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73章 开封府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杨志一刀杀了牛二,吓得周围的人一哄而散。但是还是有一些胆大的人没走,毕竟杨志在东京上班多年,还是有些人认识杨志的。有人道:“杨制使,你杀了牛二,算是给汴梁城除了一害,我们都很感谢你,杀人可是死罪,要不您现在赶快跑了吧。”

杨志没吱声,沉思了一小会儿,道:“我杨志杀了人,好汉做事好汉当,我现在就去开封府投案自首,杨志请各位老少乡亲做个见证,不是我要杀牛二,只是这牛二抢夺我宝刀在先,又拳脚相加在后,我不得已而反击杀人。”

众人道:“杨制使,刚才的事情我们看得明白,这牛二是东京城有名的泼皮无赖,在这东京街道上臭名昭著,大家都叫他没毛大虫。您杀了他就是给东京城除害,我们都愿意给您作证,走陪杨制使到开封府投案,咱们联名,给杨制使作保,不能让杨制使受了冤屈。”

杨志含泪道:“那我杨志就在这里谢谢各位父老乡亲了!”

我和杨林也上前来,我道:“杨制使,刚才的事情我也看到,我也陪你到开封府作证。”

杨志看到我惊讶的道:“吴押司,你怎么也在东京城啊?”

我道:“自从和杨制使分别以来,我就寻思着,我还未曾来过东京汴梁,早就听说东京汴梁繁盛无比,因此前来游览一番,不成想在这种情况下与您遇见了。既然遇见了,那么我们也与你一起去开封府作证。”

杨志道:“那就麻烦二位了,这里先谢过了,我们去开封府投案!”

说完,我和杨志还有一群街坊四邻,径直朝开封府而去。

到了开封府,眼前出现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门楼,朱红色的外墙庄严肃穆。门前靠右一面鸣冤鼓,鸣冤鼓响,开封府尹就得升堂问案。门前靠左是一块诫石,上面有太宗皇帝赵光义的戒石铭。向里望去,里面是庄严肃穆的开封府正堂,正堂匾额上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开封府是多么一个神圣的地方。自从包拯担任了开封府尹,这里便成为了正义的代名词。我从小就是看着包青天的电视剧长大的。“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这朗朗上口的歌词至今还在耳边回荡。

但是物是人非,包相爷已经作古,开封府再也不是一千的开封府了,要不然林冲也不会充军,牛二也不至于那么横行于市。但好在这开封府滕府尹还没彻底的和奸臣们同流合污,还是保住了林冲一条性命。

杨志大步到了开封府门前,抄起鼓槌,开始击打鸣冤鼓,“咚、咚、咚、咚”鸣冤鼓深沉的声音一直传到了开封府的内堂。不一会,里面传来了齐整整的“威武”之声,三班衙役站立两厢,开封府正堂,滕府尹升堂问案,一声惊堂木响,滕府尹道:“带击鼓之人上堂!”一个衙役跑到门前,高声喝喊:“击鼓之人何在?府尹有命,带击鼓之人上堂!”

杨志上前道:“这位差人,正是在下击的鸣冤鼓。”衙役答应一声,带着杨志去过堂了。里面再次传来“威武” 之声。

滕府尹端坐正堂,看着杨志道:“堂下之人,何事击鼓啊?”

杨志道:“小人杨志,因与泼皮牛二发生口角,这牛二要抢夺我祖传宝刀,我不小心,将其杀死,现在特来投案自首。有众多街坊四邻可以为小人作证,小人所说的话句句属实。”

滕府尹道:“这样的话,正人可曾到场?”

杨志道:“众多相邻正人都在府外听传。”

滕府尹道:“来呀,传证人进堂问话。”

衙役再次出来,高声喝喊:“传一干正人进堂问话。”我和杨林便随着众人一起进入到了开封府的大堂。这里还真是庄严肃穆,开封府尹正堂端坐,师爷在旁侍立,三班衙役站立两厢,三口铡刀还在,宛如包公在日,但恐怕自包公以后,这龙头铡再也没有用过吧。

众人纷纷跪倒,古代就这点不好,打个官司还得下跪。没办法入乡随俗吧,不跪也不行啊。于是我也随着众人一起跪倒。

滕府尹道:“你们都是杨志杀死泼皮牛二的见证人?到底是怎么回事?速速道来。”

其中一个颇有威望的老者道:“回禀府尹大人,草民们都是这件事的见证,杨大人杀了这牛二纯属意外,是这牛二纠缠不清,要讹杨大人的家传宝刀。最后两人相持不下,被杨大人误伤了性命,在场的乡亲们都可以作证。”众人纷纷附和道:“我们都是证人,是这牛二无礼在先,杨大人是误伤。”

滕府尹看了看眼前的情景,内心早有了计较。这牛二又无亲人,况且这泼皮牛二是东京城有名的无赖,每年告牛二的人数不胜数,但是他又无大罪过的,所以开封府也不能拿牛二怎么着,今天杨志杀了牛二倒是解决了一个麻烦。牛二搞得民怨沸腾,如果让杨志死刑恐怕会民心不服。所以决定轻判。

滕府尹道:“杀人凶器何在?”

杨志拿出了宝刀道:“府尹大人,这口刀便是小人误伤牛二之物。”

滕府尹道:“既然是众人见证,你们也愿意为他作保,那就都在这文书上签字画押吧。”早有书记员将杨志口供和众人证词都记录下来,拿给众人签字画押,我和杨林也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滕府尹又道:“此案系误伤人命,有众人作保,况且犯人自己投案。根据大宋律法,首告免死。事实清楚,因此本府最终判决:犯人杨志,斗殴误伤牛二,致人死亡,事出有因,又自首首告,判没收凶器充公,脊杖二十,充军刺配北京大名府,暂且將杨志收押在监,来日一并发落。”

这个案子没有什么难的,牛二又没有什么后台,滕府尹倒是可以做个顺水人情。既得了一口宝刀,又换来清正廉明的名声,可谓是名利双收,可怜牛二要讹诈杨志的宝刀,反倒丢了性命,白白给这滕府尹做了嫁衣。

杨志得到这个结果也算是万幸。不然杀人偿命这是大宋律法,既然是刺配充军,没准还能在边关立功呢。但是杨志万万也想不到这事情的结局,结果他再次栽在了押运的任务上。

杨志被收监了,众人都散去,我和杨林也出了开封府。

杨林问我道:“公明哥哥,怎么下面怎么办?要不咱们在半路上救下杨制使,送他到二龙山吧!”

我道:“不用,杨志要是想跑早跑了,也不会去自首。现在他还想顾全杨家将的名声,他还狠不下心来落草,没事,日子长着呢,咱们找找门路,把杨志的宝刀赎出来吧,以后我们再找机会还给他。”

杨志收监以后,滕府尹亲在来到了监牢,问杨志道:“百姓们都管你叫杨大人,难道原来你也是官家的人吗?”

杨志道:“回禀大人,小人本是天波杨府的后人,原是殿帅府的制使,因押送花石纲,黄河里风浪太太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获罪,今年蒙天恩浩荡赦免了罪过,就想打点关系,谋回原职。可是不料高太尉不许,将小人赶了出来。小人盘缠用尽,才想买刀,不想又招惹到牛二这个泼皮,才犯下这个罪过。”

滕府尹道:“原来是天波杨府的后人,失敬,失敬!可恨高俅这厮又来作恶。我看杨制使也是条英雄好汉,所以不想难为你,断了二十脊杖,明日行刑你请放心,走个形式,不会伤了杨制使的。何况大名府路途不远,你也少受些罪。”

杨志道:“在下多谢滕大人照拂,他时倘或有出头之日,杨志定来报答大人的救命之恩。”

滕府尹道:“我是敬重你是杨府的后人,岂能图报?况且这牛二的为人我素来了解,你自然不会无缘无故的杀人,你这也是为东京除了一害。”

上一章 第72章 杨志卖刀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4章 吴公明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