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春秋左传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公版书  剧情文     

卷四闵公

春秋左传

  闵公

  闵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

  闵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齐国人援救邢国。夏天,六月七日,安葬我国国君庄公。秋天,八月,闵公与齐侯在落姑结盟。季友回到鲁国。冬天,齐国的仲孙来到鲁国。

  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

  闵公元年春天,《春秋》不写闵公即位,是因为鲁国发生内乱的缘故。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狄人攻打邢国。管仲对齐侯说: “戎狄之国犹如豺狼,不能够让它满足。华夏诸国亲近,不应该抛弃。安逸恰似毒酒,不可以怀恋。《诗》说:‘难道不想着回去,只是怕这告急文书。’告急文书,意思是要同仇敌忾、忧患与共。请您依从文1书救援邢国。”于是齐国军队前往救援邢国。

  夏六月,葬庄公,乱故,是以缓。

  夏天,六月,安葬庄公。由于内乱的缘故,所以延迟了。

  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来归”,嘉之也。

  秋天,八月,闵公跟齐侯在落姑结盟,是为了请齐侯帮季友回国。齐侯答应了闵公,派人到陈国去召请季友。闵公住在郎地等候他。《春秋》说“季子来归”,是对季友的褒奖。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 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 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冬天,齐国的仲孙湫前来考察鲁国的内乱,《春秋》称他“仲孙”而不写名,也是褒奖他。仲孙回国,说:“不去掉庆父,鲁国的内乱不会停止。”齐侯说:“怎样做才能去掉他?”仲孙回答说:“内乱不停,他将会自取灭亡。您等着瞧就是了。”齐侯说:“鲁国可以夺取吗?”仲孙回答说:“不行。鲁国仍在实行周礼。周礼,是用来建立根本的东西。我听说: ‘国家将要灭亡,一定先断了根本,然后枝枝叶叶才会枯死。’鲁国没有放弃周礼,就不能够动它。君侯您应该致力于消除鲁国内乱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的国家,依靠强家,离间涣枴灭昏乱无可救药的国家,这是成就霸王事业的策略。”

  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晋侯把原来的一军改建为上下两支部队。晋侯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赵夙替晋侯驾车,毕万做晋侯的车右。统此二军相继灭亡了耿国、霍国和魏国。班师回国后,晋侯替太子修筑曲沃城池,赐给赵夙耿国,赐给毕万魏国,并把他们封为大夫。

  士蒍曰:“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与其及也。且谚曰:‘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天若祚大子,其无晋乎。”

  士蒍说:“太子得不到君位了。分给他曲沃这样重要的都城,又让他处于卿的高位,预先把他捧到了顶点,又怎么能站得稳呢?不如逃离晋国,以免让罪过到来。做一个吴太伯那样的人,不也可以吗?还有好的名声。何必在这里等着受祸害呢!况且古话说:‘心里如果没有恶念,何愁没有自己的家!’上天若是真要佑助太子,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得到晋国的!”

  卜偃曰:“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启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名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

  卜偃说:“毕万的后代一定会强盛。万,是个满数;魏,是个大名。用魏作为赏赐的开端,这是上天在帮助他。天子称兆民,诸侯称万民。现在的名号之大符合这个满数,他一定会得到大众。”

  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

  当初,毕万占筮在晋国做官的吉凶,遇到屯卦变为比卦。辛廖解释说:“吉利。屯卦坚固,比卦宜人,还有比这更大的吉利吗?他一定会繁衍昌盛。震变为士,车跟着马,脚踩大地,兄长抚育,母亲庇护,众人归附。这六种卦象不可变易,群合而能坚固,安适却又肃杀,这是公侯的卦象。他本是公侯的子孙,一定会回复到他祖先当初的地位。”

  闵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秋八月辛丑,公薨。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莒。冬,齐高子来盟。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

  闵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齐人迁移阳国之民而占有其地。夏天,五月六日,为庄公举行吉槠祭祀。秋天,八月十四日,闵公逝世。九月,夫人姜氏出奔到邾国,公子庆父出逃到莒国。冬天,齐国的高子前来结盟。十二月,赤狄攻人卫国。郑国丧失了自己的军队。

  二年春,虢公败犬戎于渭汭。舟之侨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遂奔晋。

  闵公二年春天,虢公在渭水湾边上打败犬戎。舟之侨说:“没有好的德行却享受高的俸禄,这是灾祸。灾祸快要来了。”于是逃奔到晋国。

  夏,吉禘于庄公,速也。

  夏天,为庄公举行定位大祭,太早了点。

  初,公傅夺卜齮田,公不禁。 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贼公于武闱。成季以僖公适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赂求共仲于莒,莒人归之。及密,使公子鱼请,不许。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声也。”乃缢。

  当初,闵公的保傅夺取卜龄的田地,闵公没有制止。秋天,八月二十四日,庆父派卜龄在路寝的旁门处杀死闵公。季友护着僖公逃亡去了邾国。庆父逃奔莒国后,季友才带僖公回国,立僖公为国君。用财宝向莒国请求庆父,莒国人就把庆父交还给鲁国。抵达密地时,庆父让公子鱼前去请求赦罪,僖公不答应。公子鱼哭着回去。庆父说:“这是公子鱼的哭声。看来没希望了!”就上吊自杀了。

  闵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齐人立之。共仲通于哀姜,哀姜欲立之。闵公之死也,哀姜与知之,故孙于邾。齐人取而杀之于夷,以其尸归,僖公请而葬之。

  闵公,是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儿子,所以齐国人帮助他立为国君。庆父跟哀姜私通,哀姜想要立庆父为君。闵公被杀身亡的事,哀姜早就知道,她害怕国人追究,所以逃到了邾国。齐国人把她从邾国抓到夷地杀了,带着她的尸首回国。僖公请求齐国归还哀姜尸体并安葬了她。

  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季友快要出生的时候,桓公让卜楚丘的父亲替他占卜。结果说:“是个男孩,名字叫友,常处君王左右,身居两社之间,是朝廷的得力大臣。季氏如果灭亡,鲁国就不会繁昌。”又替他占筮,得到大有卦变为乾卦,卦辞说:“尊贵与父亲等同,敬爱能赶上君王。”到生下来,果然有字在他手上,是个“友”字,于是就用“友”替他命名。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 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 败。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 之,又败诸河。

  冬天,十二月,狄人攻打卫国。卫懿公喜爱养鹤,让鹤坐着大夫才能坐的高级车子。就要打仗了,被发给武器的人们都说:“让鹤去打仗吧,鹤享有那么高的待遇!我们这些人怎么能作战?”卫懿公把玉块送给石祁子,把矢交给宁庄子,让他们守护国都,说:“凭这两样东西掌管国都,只要是有利的事就大胆做。”又把绣衣交给夫人,说:“听这两个人的!”然后让渠孔驾车,子伯做车右,黄夷在前开道,孔婴齐在后压阵。跟狄军在荧泽展开大战。卫国军队打了败仗,于是灭亡了卫国。卫侯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帜,因此败得很惨。狄人囚禁卫国的史官华龙滑和礼孔,带着他们追击卫国人。两位史官说:“我们是卫国的太史官,执掌卫国的祭祀。如果不先让我们回去,你们就不可能得到卫国。”于是让他俩先回到卫国首都。两人一到都城,就告诉防守的人说:“不能够抵抗了!”连夜带国都里的人们逃出。狄人进入卫国都,接着追赶逃亡的卫国人,又在黄河边上打败了他们。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文公为卫之多患也,先适齐。及败,宋桓公逆诸河,宵 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许穆夫人赋《载驰》。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 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当初,卫惠公即位的时候,年纪还小。齐僖公指使昭伯跟君母宣姜私通,昭伯不肯,齐人强迫他就范。结果生了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和许穆夫人。文公为卫国潜伏着许多祸患,就先躲避到了齐国。在卫懿公战败的时候,宋桓公到黄河岸边接应卫国的难民,连夜渡过黄河。卫国剩下的人男女一共只有七百三十人,加上共邑、滕邑的百姓,共五千人。立戴公为卫君,暂时寄居在曹邑。许穆夫人为此作了《载驰》一诗。齐侯派公子无亏带领兵车三百乘、战士三千人守卫曹邑。赠送戴公驾耷用的马匹,又送祭服五套,还有牛、羊、猪、鸡、狗各三百,以及建造门户的材料等。送给夫人鱼皮装饰的漂亮车子和三十匹上等丝绸。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

  郑文公讨厌高克,就派他带兵驻扎在黄河边上,过了很久也不召他回来。最后军队溃散逃回,高克只好投奔陈国。郑国人替他作了《清人》一诗。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谏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 也。夫帅师,专行谋,誓车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大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 用之。且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不对而退。

  晋侯派太子申生去攻打东山皋落氏。里克劝谏说:“太子,是捧着祭祀礼品参与宗庙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国君饮食的人,所以叫做冢子。国君外出就镇守国都,另有大臣守护国都时就跟从国君外出。跟从外出叫做抚军,在内镇守叫做监国。这是自古以来的礼制。至于领兵打仗,独自决定大小事情,号令三军上下,这是国君和执政大臣所做的事,不是太子的职分。统领军队,关键在于做决定下命令,如果让太子去做,请示君王受命而行就会没有威信,独断专行不禀报君王又会有失孝道。所以君王的嫡子不能让他统率军队。否则国君失去了任命职官的准则,嫡子领兵又没有威信,何必要这样做呢?况且我听说皋落氏将会出兵迎战,君王还是放弃这种打算吧。”晋公说:“我有几个儿子,还不知道立谁呢!”里克不再作声就退了出来。

  见大子,大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里克见到太子。太子说:“我将会被废掉吗?”里克回答说:“教你治理人民和领兵打仗,担心的是不能完成使命,为什么要废除你呢?再说做儿子的只担心自己不孝,不要去考虑能不能立。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去指责别人,就能够免除祸难。”

  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光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 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期衷则佩 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余 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龙,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先丹木 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 可取,子其死之。”

  太子率领军队,晋公让他穿有一半颜色跟自己衣服相同的衣服,并把金块送给他佩带。狐突替大子驾车,先友做车右。梁余子养替罕夷驾车;先丹木做车右。羊舌大夫担任军尉。先友对太子说: “穿着有一半颜色跟君侯相同的衣服,掌握着军队的决策权,成败就在这一回了,您要努力啊!把身上颜色的一半赐给您,似乎没有什么恶意,您掌握着兵权就能够避开灾祸。君侯亲近,又没有灾祸,您还担心什么呢?”狐突感叹着说:“时令,是行为的象征;衣服,是身份的显示;佩物,是内心的标志。如果真是看重这件事,就该在上半年下达命令;如果是要把自己的衣服1赐给他人,就该让别人穿完全同色的衣服;如果是想表达自己的内心,就该让人家佩带合乎常规的玉珮。现在到年终时候才下达命令,这是让事情闭塞不通;让人家穿杂色的衣服,这是表明自己疏远他;用金块作为佩带,这是抛弃了自己的诚心。用服装来表示疏远,用时间来阻碍闭塞;杂色表示冷淡,冬天象征肃杀,金属性属寒凉,块又暗示着离别。这怎么能够依靠呢?即使拼命去做,狄人又怎么能够杀光1呢?”梁余子养说:“统率军队的人,要到宗庙里接受命令,在社庙中接受祭肉,而且有一定的衣服。现在得不到规定服装却赐给杂色偏衣,晋公的用意可以明白了。前去攻战的话,死了还会落得个不孝,不如逃跑。”罕夷说:“杂色偏衣奇奇怪怪不合常规,金块则表示没有性命再回国。即使能回国又能干什么呢?君主已经有别的想法了!”先丹木说:“这种衣服啊,就是狂人也不愿意穿它的。说‘杀光敌人再回 ,国’,敌人能杀得光吗?即使杀光了敌人,还会有人从里面陷害。不如离开这里。”狐突准备护从太子离开。羊舌大夫说:“不行!违背君父的命令就是不孝,抛弃国家的事情不做就是不忠。虽然知道君主的用心寒凉,但不忠不孝的恶名不能蒙受。您还是拼死效命吧!”

  太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周桓公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適,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太子打算前往攻战。狐突劝谏说:“不行。从前辛伯极力劝谏周桓公说:‘受宠的妃妾相当于王后,受宠的大臣专政横行,庶子跟嫡子等同,大都与国都匹敌,这是祸乱的根源。’周公不听,结果遭受祸难。现在动乱的根源已经形成了,你能够肯定立为嗣君吗?行孝若能安民,那你就考虑着去做。可事情并非如此,与其危害自己而招来罪过,不如违命出逃。”

  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成风听说季友出生时的卦辞,就有意跟他结好,并把僖公托付给他,所以季友立僖公为君。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僖公元年,齐桓公把邢邑的百姓迁移到夷仪。第二年,又在楚丘封建了卫国。邢人迁移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卫国也忘记了自己曾被灭亡过。卫文公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粗帛帽子,专心培植材用,引导农业生产,便利商贾,嘉惠百工,重视教育,鼓励学习,传授为官之道,任用有才之人。头一年,只有兵车三十辆,可到晚年,竟然增加到三百辆。

上一章 卷三庄公 春秋左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卷五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