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问谁许归期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包青天  朝堂谋略     

君威圣意 落叶知秋

问谁许归期

“大人,信上怎么说?”公孙策问道。

“圣上有令,命我等即刻回京。”包拯应道。

“圣上会相信我们吗?”公孙策拂须又问。

“这,本府也不能确定。不过,我等毕竟有名单在手。”包拯道。

“正因为有此名单,牵连甚广啊。”公孙策面有忧色道:“好,学生这就去准备一下。”

“嗯,你且去吧。”包拯点点头应道。

“大人。。。”看到包拯的神色,公孙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大人可是在担心展护卫?”

“不瞒你说,本府的确是在心中记挂着他。”包拯踱了两步,叹了口气道:“自从他将这名单着人转交本府后,便再无音讯。前几日听说要被赵爵处决,本府忧心如焚。好在后来艾虎打探来消息,本府总算是松了口气。可是,却是失去了他的踪迹。也不知。。。。。。”

“大人,学生相信展护卫吉人自有天相。”公孙策心中暗叹,口中却还是安慰道:“眼下,还是先办法赶紧回去。万一让赵爵他们发现或是有所警觉,事情可就麻烦了。”

“是啊,毕竟这名单放在手中多一日,便多一日的危险啊。”包拯沉吟着,点点头道。

翌日清晨。

包拯一行人收拾好包袱行囊,离开了邓城,向京城方向而去。

“王爷。”探子来报。

“有什么消息?”赵爵问道。

“包拯一行离开了邓城。”王府探子道。

“哦?可知他们要去何处?”赵爵问。

“这倒不知,看样子,他们走得很是匆忙。”探子应道,想了想又道:“看方向,好像、好像是往京城而去。”

“京城?”赵爵复述道,暗暗思忖,蹙了蹙眉。

“爹。。。有何不对吗?”观其面色不虞,赵显问道。

“也不知缘何,为父这心中总隐隐地感到有些不安。”赵爵微微眯起眼来,凝视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半是应答半是自语道。

“那,可要属下派人去截住他们或是。。。。?”闻言,探子眼光一厉,并做了个手势问道。

“不必了。”赵爵摇摇头,道:“眼下动作,动静太大。我们还是权且静观吧。谅他们一时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十日后的晌午。

包拯等人日夜兼程地赶路,于十日后抵达了京城。晌午的京城,人来车往,兼有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到处一片喧嚣热闹的景象。

“这么热闹。”艾虎冲向她兜售的一个妇人摆了摆手,道。

“阔别这许久,京城依旧。”公孙策环顾着四周,感慨道。

“是啊,一切还是老样子。”包拯点点头,看了看道:“不过,这京中数月,世间却似千年啊。”

“包大人,是包大人回来了。”不知谁第一个发现了他们,惊喜地呼喊道,很快他们身边便围上了一群百姓,个个面带喜色。

“包大人,”突然,一队人马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为首的一人下马冲他们恭敬地拱手道,:“奉圣上之命,接大人立刻进宫。”

“好,有劳张统领了。”包拯笑着点了点头,随其独自进宫去。

“臣包拯,见过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入了书房,包拯冲仁宗俯身叩首道。

“平身。”仁宗点点头,上前半步,虚扶了一把,体恤道:“包卿信中所言实在兹事体大,故而急招汝等回京。这大半年辛苦包卿了。”

“微臣当日是待罪之身,又岂敢言辛苦二字。臣等有幸未孚圣上所托,总算有所获。”包拯恭声道。

“包卿信中所书之事,朕并非是全无察查,只是一直苦无证据。”仁宗面上露出了几分无奈道。

“证据现下就在微臣手中。”包拯道,说着取出了那张名单,双手承交给了仁宗。

“哦?这可是有功于国的大好事。”仁宗闻言面上一喜,忙接过信笺细细看来,却是顷刻间面覆阴云,咬着牙沉声道:“好大的胆子。看看,这就是朕的好臣子!”

“那圣上打算。。。。。。?”包拯问。

“包卿认为朕该怎么办?”仁宗将视线从纸上移到包拯的面上,恢复了神色,淡声问道,语中却带着不可避的压力。

“臣愚钝。”包拯微一沉首,敛眸道。

“杀。”仁宗沉默半晌道,语中听不出半分悲喜,又道:“虽然他是朕的亲叔叔,但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举,朕又岂可徇私容他。至于其他人,当初既然敢为,就该想到会有这一天。”

“皇上,这......”闻言,包拯忍不住抬头,定定地望向仁宗,沉声归劝道:“皇上所言固然不错,然谋反之事一旦追究,株连甚广。若是尽数诛杀,恐会引起朝野动荡。还请皇上三思。”

仁宗看着他,目中忽地露出一笑,却是隐现寒光:“包卿既是执法护法之人,又岂可顾念妇人之仁。若不拿此事儆百,何以威慑群臣树皇权之威?”

包拯未言,心中却是无奈,不禁暗暗一叹。

“至多免了他们株连之罪,这已是最大的宽赦了。”仁宗看了他的样子一眼,想了想,背过身负手道。

“不说这个了。包卿此番拿到名单,有功于国,想必也是费了不少周折吧。”仁宗突然转了话题道。

“为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实乃分内之事,微臣不敢居功。”包拯想了想,没有说出此名单因展昭而来。

“哦。包卿谦虚了。”仁宗一笑,又道:“包卿手下向来能人异士颇多,例如那个鬼医东方奕,还有他高徒——慕容君笙。”

“圣上知道?”包拯心中一愣一惊一悚,忍不住脱口道。

“朕当然知道。不仅如此,朕还知道——”说着,仁宗向前一步,凑近他道:“这个慕容君笙还是包卿你的至亲至信之人。而且,这份名单,是经他的手交给包卿你的吧?怎么样,朕没说错吧?”

“原来皇上一早就知道?难道说,是皇上委派他前去的?”包拯虎目中满是错愕。

“不,这完全是他自愿的。”仁宗淡淡道,踱开两步道:“当初朕只是告诉他将会派包卿你前去襄阳,这也算是给开封府的一个机会吧。”

“原来,是这样。”闻言,包拯应道,心中却有些哀然:“如今他的人已不知所踪。”

“是吗?”仁宗转过身来,看着他,忽然又是一笑:“可是朕却想找到他。恐怕包卿还不知道吧,他确是那慕容千客之子,不过,是义子。他身份特殊,效力于朕的皇叔,又知道了这许多秘密。。。。。。”

“皇上的意思是。。。。。?”包拯不敢细想,却是有股寒意自心头一直渗透到周身的骨子里。

“包卿是聪明人,又何须朕明言。”

“皇上,他素来忠君体国,尽心尽力从无怨悔。自那日刑台之后,他便已不是他,且一直身中剧毒,皇上又何必。。。。。。”

“包卿毋须多言。”

“微臣现下也不知他人在何处。”包拯道。

“没有关系,只要他知道包卿你在何处就好。”仁宗挥挥手道:“行了,朕也乏了。包卿一路赶回,舟车劳顿,想来也辛苦了,这几日就先在宫中好好歇息吧。”

于是,包拯就此被留在了皇宫里,而其他一行人那时,便被完全软禁在了府中,前门有兵士围住,后门亦布满了便衣的影卫。

“公孙先生,这是怎么回事?”东方宸问道:“难道那份名单有问题?”

“想来不会,但也恐怕正是名单之故。”公孙策沉吟道。

“先生,大事不好了!”艾虎越墙而归,直奔公孙策房中道:“我看到墙上贴着很多布告,说、说。。。。。”

“说什么?”众人急道。

“说大人不经圣谕,私自返京,身犯大罪,七日后赐死。”

“不经圣谕私自返京?”公孙策沉吟了片刻,忽然道:“好个一箭双雕啊。”

“一箭双雕?”众人不明所以。

“从此地至襄阳尚需一段时日,若是仓促,恐会打草惊蛇。”

“所以,需要先稳住他们的心。。。。那还有一箭呢?”艾虎道。

“还有一箭,只怕是为着你展大哥。”公孙策叹道。

“为着展大哥?”

“不仅关系到朝野根基,还牵涉皇家私密。唉。。。。。”

“先生的意思是——圣上要用此引慕容君笙前来?”东方宸秀眉一颦,问道。

公孙策未言,却点点头。

“这、这可怎么办。”艾虎急得团团转:“总不能这般束手待毙眼睁睁地看着展大哥落入彀中吧。”

“唯今之计,只有祈愿你展大哥对此并不知晓。待时日风头过了,圣上念大人护国有功,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公孙策道。

“这太被动了,一定要想个办法才行啊。”艾虎喃喃道:“哎,要是展大哥在就好了。”

上一章 徒忆往昔 难许经年 问谁许归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君问归期 随风落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