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通俗营养学
本书标签: 现代  健康  养生 

吃啥补啥?缺啥补啥?

通俗营养学

本​章要说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吃啥补啥”,从食物说起。

老百姓常说“吃啥补啥”,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中医食疗的一大特色,也常被一些“伪中医”所利用,反而对大众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所谓“以形补形”,指吃外形与人体某器官组织相似的食物,就可达到补益人体该部位目的的观点。如认为吃核桃能补脑、吃红豆吃胡萝卜能改善视力。

此外还有“以色补色”和“以脏补脏”,如吃红色食物补血、吃黑色食物补肾白癜风吃黑豆黑芝麻;吃肝补肝以及吃皮补皮、吃骨补骨、脑力消耗过多吃点动物脑子。

所谓“以形补形”,指吃外形与人体某器官组织相似的食物,就可达到补益人体该部位目的的观点。如认为吃核桃能补脑、吃红豆吃胡萝卜能改善视力。

此外还有“以色补色”和“以脏补脏”,如吃红色食物补血、吃黑色食物补肾白癜风吃黑豆黑芝麻;吃肝补肝以及吃皮补皮、吃骨补骨、脑力消耗过多吃点动物脑子。

大多“以脏补脏”,是现代人的附会。比如“以血补血”,古人早有定论,且有详解。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以清酒炒猪血治疗便血,“猪血,主卒下血不止,美酒清者和炒服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用饮鲜鸭血“解野葛毒”,饮鲜猪血、犬血 “解射罔(注:乌头)毒”,清代汪昂《本草备要》里有饮羊血“解金银诸毒”。都不是“以血补血”。

太多的“伪中医”以讹传讹,误导了大众的认知,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以脏补脏”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国外也有“以脏补脏”的说法,不过都被证实缺乏实验依据。

吃猪皮补充胶原蛋白、喝骨头汤补钙、吃珍珠粉补钙等。实际上都没啥作用。

有些则是营养素的作用,以“吃血补血”为例,猪血、鸭血确实可以补血、补铁,因为他们富含蛋白质、锌、维生素 By,以及食用价值较高的三价铁等营养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后,可以起到补血、补铁的效果,但这与“形”完全无关。如果不是缺铁性贫血,这种吃法是完全无用的。

“吃啥补啥”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动物的五脏六腑来治疗人体相应器官的疾病。

这种理论虽有一定道理,但却不能机械地理解,更不能滥用,否则会有损健康。

骨汤补钙(区别对待)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补钙。

大多数人补钙是因为“骨质疏松”等问题。认为骨质疏松等问题是因为“缺钙”。这个假设首先是错误的。

骨骼的成分由35%的有机质和65%无机质所组成,而65%的无机质中磷酸钙占了95%。钙质约占骨骼的60%,是骨的主要成分。

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与其结构组成相关。无机物决定了它的强度,有机物关系到它的韧性。就像一个人的力量与他的骨骼和肌肉都有关系,不仅仅是骨骼。缺乏肌肉的支持,身体没有力量;细弱的骨骼也无法承受重力。

骨骼在形成以后,骨架就基本形成;骨骼内部还有35%的有机物质,也就是蛋白质等。缺蛋白质也是可以造成骨质疏松的。

存在于动物骨头中的钙,是以非常稳定的形式存在。10千克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3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补钙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吃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和鱼虾、芝麻、海带等,或选择吸收度高的天然补钙产品。

【结论】骨汤补钙是不够的。

以脑补脑

大脑的营养组成是蛋白质、氨基酸、和大量微量元素以及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

猪脑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对脑部发育有一定帮助,但对有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而言,过多食用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从营养成分来看,吃鱼头、鱼肉更适于补脑,因为鱼头和鱼肉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大量微量元素以及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均为人脑营养所必需;此外,鱼脑中富含DHA和EPA,其营养价值也优于羊脑、牛脑、猪脑;日常食物中,核桃、黑芝麻等也有利于“补脑”。

吃肝补肝

进食动物肝脏并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肝脏,尤其是肝病患者,如果寄希望于吃动物肝脏来治病,不仅不能收效,甚至会引起反作用。例如脂肪肝,是因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病,病毒性肝炎是病毒引起的脏器性损伤,这些疾病吃动物肝脏是无法治好的。

肝脏是人和动物最大的解毒器官,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难以及时分解掉这些毒素,这就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病的康复。

吃猪肚可以养胃

猪肚就是猪的胃,人们常说“一副猪肚三副药”,认为多吃猪肚能养胃。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单一食品都无法达到养胃效果,如猪肚、羊肚、粥等。想要养胃,首先要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吃“腰子”可以补肾

猪腰虽然含有蛋白质、胆固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但其中的嘌呤、胆固醇、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大量进食后会给人的肾脏造成负担。肾功能不全的人盲目吃“腰子”补肾,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动物肾脏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可损害肝肾,重金属镉还可能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退。

【补】什么是补,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增强器官的“功能”,就好比部队的武器装备;一个是加强器官的“体质”,又好比是部队指战员的体质。

相同的动物器官,可能有类似的组织结构;但动物与人不同,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真正的补要看食材的全部构成。

另外,并不是吃猪肉就长猪肉、吃皮肤就长皮肤。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为人体的基本构成材料,在组合成为人体的器官。

针对不同的“补”的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食物搭配。

一个器官里包括了很多细胞组织:比如肝脏是个解毒器官,里面既有肝脏的组织,也有解毒的各种酶和沉淀的有毒物质。除了蛋白质、维生素等有益的营养,还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如果自身肝病患者,此时吃动物肝脏反而会加重病情。

第二“缺啥补啥”,是从营养学的角度,谈缺乏营养素的补充原则。

从营养学角度,身体的疾病与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有关。每种疾病都是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各个营养物质之间还有相互的配合和制约关系,也有最恰当的比例。违背了这些规律,可能会造成新的营养缺乏。

有的疾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一种营养素,但补充单一营养却不能修复病症。就像一座大楼的墙漏了一个洞,是因为水泥不合格;修补一个墙洞,就不能只用水泥;还要砖、沙子、石子、水和维修的工具和懂技术的工人,才能真正修好这个墙洞。

人体缺乏蛋白质一类的营养。单独补充蛋白质是不够的,需要同时补充分解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合成消化酶的营养物质,还有帮助代谢、排出毒素的营养物质。才能全面的修复蛋白质缺乏的症状。

上一章 为什么要吃天然食物 通俗营养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健康的四要素——哪个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