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子渊读诗词
本书标签: 短篇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子渊读诗词

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岳飞的故事,提到岳飞大家会想到什么:精忠报国、气壮山河。当然还有那首著名的《满江红》。《满江红》现已移出教材,这意味着可能未来人们会逐渐不再了解岳飞的故事。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讲一讲岳飞传奇的一生。

关于岳飞的词作最著名的就是这首《满江红》《满江红》这首词可以说“一词压两宋”。但岳飞还写过另一首词那便是《小重山》这两首词一个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另一个却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个昂扬,一个苦闷。只有把这两首词放到一起读才能够真正读懂岳飞的脆弱还有伟大,也会明白为何他的故事值得被千古传诵。

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生于河南汤阴,自幼习武 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效国家。

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岳飞应征入伍,从此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但也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

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围困开封。在这混乱之中岳飞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在这里分享一个小知识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都是正确的写法,在清朝之前一直都是“尽忠保国”,后演化为“精忠报国”。岳母刺下尽忠报国以后岳飞便前往了抗金前线。

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即位开启南宋。当时的岳飞不顾自己官职卑微上书千言希望率军北伐,结果却被革除军职。

他不甘心又投奔当时的抗金名将张所再度得到重用,可好景不长因为赵构等人刻意打压朝内的抗金力量张所被贬岭南 死于途中。岳飞又立刻带兵投奔依然在奋战的 宗泽老将军,宗泽骄勇善战,屡建奇功,可正当宗泽准备北伐的时候却年迈病逝,岳飞再一次失去了依靠。

之后接替宗泽的杜充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先是临阵脱逃 下令撤军开封,使得开封等北方大片疆土沦陷,后又投敌使得健康失守。

经过这一系列的变故,岳飞终于明白阻扰他收复山河的不只是敌人还有无能的朝廷和怯弱的人心。于是他组建了一支岳家军真正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后半生。

1134年 金军南犯,宋高宗下令北伐,岳飞终于等到了机会。同年他带兵收复襄汉六郡。

1136年(南宋绍兴六年)岳飞收复商虢一带,同年冬 收复蔡州。这是南宋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岳飞发自内心觉得这一次也许真的可以收复中原。

可正当一切高歌猛进之时,宋高宗再一次退却了。他起用极力妥协主和的秦桧为相并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昔日同仇敌忾的战友一个个被害,岳飞瞬间变得孤立无援。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以往我们在《满江红》里读到的是那个杀伐果决,英勇无畏的岳飞。他会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但在《小重山》里才真正发现那个脚踏烈马,身披金甲战衣的盖世英雄;那个一直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威风将军也有他的无奈、郁闷,苦楚与孤独。

这些无法在白天里明说的情绪,不敢也不能向众人透露的脆弱,只能在夜半三更 明月照窗时独自徘徊。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为什么会这么难,明明一心只是想收复江山回到儿时曾经欢笑打闹的家园,如今却一次又一次梦想落空。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没有人生来就是无情、无畏、无私、无欲的英雄,只是因为他心中有了更加崇高的信念,所以才一次次踏破时局的困顿违背人性的懦弱或沉默、或咆哮。

驰烈马,驾长车,断琴弦,逆风雪,壮阔胸怀。这就是岳飞书写的《满江红》与《小重山》是他蹉跎红尘,戎马沙场的人生总结。

也是他人生的梦与真、实与幻、笑与哭、血与泪。字字真真切切,共同组成了他心中的不朽的千古江山。也因此这些词句值得被一代又一代人传诵千千万万遍。

本篇内容,如有遗漏处,请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详处,请多指教!

上一章 元稹有情似无情 还是无情似有情 子渊读诗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跟着东坡去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