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
本书标签: 现代 

滥用框架等于白费力气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

■使用符合目的的框架

巧妙使用框架,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进行分析和演说等等。

但正因为工具便利好用,不假思索把框架填满就拿来交差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样做是无法充分发挥框架的效用的。想学会灵活有效地运用框架,就必须牢记几个要点。

框架有着各自的目的和特性,在使用前必须慎重挑选最合适的框架。比如想知道产业的吸引力有多大,可以使用波特的五力模型;而如果要思考具体营销策略,则可以选择4P。

框架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只要填满空格就算分析完了,尤其初学者经常不考虑目的和各框架特性,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滥用自己知道的框架。

就拿先前说的五力模型为例,在涉足完全不熟悉的新行业时,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人了解行业的吸引力,但在具体的营销分析上却没有太大作用。

在毫无必要的场合滥用框架,就好比打高尔夫球学会用driver球杆以后,无论在沙坑或草地都用它一样。如果想打出好成绩,就该在沙地使用沙坑杆、草地使用推杆,最重要的是挑选适合当时情况的道具。框架也是如此。

■通过想象来思考

使用框架作分析时,不要光思考字面意思,可以试着在脑海中想象具体的画面。

比如在思考二十多岁女白领的需求时,必须先在脑子里形成二十多岁女白领的具体形象,然后去想象“早上起床到抵达公司为止她会做些什么”、“她会去某某地方购物,对这种时尚感兴趣的人应该很多”等等。缺少了这些具体的想象,得出的结论只能游离于现实之外。

在一名顾问的常用词汇中有这样一个词,那就是“逻辑和想象”。

商务活动需要讲究逻辑,但与此同时,逻辑只有在能说动他人时才有价值。在营销方面,如果不能首先想象出具体的客户层,那讨论再多商品设计也毫无意义。

■不能满足于“做完了”和“填完了”

框架是加速逻辑思维的工具,制作框架本身并不是目的。

但在请逻辑思维课程的学员们制作各自原创的框架、并据此做出分析时,我发现有些框架乍一看整理得很漂亮,但细一看却不明白制作它的意图。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逻辑思维的一大目的就是快速推导出有说服力的结论。框架也是同样,它的目的在于“制作完这个框架能得出某个分析结果,或是获得某个信息”。

在制作框架的阶段,还请时刻提醒自己“制作这个框架的目的为何”、“想通过它来传达什么信息”。

■经典框架也能成为强力的沟通工具

迄今为止人们制作出了大量框架,尤其一些知名框架经过了曾经那些优秀商业人士的打磨,可谓先人的智慧结晶,是能够用在多种商务场合的方便道具。学会基本框架的使用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假设在口头介绍新业务的时候,从零开始逐一解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如果使用接下来介绍的3C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让听众一边对照纸面一边听解说,信息就能立刻被共享。那是因为几乎所有商务人士都知道3C,只要看一眼就能掌握其中内容。经典框架对商务人士而言就好比共通语言。只要使用共通语言,就能大幅提升组织内决策和沟通的速度。

那么下面,就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框架吧。

上一章 框架(framework)是加速商务活动的方便工具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最新章节 下一章 3C:简明地呈现全局(M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