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季风云
本书标签: 历史 

须媚不让男子汉 二王别母守京师

明季风云

自李秀成彻底合围京师,那些早早已经进入了城中的流民探子,早已经是用各种手段将其消息递出了城外。那些探子回禀的消息远比李秀成预计的还要清楚一些,甚至还绘出了一张颇为详细的地图,标明了几处重要的信息。

  京师唾手可得,可李秀成心中是犹豫的,他并不觉得那高大城垣后的京师比家乡西安好多少。相反,他的家乡旱蝗连绵,颗粒无收,却赋税益重。千里赤地,饿殍遍野,却无人管领。而京师城中王孙公子前呼后拥,莺莺燕燕环绕其间。酒楼高院之中宾客往来推杯换盏,皆是歌舞升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想到这些,李秀成便感到恶心。与高高在上的天子相比,做个西北王岂不是更快活些。

  他更害怕的是,京师的高垣后会不会有更多像是卢象升,曹变蛟,孙传庭,周遇吉这样的疯子。让他从家乡带来的乡亲们损失惨重。

  李秀成苦思着,这时一男子儒生打扮,看样貌五十来岁。身穿圆领大袖衫,头顶四方平定巾,面狭而长,身不满三尺,其形如鬼。右足跛,手拄拐杖,一瘸一拐的走来,来人正是闯军的军师宋献策,他通天文,解图谶,无所不知,闯军人称“宋孩儿”,便开口道:

  “大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如速速攻城,教那皇帝老儿无所可遁!”

  “他奶奶的!孤看这京师也不比咱大顺的西京强哪儿去!”李秀成开口,那嗓音粗哑雄浑,铿锵有力。

  “今日若攻下京师,则是大王拯救天下苍生,明廷无道,横征暴敛,正所谓替天行道啊!”宋献策道

  “诶!军师,孤率闯军北伐无道,所过之处,无不望锋而降,所挡之人,皆成齑粉,这不正是苍天有好生之德,使孤替天行道吗。今既至京师城下,军师休要再言!”李秀成道

  宋献策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

  “天象惨烈,日色无光啊!”

  连连摆头离去。

  宋献策走后,李秀成把投降的监军太监杜勋叫来,嘀嘀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那杜勋听完后,急忙回到自己帐中,取出三山帽戴上,又穿好蟒袍,骑一匹红鬃马向彰义门驰去。

  此刻皇极殿里,张新阳正躺在地板上,他已然彻底绝望,一众大臣围着他顿首痛哭。

  忽然,殿门咯吱一声响了,从门外传出一阵芬芳的胭脂粉气息。

  “此杨延儒误皇叔也。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一声温柔却坚韧的女子声音传来,懿安皇后蔡敏头顶龙凤珠翠冠、身着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缘襈裙、红褙子,下身着红裙、足踏红缎绣花鞋,腰佩玉花彩结绶、白玉云样玎珰,走了进来,玉佩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后面则是赵瑞颖和王丽圆二婢,如今已俱穿着红色软甲,手拿雁翎刀护卫,看起来飒爽倜傥。

  “给皇嫂请安”张新阳踉跄地从地上站起,双手行礼道。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众臣齐声道

  蔡敏搀起地上的张新阳,与他一同走到龙椅旁。张新阳坐在龙椅上,蔡敏只在旁边站着,显得端庄优雅,后面的赵瑞颖和王丽圆将雁翎刀举起,作出护卫的动作,倒有种庄严肃穆之感。

  “阶下的爷们儿今儿个都怎么了,诸位大多都是先帝年间既在朝中的,更有些从神宗年间就入仕为官。至今皇叔朝,已然是历经两三代君主的老臣,今日何故上下离心,贼未至却自乱阵脚起来呢。诸位不行含,那闯贼李秀成与高迎祥,奢崇明之辈比如何?不过一丘之貉罢,局势再险,与魏阉把持朝政时如何?与建奴入寇时如何?既然那样的灾祸都过来了,更何况今日呢?”

  “今日之事,妾想到一百年前,英宗皇帝北狩,瓦剌也先趁机率奴入寇。亦是京师戒严,朝廷存亡之际。那时,朝廷上有个于谦,宫中又有个孙太后,今日谁是当年的于谦,谁又是当年的孙太后呢”蔡敏以她那温柔大方的语气道

  “今非昔比,大明今日哪还有兵可用呢?”张新阳失落道

  “京师有百万百姓,宫中有数千宫女太监,他们都是陛下无尽的兵源啊。待京师固守,闯贼疲憋之时,平西伯吴三麟率关宁军来援,至那时社禝可保,大明山河仍在!”蔡敏顿首而拜

  这番话倒让张新阳心中燃起些希望来,于是又振作了起来。阶下班列的文武终于开口献出守城之策。

  这时,守彰义门的太监曹化淳匆忙来报,只见他跪下便道:

  “闯贼遣原尚膳监掌印太监入城,说要与陛下议和,现已在殿门外。”

  崇真站起来踱步,廷下议论汹汹。思虑一阵儿后,张新阳便道:

  “且带上来,听听闯贼是何打算”

  曹化淳应下,即拍了拍手儿,殿外两个锦衣卫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五花大绑的押上殿来,那人便是杜勋。

  还未及杜勋开口,张新阳便道:

  “杜公公,朕去岁遣公公监李国贞将军,以防不测。原以为你已在朱仙镇殉国,于是不胜悲痛,令宫中塑木像为尔祭祀,不想你却叛国投敌,沦落与流寇伍!”众大臣谩骂纷纷

  杜勋也没道什么,更不曾应张新阳的话,只是阴沉沉地开口道:

  “李闯王人马强众,然闯王请陛下割西北一带为西北王,如诸皇亲封王,赐皇姓,再犒赏百万军银,即愿罢兵返西京,并为陛下出劲兵收复辽东驱剿建奴”

  言罢,朝臣再议论汹汹,张新阳听得也不免动心意了。

  这时杜勋却跪下,竟恸哭起来道:

  “陛下,奴才降贼实属无奈之举,今那闯贼鼠目寸光,只想返西京称王,图名逐利而已,然贼势众,此等条件再不应允,必使社禝与陛下同焚啊!”杜勋以头抢地,悲恸不已。

  忽然赵瑞颖拔出雁翎刀,冲上去对准杜勋腹心正中一刀,杜勋血溅大殿,登时丧命。

  “陛下既以决意固守,又何信此雌黄之言!”赵瑞颖擦着刀上的血道。那曹化淳立即使个眼神,两名锦衣卫就上前去将尸首拽了出去。

  “陛下,若社禝有失,臣妾必与皇妹共殉大明,惟请陛下决心一战!”蔡敏道

  张新阳终于决心死守,于是在殿上,和蔡敏一众文武刺血为誓。

  蔡敏保荐镇国将军王世隆之十二世女王子奕为将守御京师,王世隆,其先秦上将军王翦,开国诸元勋,位淮西二十八将之五,尝随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北伐元氏,于是袭封镇国将军。至十二世女王子奕,至今尚未婚嫁,而年已过桃李之年,年二十九。现朝中兼东阁大学士,摄兵部事。张新阳此时也想起了她,这个大明朝唯一的女进士,却暗熟兵法,曾经在关外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数次击退建奴进攻。于是即令孙英硕传旨。

  他下发的命令并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王德华,他不是孙英硕,没有孙英硕和张新阳多年相伴的情份,底下又有王之俊等人的威胁,为了坐稳掌印太监的位置,自然是不会提出任何反驳。拟写了旨意,交由内阁稍加修润,孙英硕即快马飞驰向大明门西下马牌北头往南中府邸里去,西四牌楼东北的宅院,深墙高宅。孙英硕走进宅里,至后院书斋,环顾四周,满座皆书,墙壁上都是王子奕自己的字画,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幅农耕图上,驻足良久。

  “镇国将军兼东阁大学士王子奕接旨”孙英硕用他清亮的嗓音大声道

  只见走出来一位佳人她眉目生辉,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她那头乌黑的秀发犹如瀑布般流淌,眼睛深邃,眼线修长,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映衬出她那优雅的脖颈和轻盈的身姿。每当她轻挥水葱般的手指,那细腻的肌肤在衣袖之间若隐若现,更让人为之沉醉。一双眼睛柔美灵动,像是能说话一般,如同秋水般清澈,脸庞如同玉石般细腻。她的红唇则显得热情洋溢,充满优雅自信和活力。圆眼,标准唇,肉嘟嘟的瓜子脸,一字眉标犹如远山含黛,带着几许清愁,如同寒梅傲雪,别有一番韵味。让人心生怜爱。她身着团花纹暗花马面裙,蝉翼纱深衣,正是王子奕。她似乎是京师城中大明的最后一颗明星。不由得让孙英硕看得入了迷。

王子奕领着两个丫鬟出来,道:“大人,方才闻下人报有官人至,于是入内更衣,故迟了些,望见谅”以柔和的语气道

  只见王子奕与那两个丫鬟跪下领旨

孙英硕手展开五彩的纸轴,即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镇国将军王子奕,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着其固守京师,加兵部尚书,领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节制京营,赐尚方剑,保卫家国,巧布兵阵,固守如山,令敌军束手无策,护我疆土不失,保我百姓安宁。朕于皇极殿中盼将军捷报至宫。”孙英硕将圣旨递给王子奕,又手捧尚方剑。

  “妾领旨,叩谢皇恩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子奕道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只在戏中听过木兰从军,今日或可一见,大明存亡之秋,全仰仗将军了”孙英硕道

  “愿以诚挚之心,领岁月之教诲”王子奕道

  孙英硕又骑上马,驰归宫中,王子奕接下尚方剑,来到父母牌位前,叩首几拜。“女王子奕定不负父母亲,祖宗社禝,陛下朝廷之托,誓保大明,不然,必与京师共存亡!”王子奕道

  随后回到书斋,摸了摸那身放在甲架上的甲胄,当年正是身穿这甲胄镇守辽东,使建奴数年不敢入寇。她穿上银色鱼鳞甲,戴好银白色环臂甲,最后佩好兜鍪。门外的家僮已将她的白色撒马尔罕骏马骑来,王子奕摸摸鬃毛,便佩上尚方剑,跨到了马背上。真是英姿飒爽,又有些铁血柔情。

  乾清宫里,孙英硕也为张新阳披上金色直身细鱼鳞甲双龙前胸錾搭配的环臂铠,最后戴上真武大帝装饰配胄,腰佩天子剑。自己则穿上了红绒绦穿齐腰明甲,仍然手持绣春刀。乾清门外,小宦官牵来两匹骏马,张新阳跨上那匹充满灵性的白色鬃毛马,而孙英硕则跨上了那匹枣红色的宝马。两人在宫道间纵马飞驰,越发显得英姿勃发,气势逼人。孙英硕和张新阳驰至顺天门,四周锦衣卫一派肃杀气氛,将马拴在下马石上,登上城楼,城楼上一座轩敞大殿。大殿正上方高高悬着一块金漆黑木匾,上书“天安司”三字楷书,书法丰润饱满,赫然是解缙的手笔。一进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京师城沙盘。赤黏土捏的外郭城墙,黄蜂蜡捏的坊市,五城坊巷胡同浩繁 几千条之间,一举目而毕见,就连曲巷、公署、学校、苑囿、仓场、寺观、祠庙、坛墓、关梁,和漕运水渠都纤毫毕现——当然,唯独宫城是一片空白——旁边殿角还有一座四阶蟠龙铜漏水钟,与鼓楼的那台铜漏同调。下视京师,时局变化了然于胸。

  为首的锦衣卫少年向张新阳拱手作礼,道:

  “臣天安司司丞闫磊参见陛下”那少年皮肤白净,面如冠玉,有儒雅的气质。方形脸,八字眉,孩子鼻,眼神明亮,清激,样貌看着清新、自然、阳光和友善,眉宇之间却隐隐已有了三道浅纹,显然是思虑过甚。他腰佩金鱼袋,身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带,腰间佩着绣春刀。京师城内的望楼和街铺武侯、坊守里卫、巡骑、城门卫、顺天府两县的夜不收都能听闫磊调遣。

  “平身”张新阳道

  天安司,成祖年间与东厂并置,东厂监视,捕捉,为明廷密所,京师为天,四方无事曰安,成祖立此官署统摄整个京师的贼事策。天安司汇聚了各处的精英,有精通市易钱粮的能员老吏、有过目不忘的主事文书、有凶悍武勇的战兵,甚至还有一批深谙建奴情况的建奴属员,这里集结各部精英,汇总各处军情,并加以推演;厢房里有一个庞大的库房,里面堆积着京师从六部到市巷各个方面的卷宗,可以随时调阅。天安司查事情并不需要搜考秘闻,真相就藏在人人可见的文卷之中,就看你能不能找出来——此所谓“大案牍”之术。周围环绕着十几张堆满卷帙的案几,数十名低阶官吏都在埋头忙碌着。所有的书吏都埋首于无数卷帙之间,殿中只听见卷轴被展开的唰唰声。仆役们一刻不停地从外面抱来更多卷宗,堆在书吏案前。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会提前把卷轴展开,铺在一个简易的竹插架上。这样书吏可以直接浏览内容,不必在展卷上浪费时间。每位书吏都配发了三具插架:一架用来展卷,一架用来浏览,一架用来卸卷,保证书吏在任何时候抬眼,都有现成的卷子可以阅读。

  此时一个锦衣卫通传跑到少年面前,持简高呼,那洪亮的嗓门响彻殿内:“王子奕至西四市,已过十字街!”

  闫磊身旁一名美貌女婢向前趋了一步,拿起一杆打马球用的月杖,将沙盘中的一尊黑陶俑从大明门外西下马牌北头往南中府邸大街推至西四市内,与崔王子奕所处位置恰好吻合。

  整个京师,每一坊都设有二到三栋望楼,平日用来监测盗匪火警。在闫磊的部署下,如今望楼多了个功能,设了专门的执旗武侯,他们可以用约定的旗语进行交流。白天用旗,晚上用灯笼明暗。这样一来,京师城任何一栋望楼看到的情况,都可以迅速地传到天安司中枢。同样,天安司中枢也可以对任何一处迅速发出命令。

  每隔一小刻,大嗓门的通传就会从外面跑进来,汇报王子奕和京师各处兵马及闯军的最新动向。

  “王子奕过广通渠三桥,拐入独柳树左巷偏道。”

  “王子奕过王恭厂火药局,右转入二回曲巷!”

  “王子奕过惠民药局,朝十字街西北而去!”

  女婢手持月杖,不断挪动黑俑到相应位置。王子奕的行走轨迹,形象地呈现在闫磊,张新阳,孙英硕眼前:王子奕正离繁华之地越行越远,逐渐靠近兵部衙门。

  “奴婢给陛下请安”

  手持月杖的娉婷婢女。她面对沙盘时推时讲,声音明朗清越,还带着一丝轻微的辽东口音。张新阳略显无礼地多看了她一眼,这个叫高欣雨的姑娘,有着高耸的鼻梁,雪白的肌肤和盘髻黑发,芙蓉如面柳如眉,顾盼神飞,圆眼眼睛明亮、清澈,较深的眼窝和突出的眼球,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生动的感觉。嘴唇红润、饱满,具有清晰的唇线和自然的唇色,给人一种甜美和活力的感觉。柳叶眉,瓜子脸,青春靓丽、清新自然中又有些妩媚妖娆。身材高挑,应该是辽东满人。高欣雨是纯正的满洲人,鼻梁高耸,瞳孔呈乌黑色。她是闫磊的家生婢,母亲是满洲高佳氏,从小在闫家长大,聪慧有识,所以最得闫磊信任,说起话来很随便。

“平身吧!” 张新阳缓缓开口道

  高欣雨接着飞快地放下一尊尊朱陶俑。沙盘之上,朱俑位置与京师各军的位置一致。可以看到城垣外,也是闯军兵马的动向。

  张新阳和孙英硕伏在沙盘前,仔细关注着城内外的风吹草动向,并在这里观注着京师举城的一举一动。

  王子奕骑着马已然至兵部衙门前,把马拴在下马石上,进入衙门后,兵部的一众小吏已然等在案前,案上是一张巨大的京师舆图,另一张案上则是京师城防的沙盘,夜不收不停的进入兵部通报城市闯军的动向。一众穿着武官或是文官服饰的官员,却仍然是是神色匆匆,脚步急促。王子奕气定神闲,随即吩咐安排起来,准备守城。

  然而京军五月无饷,一时驱守,大多不至,每个城堵仅仅一人都不够。城中的百夫长,千夫长,百户,千户,指挥使,几乎均已携家隽逃亡。张新阳取出内帑数万,蔡敏,杨希童,张艺馨等又将全部的金银首饰变卖,发给守城将士,每人只领二十钱,守城士兵们弹着钱说:“皇帝要性命,令我辈守城,此钱止可买五六烧饼而已。”再加上前几个月京城大疫,京师现下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这种俗称疙疽病的使京师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京营仅仅有数万羸弱老兵,衣不蔽体,衣装狼狈,等于乞儿。王子奕命人遣内臣俱往守城,内臣却哗变说:“诸文武何为?”有的人说:“官止内操,我甲械俱无,奈何?”还有的人说:“我辈月食五十万,效死固当。”尽发宫中的内官,宫女得到大约两三千人。王子奕又征发京师中的流民百姓,拿出国库的银两来有人得了三百金,有人得了四百金,凡是登城守御的各授锦衣卫千户,一又有数万人踊跃登城防守。总共登陴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无炊具,就在市中以市饭为餐,她派士卒将王恭厂火器局里仅剩下的的火器俱运上城头,佛朗机、虎蹲炮、大小火铳,还有十几门红夷大炮。

  “红夷炮一炮下去,便可洞穿一阵,恍若犁地一般,致使敌军心胆俱裂。”火器局监正裴纶之道

  “无论是面对流寇,还是面对北虏建奴,火炮都至关重要。”

  “在辽东所用的红夷炮多为城防炮,架设于城墙关楼之上,虽然威力巨大,射程极远,但是炮身沉重,调转困难,只能用于城防。”

  “建奴用红夷炮作为攻城利器,在围城之后,将大口径的红夷炮拉至城下,催城破墙。”

“这是红夷炮使用的两种方法。京师城垣周二十四里,这十余门乃远远不够的”

  王子奕微微思索,“我有一计”

  王子奕重新设计了炮架,只需要抬起后部支撑地面的部分,便可与直接架在牵引车上,使得火炮可以被战马轻易的拖拽运输。战马之后拉着车轮,牵引车身就是一组大型的车轮,直接由战马拖拽。

  “快!要快!按这个再作十几辐炮架!”王子奕道

  裴纶之只是微一思索,便已经是感觉到了其中设计的精妙,不由赞叹道:

  “督师才学过人,竟然能想出如此巧绝天工之设计,当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王子奕同时命人不断加固城防

  她下令搜寻全城的石灰石和粘土,找到十万斤石灰石和三万斤粘土,又从药铺得到一千斤石膏。王子奕在全城中收集三十个大石磨,放在大明门广场上,由驴子拉动,专门用来磨细石灰石和粘土。王子奕指挥匠人将材料磨成粉末后,按照三比一的比例配好石灰石,送入京城里的窖中煅烧。窖逐渐升温,在最高温度煅烧三个小时后熄火,得到大小石块状的熟料。她找来石灰匠,让石灰匠们将这些熟料倒上石磨磨成粉末,又加入一些石膏做缓凝剂。将这些粉末用水搅拌,征发民夫以这些“泥”来加固城防。王子奕拿刀来砍两块砖的接口处,发现那硬化的“泥”坚硬如石,钢刀用力砍下去竟溅起一片火花,只在“泥”上留下一道小口子。

  王丽圆和赵瑞颖正青衣蒙头出宫分别至北安王府与东平王府传懿安皇后蔡敏的懿旨,教二王登城拒守,北安王剑眉英挺似远山,黑眸深邃若寒潭,一袭飞鱼服衬得他愈发冷峻孤傲,周身绕着一股凌厉阴鸷的气息,年已弱冠。而东平王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年亦已弱冠。二人接旨意后,均面紫禁城再拜,均向赵瑞颖,王丽圆道:

  “替我拜别母亲!”

  二王随即率阖府家丁,倶往登城墙拒守。北安王与东平王俱是蔡敏与天嬉帝之子,无奈斯时魏忠贤与客氏涂毒皇嗣,蔡敏无奈,只得秘密将二子寄养于京师的老翁家中。待崇真帝张新阳登基后,方才母子相认,张新阳于是赐封北安王与东平王,在太液池北岸筹划建府。

  东平王与北安王率众至城墙,大概有千人,王子奕将一众人布置在西直门,将她阖府的家丁僮仆也驱至,并亲率众于西直门固守。她将一面大将旗立在城头上,而自己正站在旗下,手中执一面指挥旗四处指挥。王子奕拿出珍藏已久的千里镜,窥视着城外闯军的动静。只见黑压压的一片旌帜蔽空蔽日而来,压的人似乎喘不上来气。

  随着杜勋的首级被悬挂在德胜门的城头,旗下的李秀成明白,自己所提出的条件已为崇真所拒。他万般无奈,愤愤道:

  “皇帝老儿,孤本欲与你共分天下,如今这般休得怪孤了!”

  于是传令手下十八左右将军准备攻城。

在京师,从年末到四月初二那几日,女性多居内为家务而繁忙。于是特定十五日为“女正月”,好让女性能够从家事中解放出来。

这西直门乃是成祖爷年间由国师阮安亲自监造设计,引入水力,城门可自动前方变成了一个状如地宫的地下空间。水渠在地宫正中流过,两侧渠旁各有三个硕大的木轮,被水推动着不停转动,在黑暗中嘎吱作响。这应该就是西直门城楼的最底层,也是为数以自动城门提供动力的地方。在穹顶之上,还有一片造型奇特的马口,王子奕把西直门城楼加高到十七丈四尺,内部又扩展八层。又把外围建造大量的石垣和水堀组成的防御层,内部瓮城是由弯曲的道路和射击孔组成的迷宫一样的通道。

坤宁宫的后苑里,有一道清澈溪水穿行,恰在溪水弯绕之处,有一处良田。下足取水,侧可避风,可称得上一块风水上好的肥田。这田中不知多少间行疏排着红薯,根部壅培着淤泥灰肥,可见主人相当勤快。这便是杨希童和杨梦琦亲手种下的。

红薯在江南不受欢迎,在北方产量很低。但在福建和浙江的红土上,红薯却有远胜于水稻的亩产。在福建,红薯养活了八闽大地无数的饥民。

当然,红薯含糖量很低。一斤五两红薯提供的热量只相当于五两大米。所以坤宁宫的红薯虽然一季夏薯亩产一千五百斤,却也只相当于五百斤大米的热量。杨希童和杨梦琦在田里把这些红薯挖出来,然后打开坤宁宫的地窖,十七年间,杨希童亲手种下了有两百多万石的红薯存货,存在坤宁宫的地窖里。一季春薯一季夏薯一季冬薯,坤宁宫一亩红薯田能收获四千斤,相当于一千多斤稻子,其提供的热量还是远胜于种植水稻。红薯热量低,靠吃红薯过日子需要很大的食用量。

看着堆满地窖的红薯,杨希童高兴的笑了。京师周围大量的流民涌入城中,可京中仓储稻谷由于贪墨和缺少护养,连城头上的士兵的一日口粮都难以为继。有了这些红薯,京师又多了些希望。

“赶紧去叫别的嫔妃们过来,一起把这些红薯运出去,让百姓和将士们饱腹!”杨希童对王艺璇道

其实种植红薯最早并非是杨希童的主意,而是她在张艺馨的翊坤宫里偶然品尝到了张艺馨亲手做的烤红薯。软糯香甜,气息诱人的烤红薯,令她难忘。张艺馨曾经言道:

“红薯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遍地皆种,物多价廉,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若是大明处处良田都种上些红薯,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流民了,更多的人就能填饱肚子了。”张艺馨道

正是这些话给了杨希童启发,她才决定在坤宁宫的后苑里辟出块良田来,专种红薯,以备不虞。

杨希童是完美的,是洛伊水边不食人间烟火的洛神。王艺璇随即领来张艺馨等一众嫔妃,她们都挽起衣袖管,再把裙摆用细绳绑起来,立刻投入到红薯田里,或手拿小锄,手执小铲将还在田里隐藏的红薯挖出来。杨希童把她们分别分成几组,一组人去把地窖里的红薯装进筐里,另外一组人则在田中继续收挖红薯,直到田里的红薯全部控尽,装了满满的十箩筐。

不远处的宫道上,王艺璇把一辆木轮车拉了过来,这个木轮车的结构非常简单,车厢主体是一个敞口枣木方框,下面装着一个木轮。而这辆木轮车便是皇后杨希童寒酸的凤辇,是她唯一的出行坐驾。杨希童和杨梦琦把装好的红薯一筐筐抬到木轮车上,这时却见高大的朱墙下方,一辆窄距推车从便门外咯吱咯吱地被王艺璇开进夹道。这道便门是宫中杂役专用的通道,诸项日常杂货从这里运入,垃圾粪土亦从这里运出。这辆推车上头搁着四个深宽的大木桶,有淡淡的恶臭散发出来,正是运送宫中粪尿的紫姑车,这些便是杨希童找遍整个宫中所能找来的大型车辆,她们也把红薯装进这里面。杨希童和张艺馨一起把拉木轮车的肩带放在肩上,两人一起合力拉动着木轮车前进,而王艺璇则推着轮子。曲映璇,项鹿鸣等则驾着紫姑车。

张艺馨站在高大宫墙下的夹道中,仰起头看着天上的太阳。今儿是怎么了,日光是如此惨淡,淡淡的日光投在地上显得寒霜深重,凄凉的有些无助。她缩了缩肩,身后随侍的宫女张慧尧立即上前为他添了一件皮衣大氅,瑟瑟的感觉无边无尽地袭入她的身体,寒气一点儿一点儿扩散开来,他不禁有些暗自纳闷,今日怎么会这样冷呢?

入了三月,已经是春天来了,不是吗?她怔怔地立在那儿,举目向东边那排高大的殿宇望去,他知道,那儿是坤宁宫,也许,那里将成为她结束一切的地方。

走过一段距离,过了大约半柱香的功夫,出了紫禁城的东华门广场上,此时聚集了大量马车、轿子、抬竿和各色人等,他们都是从各处闻讯赶来,有气愤叫嚷的,有号啕大哭的,有苦苦哀求的,有破口大骂的,种种负面情绪汇聚成一团骚动蚁群。她们正是杨希童散尽钱财雇来的运夫们,由于杨希童钱财惨淡,所以这群运夫们只愿意留在东华门这里。

杨希童和张艺馨一趟又一趟拉着木轮车到东华门这里,再指派其中的运夫,将红薯运到京师的各处粮食紧缺的地方。偌大的宫道上没有一人,朱红色的宫墙上映出她们几人的影子,更显她们的凄凉末路。

看着一车车运走的红薯,杨希童踌躇满志,安排张艺馨将红薯分发到京师各处。

张艺馨回到翊坤宫里,换上一身三叶草春秋卫衣连帽套头衫HM,腿上穿酱红色灯芯绒休闲裤松紧腰宽松直筒阔腿裤子,脚上一双熊猫经典运动厚底老爹鞋,然后她便给了张慧尧一张宝钞,让她出宫去。不一会儿,有一辆牛车缓缓开过来,车上装满了芥菜、夏菘菜、苋菜等,赶车的是个去城郊的菜贩子。张艺馨坐上牛车,把最后一批红薯搬到车上。她站在满载着红薯的车上,叹了口气。

在京师的每个胡同,每座街道,张艺馨都设置了救济棚。百姓们凭借张艺馨发给的木质腰牌,每三天领取一次红薯度灾。张艺馨已经提前任命好顺天府的衙役。不过衙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征税,而是深入流民聚居区和胡同给所有百姓都做了身份登记,统一制造成册。另外张艺馨还雇佣木匠给农民们每户的户主都做了腰牌,和登记的账册相对应。有了这些登记措施后,张艺馨就可以精确发放救灾粮食到流民百姓手上了。每个流民百姓每天配额红薯一斤八两。一斤十六两,一斤八两也就是一斤半。百姓每三天到救济棚领一次红薯,每次为家中每口人领四斤八两。有了腰牌和账簿,就不存在冒领,多领的情况。每名百姓都能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救灾粮食。虽然一斤半红薯只相当于半斤大米的热量,离吃饱还差得远,但也能保证百姓们不会饿死。

张艺馨给百姓发薯时候反复强调,红薯不能生吃,否则极难消化。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最高的热量红薯最好是煮熟了吃,或者烤着吃。红薯算不上是好的粮食,吃多了红薯不但会让人腹胀,不停打嗝,还会刺激胃液分泌导致酸水倒灌食道。不过对于京师的百姓来说,此时免费发放的红薯就是救命的宝贝。管他吃了舒服不舒服,至少能不饿死是不是?

有些百姓此前以为这一劫是熬过不去了,都做好了出逃的打算。此时他们突然听说张艺馨开始免费发放红薯,就像是临死的人看到了生的希望,一个个都十分激动。百姓们得了腰牌以后都涌到救济棚附近排队领取红薯,把发红薯的人颂为活菩萨

发红薯很简单,切红薯的人已经把红薯切好了一斤半的一份一份的放在一边,发放红薯的人员上来就大声问百姓名字,核对腰牌。然后旁边一个负责登记的小吏在账簿里找到百姓的户名,在账簿上划个勾,表示这户人家今天领过了。发放红薯的人员就按照领红薯百姓的户中人数,把若干份红薯交到百姓手上。今天是第一天发红薯,领到红薯的百姓都十分兴奋。领到了红薯,这些百姓们都忘不了说一句:“多谢官爷救命的红薯!”

上一章 凄风苦雨京师城 煌煌黑甲入名都 明季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慷慨捐躯赴国难 嗟乎亦复苦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