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易经
本书标签: 短篇  周易文化  易经   

贲卦-山火贲

易经

  贲卦

  

▄▄▄上九

▄ ▄六五

▄ ▄六四

▄▄▄九三

▄ ▄六二

▄▄▄初九

山火贲

  贲(bi):亨。小利有所往。

  贲卦。通达。小的方面适宜有所前往。

  贲卦和噬嗑卦是覆卦的关系。《序卦》中这样说道:“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事物不可以勉强相合就算了,还须加以文饰,所以就出现了贲卦。贲卦就是装饰,修饰的意思。山下有火,就像山里边开满了鲜花一样,把整座山装饰的很好看。“小利有所往”是因为装饰只是表面的东西,并不能起到实质的作用,所以不能太过重视,要返璞归真,首先要有实质在加以小的装饰,才是贲卦所体现的意思。贲卦就是美化道德文采。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彖传》说:贲卦,通达。柔顺者来到,文饰刚强者,所以通达。分出刚强者往上行,去文饰柔顺者,所以是小的方面适宜有所前往。这是合乎自然界的文饰。以文明的方式规范人的行为,则是人间的文饰。观察自然界的文饰,可以探知季节的变化.观察人间的文饰,可以教化成就天下的人。

  有了道德文采,在加以美化,自然通达。贲卦是消息卦泰卦变来,泰卦的九二和上六换位变成贲卦,所以说柔顺者来到下边文饰刚强者。人类文明的特点就是用文教礼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贲卦下卦为离,离为文明。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象传》说:山下出现火光,这就是贲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明察各项政务,不能依此果敢判决诉讼。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初九。文饰脚趾,舍弃车子而徒步行走。

  《象传》说:舍弃车子而徒步行走,是理当不用坐车。

  初九刚刚进入本卦,在最下边的位置,所以说文饰脚趾,初九在互坎之下,坎为车子,所以不能乘车。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六二。文饰胡须。

  《象传》说:文饰胡须,是要随着上位者而行动。

  六二爻变出现互兑,兑为口,六二在互兑的最下边,所以文饰胡须。也可以解释为,九三、六四、六五、上九组成象颐卦一样的口,六二在口的下边,为胡须。跟随上位者行动是跟随九三,九三在口的位置,又在互震之中,胡须自身是不能动的,要跟着口动。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九三。有文饰的样子,润泽的样子,长久正固吉祥。

  《象传》说:长久正固吉祥,是因为终究没有人凌驾其上。

  九三阳爻在刚位,又在下卦离卦之中,离为文明,所以说有文饰的样子,九三在互坎之中,坎为水,为润,所以说润泽的样子。在贲卦中代表九三有实力,生活比较富裕,在互震中,说明要往前走,去寻求文饰,但自身又在上卦艮卦之下,艮为阻止,又与上九敌而不应,想去文饰却不能行动,代表可以正固,这样反而是好,因为文饰只是表面的事情,过多的寻求文饰反而是浪费。

  六四:贲如皤po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四。有文饰的样子,洁白的样子,白马壮硕的样子。不是强盗,是来求婚配的。《象传》说:六四处在多疑的位置。不是强盗,而是来求婚配的,这是说终究没有怨责。

  六四爻变,上卦为离,所以说有文饰的样子,六四在互坎之中,坎为美脊马,坎为强盗,坎为疑虑,所以同时提到了马、强盗和多疑的位置,六四与初九正应,所求婚媾也是指初九而言。没有怨责是因为,贲卦就是文饰道德文采,所求婚媾,合乎礼仪。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jian),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六五。所文饰的是丘山田园,只用很少的一束布帛。有困难,最后吉祥。

  《象传》说:六五的吉祥,是因为有喜庆之事。

  六五在上卦艮中,艮为山,所以文饰丘山田园,六五在君王的位置,却只用很少的一束布帛去文饰,说明节俭,虽然文饰的不好,但最后是吉祥的。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上九。用白色来文饰,没有灾难。

  《象传》说:用白色来文饰而没有灾难,是因为在上位者实现了心意。

  上九到了本卦结束的位置,返璞归真,只用白色来文饰,白色是最朴素的颜色,处于最高的位置,却用白色来文饰,说明不喜好华丽,追求真实与实质,这样自然没有灾难。

上一章 噬嗑卦-火雷噬嗑 易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剥卦-山地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