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食魂物语—星霜荏苒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  文化   

驴打滚

食魂物语—星霜荏苒

简介

驴打滚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中国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驴打滚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粉,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

驴打滚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由来传说

驴打滚据说慈禧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

驴打滚于是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

驴打滚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

驴打滚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

驴打滚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

驴打滚于是就跟慈禧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驴打滚又传说清乾隆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把新疆的一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

驴打滚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乾隆急坏了,传旨给御膳房,说:如果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升官,还赏银千两

驴打滚这一来御厨们大显身手,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风味名吃,做了数千样

驴打滚但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吃食送进宫

驴打滚话分两头说,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

驴打滚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给香妃吃,觉得这是个联系的好机会

驴打滚于是就做了一盘他家祖传的自制点心江米团子,香妃见到这江米团子,就会知道是她丈夫来了

驴打滚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这食物的名字,于是就叫它驴打滚

驴打滚宫女把驴打滚端到香妃面前,香妃一见,睛睛一亮,知道丈夫来了,便强打精神,夹起一个,轻轻咬了一口

驴打滚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高兴地不得了,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

驴打滚从此,艾买提就天天做驴打滚送进宫来,驴打滚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做法

小吃配料

驴打滚糯米粉100克,玉米淀粉25克,糖30克,色拉油3大勺,水150毫升,细沙若干,黄豆粉、椰丝各适量

制作过程

驴打滚糯米粉、淀粉、糖粉、色拉油、水等,混合搅拌成浆的样子

驴打滚准备一个方形的微波饭盒,微波食品袋一个,将食品袋放入饭盒中

驴打滚把浆倒入食品袋,并且把食品袋整理好,不要有褶子,微波5分钟

驴打滚取出食品袋,在案板上放平,然后用擀面杖轻轻擀一下,擀的稍微薄一点,长一点,然后隔着食品袋切成两块

驴打滚剪开食品袋,揭去上面的薄膜,把细沙袋剪掉一个约两厘米的口子,口子的大小关系到挤出的细沙的多少,挤到中间,然后把下层食品袋剪开,这样变成两块了

驴打滚拎着食品袋把糯米片包着细纱卷起来,捏合

驴打滚案板上垫保鲜膜,撒上黄豆粉,把糯米卷放上去,揭掉食品袋,滚满粉,这样就不沾手了

驴打滚快速切断,用同样的方法滚上椰丝

工艺要点

驴打滚1.炒黄豆面要有糊味,但是千万不要炒成黑色

驴打滚2.蒸熟的江米粉要摊在盘子中

驴打滚3.切粘面的时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会粘刀了

食用指南

驴打滚驴打滚的制作配方不需要那么精细,只要把面团的柔软度和好就行了,白糖这些加多加少看你喜欢的甜度

驴打滚水要慢慢加入,不要一次全部倒进去了,万一不小心倒的太多太软了,不要担心,可以再加些糯米粉进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驴打滚一般菜场里的黄豆粉是生的,生的只要在锅里稍稍炒一下,颜色变原来的加深点就可以,动作要快,很容易焦掉

驴打滚火不要开的太大,面团蒸好取出的时候有点粘,满难擀开的,只要在擀面仗上刷上 植物油就可以操作了,切的时候刀要粘上冷水

驴打滚配方也没个明确只要是:豆沙是自己做的,自己做的豆沙比较纯正。糯米粉适量,白糖适量,水适量,黄豆粉适量,根据人数可增减糯米粉等量

上一章 杂酱面 食魂物语—星霜荏苒最新章节 下一章 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