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平凡的村落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第一回2

平凡的村落

不远处月光下有个人影,一蹦一蹦的,仔细一看,果然,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白色,常人走路很是自然,这主抬直双臂,一蹦一蹦着走,父亲心里打个寒颤,心想:这是什么鬼?头发根子一立一立的,正看的出神,也琢磨不出是什么,那怪物好像回过身来,朝这里走来,父亲心里害怕,赶紧的把水桶拿到大门里面,自己也藏在大门后面。心跳加速:没听说有什么鬼神什么的,这到底是什么玩意?正思虑间,就听嗵,嗵,嗵的往东去了,父亲考虑了再三,心里害怕,心说:一会再去吧。就回屋来,母亲问:“怎么回来了?”父亲怕母亲胆小,就说:“看着天道还早,一会再去。”“你先躺会吧,我头睡觉,要有风,我就叫你。”父亲就脱了皮袄,拿了被子,躺下,盖好,却哪里睡得着。

又过了一阵,父亲起来,穿了皮袄,悄悄的出来,到大门后面,听了听,没有动静,出来看了看,没事,担了水桶,把栅栏关好锁上,就往村西走来。刚刚出村,一眼看到那怪物,向村里蹦来,父亲回身,紧走,那怪物早到不远处,父亲被吓得,浑身早就没劲了,喘着粗气,停下来,那怪物也停下来,父亲偷眼瞄了一眼,不知何物,强打精神,紧走几步,那怪物也紧走几步,父亲走慢了,它也走慢了,就这样,终于到家了,急急地打开栅栏,那怪物早到跟前,父亲也不锁了,走到院子中心,心想:屋里有老婆孩子,别吓着他们,就壮着胆子问:“谁呀?!”“我。”“你是谁呀?”“我就是我。”“明菊叔啊?”“嗯。”这一“嗯”父亲立即有了精神,“你半夜三更的出来干什么?”“出来吓人。”“我让你出来吓人。”父亲抡圆了扁担,打在他屁股上,一下就把他打倒了,又踢了两脚,“嗨嗨嗨,这是干什么?”“你说干什么,你以后再半夜三更的出来,我还打你。见你一回打你一回,见你十回打你十回。”“行行行行,我以后不出来了,真是的。这是干什么?”“赶紧走。”

母亲听到动静出来:“小声点,吵醒孩子们老。”父亲回屋里,坐在炕沿上。“怎么了?”母亲问。“怎么了,明菊叔又疯了,戴着白手巾,翻穿着皮袄,一蹦一蹦的,刚才我出去远远的看见,不知道是他,吓了我一大跳,我就回来了。这回出去,又有他,我说家来吧,他竟然跟进来了,我一问才知道是他,你看看他是缺打呗。”母亲却笑了起来。

等安下心来之后,父亲又担了水桶,来到开荒地里。 把柴草铺得厚厚的,把皮袄盖在身上,也把头也盖上,就睡下了。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微风吹过,父亲惊醒,站起来,穿上皮袄,看看正是西北风,打着火,把柴草引着,再用柴草蘸了水,淋在其他柴草上,柴草湿了,就只冒烟,不冒火苗了,燃烧也持久些。父亲不时把柴草弄均匀,看看燃烧不起来,就放心的回家了。

小苗一天天长大,父亲就在有月亮的晚上,在人们睡觉以前,到各家各户掏人家的大粪,我们这里的风俗:女厕所都连着猪圈,男厕所都是死坑,以好攒着大粪,可谁也懒得去掏。父亲来掏,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父亲掏来大粪,为荒地的庄稼施肥,真是一举两得。

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年真真的风调雨顺,发大水冲来的泥沙其实很肥沃,又几百年没有种过庄稼,再加上父亲的勤劳,荒地里的庄稼比大地里的庄稼要高产好多好多,开春时就有很多人,笑话父亲,几百年都没人种过庄稼,只是长草,可父亲知道,长草的地方就长庄稼,所谓的庄稼,只是人为的叫法不一样,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植物,人吃得就好听点就叫粮食,就叫菜,牲口们吃的就叫草,不都是地里长的吗,父亲坚信,长草的地方,就长庄稼,果不其然,现在人们知道对父亲刮目相看了,于是,就有很多人也来开荒了,父亲索性又开了几亩,而且,都种上了麦子。种麦子时,因为人少地多,父亲就把麦种扬在地里,没用钟镂播种,就又开了一个先河,等来年又是一个大丰收。把荒地里打的粮食留下种子和所需。卖了一半。手里就宽裕了许多。

丰收的喜悦还挂在脸上,母亲真生了个儿子,父亲的心哪,高兴得要爆炸了,更加溢于言表。满月那天大摆宴筵,来庆贺。

第二年,暮春的时节,吃过午饭,正在地里劳作,一行人过来:“老乡,过来休息一下吧!”人们放下农具过来。“这是咱们敬爱的周总理。”“啊!······?!”大家哪里敢相信哪。总理过来和大家握手说:“老乡!过得还好吧!”大伙都说:“好好好,好好好。谢谢总理关心!自打打跑了鬼子啊,真是安枕贴席了。”这时总理已和乡亲们握手,握到父亲这里,父亲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总理说:“老乡,这粮食的产量还可以吧?”父亲说:“可以可以,春季能打四百斤,秋季能收五百斤。”总理说:“怎么有人说,人家比你们打得多得多呀?”父亲说:“总理呀,这天底下的人都知道,南京到北京,东西长仕大沙坑,俺们村叫东长仕,沙土地,没那么高的产量。”一个说:“总理呀,是他领着俺们,养猪养羊,攒粪。以前还没打过这么多呢。”一个说:“他还领着俺们开荒种地哩。”一个说:“他哥哥就是在解放青风店时牺牲的。”总理说:“那你也是烈士的子弟?过去有英雄的哥哥打敌人,现在有朴实的弟弟建设新中国,好,好,好!咱们新中国的建设,就需要像他这样的农民老大哥,大伙应该向你学习,我也应该向你学习,学习你呀,敢说实话,敢干实事,来来来,咱们照个相,我好记住你,好好向你学习。”总理握着父亲的手,有人照了相。

总理回头对县里的领导说:“像他们这种情况啊,公粮啊,可以少缴,甚至于不缴,先解决温饱,等以后有了余粮再缴也不迟。特殊情况特殊照顾吗!”县领导唯唯诺诺。总理说:“希望你们啊,再多养猪多养羊,多攒粪,多开荒。好了,不耽搁你们了,不打扰你们了。”父亲说:“吃了饭再走吧!”总理说:“刚才在打井的那里吃过了。”

总理一行人走了,父亲和乡亲们还如呆如痴,也是有这天,有了和周总理握手的相片,在文革的年代,全村人,尤其是父亲,不知逃过了多少浩劫。而且,在父亲的一生当中,最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曾经和敬爱的周总理握过手,而且,后来,还有人送来了相片,高兴得父母把相片装在相框里,挂在北山墙上的正中央。

混垄的麦子,因为了种子多,产量就高,一亩地就能收八百多斤,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当然要卖许多的,父亲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他要把炕里的土坯掏出来,把麦子装在瓮里,埋在炕里,母亲说:“你神经啊,谁家把粮食埋在炕里呀?”父亲说“炕里不返潮。不返潮就不招虫子。”“那多费事啊?”“费事有费事的好处,多存些粮食,要有个灾荒年头,少发点愁不是。”“那也没必要藏在炕里呀。”父亲在母亲耳边说了几句话,母亲半信半疑的点点头,晚上,夜深人静了,父母亲悄悄地干了好几个晚上,神不知鬼不觉。

父母亲和乡亲们在地里干活,大姐春茹风风火火跑来,老远就喊:“爹,娘,我兄弟国梁,像宰他的才啼哭哩,我弄不下来了。”“不是渴了就是饿了呗,大惊小怪的。”“不是,那脸通红,还烫上烫。”“那准是发烧,走,看看去。”

父母亲和大姐急急回家来,儿子国梁果然哭得满头大汗,母亲抱起来,用自己的脸试试,果然烫得不行,吓了一跳,赶紧抱着往小医院(村里的赤脚医生办的诊所)跑,赤脚医生用温度计试试,高烧到40多度,赤脚医生说:“烧得这么高了,也不早前来看,光知道挣工分,孩子的命都不要了啊?!”父母亲像是犯了罪似的,也不敢说话,看着赤脚医生,给孩子打了退烧的针,心里才踏实了很多。

抱回家来,母亲一直就抱着在屋里转,过了一会,母亲看看怀里的孩子,“他爹,你看这孩子是不是不对劲呀?”“是,这脸怎么发紫呀,还吊白眼,快快快,到小医院去”两个人又急急忙忙来到小医院,赤脚医生一看:“你们是怎么当这个爹娘,孩子病成这样了,还不送县医院。”“啊!”父母亲大吃一惊,父亲说:“你抱着孩子先走,我去找个大车。”母亲听了这话,吓得满头大汗,哪还走得动啊,一下子摊坐在地上,父亲也顾不得她,到大街上去拦截马车,东跑跑西转转,急满头大汗,终于截住一辆,真是快马加鞭,急急的来到医院。

上一章 第一回 平凡的村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