:

汉惠帝你回家的时候随便问一问你的父亲,先帝刚刚过世,朕又很年轻,正需要老相国的尽力辅佐,可是现在看曹相国的样子,既不向朕汇报政务,也不过问朝廷大事,这样下去,怎么能够将国家治理好呢?

曹窋回家后就把惠帝的话向父亲说了,曹参听了,立时大怒,狠狠地训斥了曹窋:

曹参😡你个黄口小儿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也用你来管么?当好你的羽林军统领就是最好的!

曹窋被训斥之后深感委屈,向惠帝说了父亲的反应,惠帝感到很不解,就将曹参叫来,亲自与他谈。惠帝对曹参说:

汉惠帝曹相国为何要责怪曹窋呢?那些话是朕要他去问的。

曹参听了赶忙叩头谢罪。惠帝恕他无罪,然后告诉他心中怎样写的就怎样说。曹参说道:

曹参请陛下认真地想一想,您的贤明比起高帝(即汉高祖刘邦)来如何呢?

惠帝连忙说道:

汉惠帝朕怎么可以和高帝相比呢?

曹参那么,陛下以为,臣的才能与萧老相国比起来又怎样呢?

惠帝略作思索,坦直的说:

汉惠帝似乎萧相国的水平更高些。

曹参陛下说得很正确,既然陛下比不得高帝,而臣又不如萧相国,那么,对于高帝和萧相国所制定的已经很完备的、行之有效的规章法令,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动呢?依臣看来,现在照章行事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而不可妄作改动,否则的话,反而会造成混乱啊!

惠帝听后,完全明白了曹参的用意,也就放下心来,对他的疑虑也就完全打消了。曹参接替萧何后,为相三年,采取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使得政治法令清明有序,经济生产繁荣稳定,人民百姓安居乐业,普天之下,无不称道。人们还编了一首歌谣来称赞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净,百姓心欢喜。”后来,曹参遵循萧何所定的贤明的律令,在为相期间倡导无为、不妄施政令的做法就被概括为一个成语,叫“萧规曹随”。

曹参其人,才智虽不如萧何,但他却深得“无为”智慧的精髓,由一句“萧规曹随”而名垂青史。“道”的智慧之高深,令人惊叹拜服。

上一章 管仲的为人 道德经智慧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许攸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