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二战前线:战役讲解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迪耶普战役

二战前线:战役讲解

作战时间:1942年8月18日晚10时始~8月19日13时止作战地点:法国港口小镇迪耶普

作战国家:英国加拿大德国

作战将领

J·H·罗伯特:加拿大第2步兵师师长。

作战兵力

登陆部队总兵力6100多人,包括4963名加军官兵、1000名英军敢死队员和50名美军观察员。皇家空军抽调了74个飞行中队为此次行动提供空中支援。

“庆典”行动

1942年春,战争形势对同盟国极为不利:北非战场上,德军逼近埃及;欧洲战场上,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西欧并侵入苏联腹地;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南亚。但此时英国做的仅仅是同纳粹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对峙,为此,斯大林要求丘吉尔立即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这样便能使德军分神,以此来缓解苏联的压力。

然而,就当前的形势,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和特种装备,英国和美国还不具备大规模登陆的实力。但受形势所迫,丘吉尔决定于1942年在法国沿岸某处发动一次奇袭。

那么选取法国沿岸的哪里呢?

丘吉尔经过调研,选在了法国港口小镇迪耶普。迪耶普位于法国西北部海岸。临海一面地形复杂,峭崖耸立,海滩狭窄,易守难攻,但在悬崖峭壁间有一个狭隘的地方可供登陆。德军在迪耶普的对海防御相当严密。在迪耶普两侧,德军部署5个岸炮连,有火炮约20门,其中有些是150毫米火炮。在迪耶普附近,德军还配有许多高炮连,其中有些火炮可以平射。此外,在一些坚固的支撑点里,配有数十挺自动武器。

这次作战的代号为“庆典”行动。这次作战的直接目标是摧毁德军的防御工事并抓获一些俘虏,获取军事情报。作战的目的是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缓解东线压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实战试验新装备,获取两栖登陆作战经验。

为了这次作战,盟军动用了相当多的兵力实施作战,其中海军兵力由8艘驱逐舰(担任掩护和火力支援)、9艘登陆舰(负责运送登陆部队)、39艘炮艇和摩托艇、2艘辅助船以及179艘***组成,共计237艘舰船;登陆兵由两个加拿大旅第4、第6旅(4961人)、157名英国海军陆战员组成,另有一支50人的美国侦察破坏“别动队”分队和一个坦克团(55辆坦克),共计6000余人。整个登陆部队由加拿大人罗伯茨将军指挥,海上兵力由英国人霍雷特上校指挥,英国歼击机第11航空中队负责对登陆行动实施航空火力保障。

按照行动计划,加军和英军首先在迪耶普东西两侧的4个地点登陆,即东外翼、东内翼、西外翼和西内翼。在东外翼和西外翼两处突击登陆的目的是夺取登陆点附近的重炮连;而在东内翼和西内翼两处突击登陆的目的是夺取另一个炮兵连和一个坚固支撑点;然后,登陆部队从后面攻击控制迪耶普的高地。从两翼登陆的部队将向内陆前进,以攻击德军的战斗机机场和德军的驻军司令部。在发起侧翼进攻半小时后,加军2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团将在迪耶普海滩登陆。

抢滩登陆

8月18日深夜,加军和英军273艘军舰装载着6000余人,从英国普尔、朴次茅斯、纽黑文起航,向海峡对面的迪耶普进发。午夜过后,船队在海上会合,舰队按扫雷舰、驱逐舰和登陆舰的顺序编队前进。

8月19日凌晨3时,登陆舰在距海滩16公里处放下***,部队开始换乘。半小时后,在炮艇的引领下,载有6000余名官兵、48辆“丘吉尔”式坦克的登陆编队沿扫雷舰开辟的航道,向海岸进发。

清晨,准备冲击滩头的英军***意外地遭遇了一队德军巡逻艇。双方交火声惊动了德军守卫部队,“庆典”行动就失去了突袭性,盟军的突袭计划落空了。为此,迪耶普登陆行动由奇袭变成强攻。

8月19日5点30分,登陆开始后,一场血腥屠杀就开始了。第一批加军士兵刚刚跳入海水中,就被炮弹和子弹击倒,只有少数人侥幸冲到了海堤附近。第二批到达的***放下跳板,前几排人转瞬间被扫倒,后边的也是如此。上岸后不到三分钟,大部分官兵就倒在了血泊中,只有很少的人在通过德军火力区后到达海堤附近。但海堤有10英尺高,顶部设有铁丝网,被德军机枪彻底封锁。被压制在海堤下的加军还不断遭到德军迫击炮的轰击。可想而知,这场登陆是多么的艰难,有很多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东外翼英军第3突击队乘坐的***遭到德军炮火的致命打击,所有***都被击沉。最后20多名落水的敢死队员仍然奋力游上岸,并冲至距离德军炮兵阵地不足100米处,用司登式冲锋枪与德军炮兵展开激战,使之无暇顾及迪耶普滩头。这些敢死队员坚持战斗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得到其他部队***的接应安全撤离。虽然作战勇猛,但寡不敌众,无法攻占德军重炮,也无力抵挡德军反击,不得不边打边撤,几乎全军覆灭。

西外翼第4突击队有250名官兵,分为2队,他们虽然被德军灯塔发现,但仍旧较为顺利的上岸。第4突击队迅速登陆并一举捣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当***开始后撤时,德军碉堡向***开火,突击队还击,并迅速向目标“赫斯”炮连前进。清晨6时30分,第4突击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强攻“赫斯”炮连。经过一场激烈的肉搏战,英军以伤亡65人的代价占领“赫斯”炮连。7时30分,第4突击队安全撤退。这支突击队是整个迪耶普战役中唯一完成任务的部队。

在另一处登陆的加拿大军还顺利突破了德军在塞斯河的防线,向内陆挺进。后因遭遇大批德军阻击被迫撤回。

东内翼攻击部队延迟了16分钟登陆。当时,天已破晓,部队上岸时遭到德军3个海岸炮连和其他重型高炮的猛烈射击,只有少数人冲上岸滩,很快便全军覆没。

相比较东内翼,西内翼则进展顺利些。当然,这与东内翼把德军的注意力给引开也有很大关系,使得德军无暇顾及西内翼。但这个配合并不很好,虽然西内翼的2个团队顺利上岸后,夺取了一些目标,但由于德军增援部队赶到,以及与东内翼部队会合的计划未能实现,西内翼登陆部队攻击受阻,不得不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撤回。

此时,在驱逐舰上指挥作战的罗伯特少将对东侧登陆失利一无所知。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英军舰艇释放的烟幕在掩护***免遭德军炮击的同时,也遮住了英军自己的视线,使之无法看清真相。第二,登陆的通讯兵非死即伤,因此延误了信息。直到罗伯特少将下令对迪耶普发起总攻后,“凯尔普”号驱逐舰才收到了从普伊斯海滩发回的第一份电报,电文是:“看在上帝的份上,救救我们!”但已经晚了。登陆的主力部队早已乘坐***驶向整个行动最主要的目标——迪耶普海滩。显然,这个电报来得太迟了。

最后进攻

盟军主攻作战群分为两波,第一波包括2个团和30辆坦克;第二波由1个营和14辆坦克组成。第一波的攻击除“赫斯”炮连外,其他均没有完成计划,只有3辆坦克通过海滩,冲上滨海大道,一些加军士兵与3辆坦克配合,打死了一些德军,还击毁了几门反坦克炮,但坦克炮弹打完后,不得不退回海滩。这也就给正面进攻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这一切罗伯特上将并不知道,他还误以为加军已经控制整个迪耶普镇,于是下令第二波作战群上岸。这批部队上岸后立刻遭到猛烈打击,伤亡惨重,只有1个排冲进迪耶普镇,弹药耗尽后被迫投降。

罗伯兹少将对这些情况仍然不清楚,8时30分,他又派出最后一支预备队——皇家海军陆战队,从第二波作战群的登陆点上岸。当突击队指挥官菲利普斯上校乘着冲锋舟穿过烟幕,驶到岸边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燃烧的***,被击毁的坦克和遍布滩头的尸体。他立即命令部队返回,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噩运。

与此同时,在天空中英国空军同德国空军展开了一场同样激烈的空战。“伯克利”号驱逐舰因遭受重创不得不被己方舰艇击沉,“卡尔普”号驱逐舰也被击伤,直到8月19日午夜后,运载着500多名伤员的驱逐舰驶抵朴次茅斯。

直到中午时分,部分陆战队员撤回,罗伯兹才知道真相,海滩上伤亡巨大,作战已经失败,无奈只好下达撤退命令。

***四处搜救滩头上的加军,但总共只有370名加军士兵逃离了迪耶普海滩。下午1点8分,“凯尔普”号驱逐舰收到了海滩上加军发来的最后消息:“我们已经全部投降。”

作为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一次悲壮预演,迪耶普奇袭以彻底的惨败而告终。参战加军阵亡907人、受伤568人、被俘1946人;英军敢死队总共伤亡和被俘247人。皇家海军损失1艘驱逐舰、33艘***和550名水兵。皇家空军牺牲了153名空勤人员。迪耶普登陆战役作为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一次悲壮预演,虽然以惨败收场,但为盟军后来在北非、西西里、诺曼底大规模登陆提供了宝贵经验:必须完全获得制空权才能确保登陆舰队靠近海滩;在滩头阵地被完全控制之前,坦克部队不应过早登陆;对敌军重点防卫地区不应在正面登陆强攻,而应在两翼登陆迂回……迪耶普奇袭还使希特勒错误地认为盟军在两年后仍会选择在英吉利海峡较窄处的加莱登陆,进而将德军主力部署到该地区,这样一来,使得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得以顺利进行。

在迪耶普奇袭中每伤亡1名士兵,在诺曼底登陆中就能少伤亡10名士兵,迪耶普奇袭就是诺曼底登陆的前奏。

——蒙巴顿

上一章 克里科岛战役 二战前线:战役讲解最新章节 下一章 肯兰尼加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