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后洺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宋太祖

帝后洺

刘鋹曾用珠子将马鞍结成戏龙的形状献予赵匡胤。赵匡胤因此感叹说:“刘鋹如果能将这项技艺用在治国上,怎么会灭亡!” [183]

左金吾卫上将军郭从义擅长击球。赵匡胤曾经在便殿让他击球,郭从义换衣跨驴,驰骋在殿庭之间,盘旋拍击,尽显其妙。表演结束后,赵匡胤为郭从义赐坐,然后对他说:“你的技艺确实精妙,但这不是将相大臣该做的。”郭从义听后大感羞愧。 [184]

不过,赵匡胤本人也很擅长蹴鞠。在明人文徵明所绘的《蹴踘图轴》(前排右为赵匡胤,中为赵普,后排中为赵光义,左为石守信)中,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大臣赵普、大将石守信等一同蹴鞠。

微服出巡

赵匡胤即位后,多次微服出巡民间,臣下以预防不测为由劝他不要出行。赵匡胤说:“如有天命者,任他自为之。”据野史记载,一次,赵匡胤在外遇到袭击,流矢射中乘辇的辇板。赵匡胤见状,高声说道:“就算射死我,也未必轮到你当皇帝。”王夫之认为这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事故。 [174]

改革官帽

宋朝官帽(幞头)有两根长翅,起源于赵匡胤在位时期。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134]

传说,赵匡胤一次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赵匡胤心中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的铁翅各穿出一尺多(此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并不戴。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交谈,就有些困难。 [134]

自此以后,大臣上朝,也就很难排列在一起交头接耳,保证了朝堂的严肃性。 [134]

刺杀宫女

据朱熹记载,宋仁宗时名儒石介所编《三朝圣政录》的初稿中,记录了赵匡胤沉迷于一个宫女,以致经常延误上朝时间。群臣有些非议,后来赵匡胤醒悟,便乘宫女熟睡时把她杀了。 但韩琦认为宫女无辜,赵匡胤此举不值得为后世效法,建议石介删除,得到石介赞成。 [170]

熏笼之谏

赵匡胤即位后,常常让后苑制作熏笼,但好几天都做不好。赵匡胤大怒,责备左右侍臣,左右侍臣回答有“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曹,本曹下本局,覆奏又得旨,复依方下制造,乃进御”的一套流程,需要好几天时间。赵匡胤更加生气,说:“谁做这般条贯来约束我?”左右侍臣说是宰相,于是赵匡胤说:“呼赵学究(赵普)来!”并对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可买一熏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赵普表示这是由来已久的“条贯”(规矩),“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如果后世子孙骄奢淫逸就可以有台谏来制止。赵匡胤听了他的这番解释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

上一章 宋太祖 帝后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