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我在灰烬中
本书标签: 现代  现代言情 

谭惜

我在灰烬中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方寒清读书的呢?记不清了好像是有一天她突然说报纸上有一篇连载小说快完结了,可是这几天她总是头疼,于是我对她说我读给你好了,读完之后发现她专注的看着我,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她说:“你声音真好听,我都完全没在意你在读什么。”

“你喜欢的话,我每天都读给你听。”我有些开玩笑的说。

“我不好意思。”她笑了。

小时候,我总让奶奶在睡前给我读书,一直都这样不管多晚,我总会提醒她这个地方应该重一点,那个地方应该轻一点,什么地方快一点什么地方慢一点,不过我没有机会去验证这种方式是否正确,或许可以读给以后的小孩来印证吧,我想我太需要一个那样的机会,不过现在奶奶已经看不起书上的字了,我也没听过她给我读书了,她总会说:“你这样的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以后也让你丈夫给你读吗?”

我笑嘻嘻的说对呀,我以后要找个给我读书的丈夫,所以周燃你知道吗,我总是幻想你跟我并排坐在床头给我读书。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等这个机会等很久了。”很显然她没懂我的意思。

“你想听什么。”

“故事,当然,最好是爱情故事。”

“好说!”

“不过——尽量短一点的,太长的我怕我听不完。”

于是,每天的黄昏都是我们的阅读时间,我每天下午都赶过来,晚自习再回去,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实行“减压不减负”,所以在取消一周晚自习后又重新上起了晚自习,刨去来回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对我来说真是奢侈,当我把书摊在双膝上时,都会具有仪式感的问她:“准备好了吗?”当然她会装作很有精气神的回答我“准备好了。”

于是就这样开启那奢侈的半小时。最怀念的是最开始读的白先勇的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次》、《玉卿嫂》《永远的尹雪艳》、《那片雪一般红的杜鹃花》,一个半小时刚好能读完一篇,都是些女人的故事,个个都像宋词词牌,美得凄惨。

厌生,你不要离开我我什么都答应你——我为你雷一辈子都愿意,庆弟,你奶点烦再等几年,我攒了钱,我们一块儿离开这里。

“对不起。”她打断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呀,你自己声音这么细,怎么做到一下子像那个女人一样把声音压得那么低沉沙哑。真有意思,那个女人快要疯了得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觉得这些地方该这么读,然后语气语调一下子就全出来了。”我不好意思的说。

“真了不起。谭惜,你应该去做个朗读者。”

其实,我更愿意做那个倾听的人。

然后是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金锁记》。长了一些,要分两天才读的完。当我读到《白玫瑰与红玫瑰》,“每个男人的生命里都有两个女人,白玫瑰与红玫瑰……”我和她交换了个眼神,憋不住大声笑起来。“咱们俩。”我笑着,“恐怕你是红的,我是白的吧。”“他也配——。”方寒清利落的总结。

读完《白玫瑰与红玫瑰》那天,她提起鲁迅,念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他的课文《孔乙己》,这老头挺有意思,可惜他写不写爱情故事。

“这个——有。”第二天,我的双膝便放上了头天晚上翻箱倒柜找出来的《伤逝》。鲁迅的调子是很寂静的所以我的声音也很寂静,温和。

其实好的小说是值得读的,读出声,读给别人听,我的意思是当你一字一句的读出来时根本无暇理会他写的是什么了,因为在词语词之间,句与句之间,会存在一种让你语气跌宕起伏的奥秘,这种声音的跌宕是改变不了的,就像刻在DAN里的一样,就像大多数事物一样都刻着一种DAN,比如读鲁迅时那种沉寂的调子,再比如张爱玲是一种京调,再比如周燃我爱你。

那日,当我再把书摊在双膝时问方寒清准备好没,她没有再像平时那样用力点头以示她准备好了,她只是静静的看着我,不得不承认她的眼睛真美,像两滴深夜,会让人陷进去。

她说:“谭惜,你怎么对我那么好。”

“最近你们都这样问我。”

“还有谁?”

“周燃啊。”

“嗯,其实我想问的是,你对好是因为周燃还是我。”

“我哪有这么伟大,我是为了我自己。”

“那就好。”

然后,她说,“谭惜,我爱你。”

我把表情拧成一团:“酸死我了。”我叫着强忍住那由快乐和温暖引起的阵阵钝痛。

“好,现在准备好了吗。”我重新问。

“准备好了。”

上一章 顾铮 我在灰烬中最新章节 下一章 周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