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记昨日书_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回忆篇  旧事系列     

记_三

记昨日书_

她扶着他坐到窗边的软垫上,那里陈列着一方棋盘,上面落了一层灰,似乎很久都没有人擦试过了,另一边的软垫上也落了淡淡的灰尘

这边的坐垫因为许久无人打理而积了灰,那另一边...

余笙望向他身下的坐垫,没有说话,他听不着她的声音,便转头来看她,眼中无神,分明是已经盲了,余笙心下突然涌现一阵悲凉,轻轻的握住他的手,屋内暖气很足,他的手却冰冷刺骨,他笑了笑,道

"你也看出来了吧,我真的老的不行了,我看不见了.."

“年前你说会来看我,这都多少年了,你怎么还是那么不守信用"

说着便开始委屈的语气,带着几分质问,这般脾性刚收敛不过几十年,现下又冒头了,不知道是喜还是悲

她盯着软垫上的灰尘,终究还是没有坐下去,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去给他倒了杯茶,放进他摸索着的手心中,暖了那渐凉的手和心

"无妄,我回来了"

她说,我回来了,这几年都不走了

无妄笑的像个孩子,一把银白色的胡须形同枯草,昔日俊挺的身子也已经拘偻不堪,满脸的皱纹沟壑更是早已看不出年少时的半分风姿,他笑了一阵,停下来咳嗽两声,连喘息声也缓慢的如同许久未上油的机械,下一秒似乎就要停止不动

"白家那小子前段时间又来了,我其实挺不愿意见他的,可又怕错过你的消息,每每就看着他登堂入室,还要端得一副佛爱世人的样子,我才不愿意爱他呢,他爷爷以前总爱说我,还不让我跟着你,我讨厌他们"

"......"

"你怎么不叫我桥桥了"

他抿了一口茶,复而又委屈起来 "你好久不叫我姜桥桥了,我是你的弟弟啊,不就是我不小心睡过了嘛,院子里打了一地的槐花也不是我愿意的啊.."

他又说 "你若是想吃槐花饼我去给你买来便是,西街的王大娘都说过多少次了,打孩子会折寿的"

他呆滞的控诉着,语无伦次,她眯着眼睛想了想,终究是于这百年的岁月长河中忆起那某一年中的某一月,某一月中的某一日

那个春雨绵绵的早上,她要去郊外一处老宅子里给那老爷子看病,大约会住一晚上,院子里的槐花熟的差不多了等她回来就可以摘了做槐花饼,临行前她千叮咛万嘱咐黄昏前一定要全部摘下来,他迷糊着眼睛应的实在,她便安心离去,谁料第二天一早回来就见院子里的槐花树下,拌着泥土和槐花,空气中都是槐花和春雨的香味,醉人,却也气人

那天她撵着他跑了两条街,终于在西街被王大娘拦了下来,王大娘夫妻琴瑟和鸣,奈何一辈子没有孩子,看着她们姐弟二人十分欢喜,对小家伙更是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每她拎着棍子刚要抬手,小家伙就敞开嗓子嚎,直嚎的邻居去喊王大娘,让她再也下不去手

王大娘将小家伙揽在怀里,没好气的瞪她,说哪有这么打孩子的,教书的刘先生说了,虐待孩子是要折寿的,气的她打的更欢了

距离如今也有一百多年了吧...

"你可没良心了,那槐花是留着给你做槐花糕的,外面卖的你不是不爱吃吗"

她不乐意了,习惯性的想拍他的脑袋,可瞧着他干瘪的身子,最终还是伸出手指轻轻点了他的额头,他怔住,似乎是在回忆着她话中的真伪,余笙蹲下身子擦拭着棋盘中的棋子,一颗一颗,认真仔细

擦到最后一颗的时候,她说 "我又怕什么折寿呢,我这一生..."

他似乎也想不起来了,循着记忆望向窗外的位置,目光没有焦距,一个人坐着,一个人蹲着,日光透过窗纸,泄了一室寂静

阁楼的门被打开,是那个小和尚,他轻声道 "是师父让我这个时候进来的"

突然,余笙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她猛地回头,看着那个湮在日光中的面容,无声无息,平静安详

小和尚跪下来,双手合十叩首,仔细看,袖口有些颤抖

家喻户晓的无妄大师坐化了

在这世上即将到来的第一百一十八个年头,就着冬日里的一束光,就这么坐化了

院子里的阳光烈有些刺眼,真是奇怪,明明来的时候没那么浓烈呢

€€€

寺庙太大,她木然的前行着,因为大师坐化的原因,寺庙里少了许多人,也许是因着尊敬长者不愿打扰先行离去,也许是前去大殿为大师诵经,也许是被师傅们小心送走了,总之这里总算是清净了

依稀记得那年和小家伙的第一次初见

......

公元前1897年初夏,也是她在四川的第七个年头,她更名为姜辞,居住在一处名叫落霞镇的地方,那时距离她家破人亡也有三十个年头了,虽说地方偏远,她却不敢松懈,盖了个小院子,每天粗衣布衫,还在脸上添了些许疤痕,旁人问起只说家里横遭变故父母病去只留下一个刚满十岁的弟弟和自己相依为命,隐去不少麻烦

这刚满十岁的弟弟自然就是刚刚坐化的无妄大师,彼时已取名为姜桥

她是在白承舜的家里看到那个孩子的,六岁,小小的一团,她瞧着有趣便给了他一块槐花糕,之后他就这么大喇喇的攀附在她的腿上,像个膏药一样,怎么扯都扯不下来,再一碰干脆就嚎了起来,嚎的她一阵头疼

于是,这么个小东西跟在她身边,这一嗓子就嚎到了十六岁

白承舜说这是隔壁寡妇的独子,寡妇病去了 ,就留下这么一个孩子,他看着可怜便养了下来

当时他很生气,可长在她腿上的小家伙却打也打不得,她皱着眉头对小家伙说,我不喜欢爱哭的孩子,你不哭,我就让你跟着我,小家伙立马就停止了哭泣,乖乖的捏着她的衣袖

她还记得白承舜反对的很厉害,声声道着姑娘,说这孩子谁都养得,唯独她养不得,她当时说了什么她已经记不清,日子真的过了太久了

她带着这么个孩子辗转了四川又到了云南,最后清朝覆灭,举国动荡,她看着这个曾经被那人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国家,如今变的破败不堪,她没忍住回了江南,所幸五十年过去,已经没人再识得她

带着十二岁的小家伙,在江南的一处小镇定居了下来

遇见通慧大师的时候小家伙已经十五岁了,刚下完雨,那条山路有些泥泞,她牵着小家伙,碰到了一只脚陷在泥土里的通慧..

这条路并不难走,她眯着眼睛,抱臂站在一旁问姜桥想不想去帮忙,他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把她的手臂拉出来牵在手里,这便是不想帮忙的意思了

她那时候好像特别烦他来着,觉得他也不小了天天要牵手容易坏自己闺誉,便想甩开,他却捏的十分紧她甩不开,挣扎了两下有些不耐烦,嚷嚷着知道了知道了

后来说起清誉的时候小家伙和通慧好像同时把手里的饭碗砸过来了

言归正传,她之所以和通慧有交集是因为通慧当时和她打了声招呼,原话是

"这位大婶看起来好生年轻啊"

“...”

她牵着小家伙转身,将目光从那人笑容可掬的脸上移到了脚下,看样子好像确实拔不出来的样子,她皱眉思忖了下,让小家伙又去给他埋了点土

...通慧连忙道

"对不起姑娘,是贫僧的不是,只是贫僧第一次见到姑娘这样的人,难免心里有些激动,姑娘莫要见怪才是"

见他道歉诚恳,余笙这才没有继续追究,依旧还是冷着脸,并不言语,也不打算帮忙,她知道这是一位真正的高僧,却不知道这人对自己是何居心

上一章 记_二 记昨日书_最新章节 下一章 记_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