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沉戬——人间山河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暮冬录:猎场

沉戬——人间山河

尽管康安裕说要“躲”,但杨戬还真就没工夫往他那个前妻身上放太多心思。距围猎之期愈近,他愈是日夜监督雷麟军操练,康安裕专门去看过一次,却被守卫兵拒之门外,说是二爷正忙着,谁都不见。

真有那么忙吗?尽管雷麟军即便战后亦未曾懈怠,但而今俨然都有了要和火麟军开战的架势,莫非真要把李博时和李靖当场废掉?当然,这也就是康安裕自己闷着想想,连几个义弟都没透露半句。

很快,围猎之期即到。皇帝出发当日,火麟军在前,御林军随后,车乘相衔,罗盖招摇,自皇宫出城一路往西,先后穿过蛟龙岭、北斗坪,驾临围猎行营。待一入山门,李博时遥遥望见山顶旌旗翻卷,便问李靖道:“那是谁的兵马?”

“这……我也不知,”李靖面带尴尬,“看着像是雷麟军。”

此语一出,宛如万钧雷霆。李博时大怒道:“安王莫非是要反了吗?!擅自出动雷麟军,不消上报朝廷,上报圣上吗?!劳烦李将军先上去问问清楚,他到底是何居心?!”

“不必问了!”突然玉辇急停,郭执与小玉左右分立,低头支起帘帷。沉香端坐其上,遥望山头旌旗,敛容道:“是朕让他带兵来的。”

李博时僵硬的脸色变了几变,李靖看着都以为他要大发雷霆,却不想他居然强行忍耐住了,轻勒缰绳,一面前行一面答道:“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老夫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了。”

此事便只能暂时作罢。沉香微微松了口气,再望山顶旌旗如浪,方才忐忑不安的整颗心无端端地又定下几分。

仪仗再度启程,行到半山腰处,小玉找准时机,低声问郭执道:“陛下是何时下的圣旨?”

“这我就不知道了,”郭执笑道,“这也不是我们应该过问的呀。”

“我就是好奇而已,”小玉神情不安,嗫嚅道,“平时除了上朝,也没怎么看安王面圣。”

小玉所言,俱是事实。郭执却从心底一哂,昂首走他的路,不再理会。

车队沿山道再行半个时辰,便抵达了猎场之外。沉香亲自撩开玉辇帘帷,但见杨戬率百位悍将擎旗持盾、列阵在前,遥望仪仗近前,即下马拜叩。

“安王请起,”沉香忙道,“安王是朕的贵客,本不必行此大礼。”

李博时却道:“皇上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又转向李靖道,“李将军,按照大雍律法,未经圣麟司的核准,私带兵器冒犯圣威,这应该治什么罪?”

“这……”李靖迟疑着,看杨戬及其雷麟军均已起身,便用力朝杨戬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说点什么来化解当下尴尬。杨戬却似古井无波,向李博时笑道:“看来相国对我们雷麟军的惯用兵器并不了解。雷麟军自大雍立国以来,从来奉行祖宗遗训,一刀一盾,进可攻,退亦可守。昔日边关抗敌,雷麟军持刀带盾,卫国杀敌;而今战胜回京,我们自然弃刀持盾,愿为铜墙铁壁,终身效忠。”

细看之下,杨戬身后的这一批雷麟军的确只携带了盾牌,昂首挺胸、列阵而立的样子也委实像一堵墙。李博时一时语塞,还未来得及骂一句“巧言令色”,便听李靖说道:“相国,安王殿下说得不无道理。我的确听闻,雷麟军向来以刀为兵,以盾为防……”

而今雷麟军能为陛下、为大雍弃刀,实乃大雍之幸啊——这句话李靖还没想好要不要说出来,皇帝忽而开口道:“安王能为朕做到这个地步,朕非常感动。走吧走吧,杵在这里做什么,摆驾入营,朕累了。”一句“朕累了”,竟很有些平日里李博时倚老卖老的气派。

但既然皇帝累了,仪仗立时摇摇晃晃支棱起来,继续往营地行进。围猎场就建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岗,数百人的列队首先在驻地稍作休憩,便正式启程围猎。因为围猎场姑且能算作皇家园林,始建即特意挑选了背风向阳之处,即便已经入冬,依然水草丰美,野物成群。康安裕策马跟在杨戬身旁,低声道:“二爷这次没带哮天犬一道来,真是有点可惜。”

杨戬没说什么,只冷然扫了他一眼,分明是要他噤声的意思。康安裕看他面色肃穆,不知心里正在作何打算,只能乖乖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整场围猎历时五日,分早中晚三场,每场时长为一个时辰。上至敖氏四王,下到文武大臣,皆是个中好手,一天下来喜报频频。但沉香鲜少离宫,在骑射武功方面少有历练,这两天内几乎没怎么亲自参与狩猎,顶多只是观摩了他人囚在笼中的战果,战战兢兢夸上一两句罢了。幸而还有相国和安王陪他一起赋闲,李博时是因为岁数大了,安王则推说是在关外早就玩腻了。他这个借口找得合情合理,众人颇以为然,还说本也担心,生怕他一出手,就把猎场内的活物都包圆了,那可就趣味尽丧了。

如此一来,杨戬也就乐得高兴,找了个“贴身护卫皇上安全”的借口,成日跟沉香窝在一起。康安裕看他每天早出晚归,就差住在皇上的行营里了,就以为他真的很忙,不停劝他考虑和自己交班,多少能分担一点压力。岂料杨戬听了便问:“你会应付李博时吗?”

“李博时?”康安裕满脸莫名,“不会。”

“那你还说什么,别跟我抢外甥——安心休息吧,等最后一天才用得到你。”

康安裕听得直发愣,直到杨戬又匆匆忙忙离营走了,总算反应过来:他的意思难道是李博时在的时候让我去,李博时不在就还是他自己去?——那可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康安裕连这点微不足道的用处都派不上,全没想到居然耽误二爷您陪外甥了!

为此头疼的不只是康安裕,还有李博时。李博时本想借围猎的时机给少年皇帝讲学,另外还有一些关乎东部沿海哪吒抗倭的诸多事务需要私下请示。然而安王得到皇上特许,虽然偶尔也知道要回避,但皇上总是刻意留下他一起旁听,还要询问他的意见。

安王此人,李博时从前便知他性情古怪,而今似乎更甚;但唯独一样似与传闻不同——他并非锱铢必较之人,最起码在家国大事上面,他从来不徇私情。

但安王依然不改李博时心头刺的地位,只因为此人实在太过于邪性。每次李博时进到行营,这君臣二人不是在下围棋,就是在批文书,尚且还算正常;可到了第五日下午,李博时居然亲眼看见他们在玩射覆。

这原本是一种酒令游戏,覆者出题、射者猜度。李博时横眉竖目,待问缘由,方知安王是用这种方式引导皇帝行仁政、王天下。如此一来,同样遵循孔孟之道的李博时只能挤出笑容,将此事又忍了过去,才说:“陛下,今日是围猎最后一日,稍后请到场内主持群臣猎宴。”

“朕知道了,多谢相国提醒。”好在皇帝没怎么被杨戬往坏里带,言语间态度依然谦恭。李博时心中稍感舒缓,忽然又听沉香道:“咦,刚才不是你覆我射么?怎么现在还是我?”

“陛下记错了吧,”安王殿下连耍赖都耍得云淡风轻,“方才明明是我。”

……迟早要被带偏。

围场猎宴的开席时间定在申时。李博时走后,杨戬实际很知收敛,再陪沉香玩了一把,便说要回营准备。沉香很是不舍,在他走前叫住他问:“舅舅,你等会能坐得离我近一点吗?”

外甥对他的依赖完全已经超过了度。杨戬心里清楚这不是个好征兆,却浑然不觉似的笑答:“这么快陛下就忘了刚才猜过的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些当然已经记住了,可是到了舅舅面前,总好像无法说服自己去遵守。沉香无法,只能低声抱怨:“你怎么还叫我陛下……没外人在的时候,叫我沉香就好了。我本也就是个平民百姓,从小生长在华山脚下的小村子里,都没见过什么世面。现在阴差阳错做了皇帝,感觉……就像被他们关在笼子里的猎物一样。”

外甥虽是刘彦昌之子,但相貌明显更接近杨婵,脸庞白净、眉清目秀,委屈起来很有些泫然欲泣的感觉。杨戬看得心里发虚,其实沉香之所以会被关进皇宫这个“牢笼”,和他有脱不开的干系。但他定然无法说当初是因为这帝位即便双手奉上他都不要,是以连日赶回京城禅位,正好李博时找了沉香来顶替,容金也认了沉香这个表侄,他便顺水推舟随它去了——毕竟当时杨戬酣战旧汉近十年,每天都可能战死沙场,根本就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还能活着回到外甥身边,来做这什么劳什子安王。

“别多想,”杨戬安抚外甥道,“笼子终有一天会打开的。”

“真的会吗?”沉香定定然望着他,“舅舅不会骗我,对吗?”

杨戬亦凝视着他的双眼:“不会。”

他眼底若有笑意,话语却极其坚定,不容置疑。

随后,舅甥二人暂时别过。杨戬身为臣子,自然必须到得早些,距离申时还有一刻钟,便带康安裕一同抵达开席场地。康安裕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看见围猎场内的场面,见南边建了供皇帝高坐的高台,左右两侧分列数十席位,围坐成圈;坐席之后则是庞大粗壮的木笼,五天来猎到的大型战利品如老虎、野猪都被关在里面,以铁链、铜锁紧缚。

待申时即到,屠夫开笼,拖出一只嘶声叫唤的梅花鹿来。这鹿头上无角,大腹便便,想必是怀了孕的母鹿。康安裕连连叹气,杨戬亦不忍旁观孕鹿被宰,借口散心,和康安裕一道走出数丈,便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顺着风飘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小孩的哭声。

“多半是看到杀鹿受了惊了,”康安裕道,“杀头猪都比杀鹿强,这些人……”便上前挡着孩子的视线,好言安抚。这次带后辈前来围猎的官员其实不少,这孩子才三四岁大,眉眼打扮也说不出像谁。杨戬也就没多想,回到坐席去拿了一块奶糕给他吃,哄他别再哭了。

然而这孩子平时娇惯过分,尝了一口不合口味,便连吐都不吐出来,含在嘴里哭得越发大声。康安裕哪见过这阵仗,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学着杨戬的样子再回去拿别的食物来哄孩子。可等他转了一圈回来,竟看见敖寸心来了。

她的样子憔悴了些,将孩子拽到身后,抬手便给了杨戬一记耳光,怒道:“有什么气冲我来,欺负小辈算什么本事?!”

“——你!”康安裕也是个莽撞的,眼看杨戬挨了打,根本顾不上敖寸心是不是女人,作势要打回来。却被杨戬以扇相阻;他非但不曾记恨、未觉难堪,还不甚在意地笑了一笑,问道:“这是令郎?”

上一章 暮冬录:隐患 沉戬——人间山河最新章节 下一章 暮冬录:试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