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雨如晦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章

风雨如晦

公主府雕梁画栋,朱甍碧瓦,是我从未见过的富丽堂皇。

我与一群女孩并排站在院中,她们有的比我大,有的和我同龄,不过十三四岁,相同的是,我们都穿着粗布麻衣。

入了公主府,便不再是自由人了,我们的一切生活都将以淳宁公主为中心。

王嬷嬷一遍又一遍的强调着,礼数礼仪,还有府中相关事宜。

王嬷嬷说,淳宁公主身娇体贵,不容有一点疏漏。

她还说,淳宁公主心思难以揣摩,尤其眼里容不得沙子,我们要安守本分,莫要惹祸上身。

听完了王嬷嬷的叮嘱,我记下了,淳宁公主是个脾气不大好的娇贵人儿。

初入府中,我只是被安排做了个粗使丫头,做脏活累活。

做了奴婢,我才明白,原来做奴婢,也要分个三六九等。

柳姨说的进了公主府,后半辈子不愁吃穿,生活滋润的,是陪身丫鬟。

我初来乍到,如今只能做个粗使丫头。

每日做的是劈柴烧水,扫地擦窗……虽然活多,倒也不累。

这点累,不及当初逃难时,跋涉千里的万分之一。

我保持了一个和哥哥一样的习惯,疲乏了一天之后,要读几页书才睡着。

离开姨母家时,我除了几件替换衣物,还带走了隔壁老先生赠我的一本《诗》。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我借着昏暗的烛光,目光落在“君子”二字上。

君子君子,《诗》中总会提到君子。

到底什么是君子呢?

我第一次读《诗》,也有君子,读到的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那时我七岁,我问父亲,君子究竟是何模样?才会“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父亲借用了另一首回答了我,那是我读到的第二首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很好的形容,但我也仅仅只是看到了几个形容君子的字。

我始终没有找到答案。

第二日的太阳照常升起,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做活。

今日较往日更加忙碌,因为驸马要回来了。

听说驸马是那个在北雁城立了功的将军。

我的父母葬身的那座小城,将军在那儿立的功。

淳宁公主亲自吩咐操持府中事宜,我第一次如此靠近的见到了淳宁公主。

淳宁公主是个自带花香的倾城美人,这是我对淳宁公主的第二个印象。

我们重新收整了淳宁公主的居室,擦洗了地面,窗格也擦得一尘不染,一直忙活到晚上,厨房还置办了一桌好菜,嬷嬷又吩咐我们劈了不少新柴,备了许多热水。

可是,一直等到深夜,驸马也没有出现。

淳宁公主起身站在窗前,一言不发,只是看向窗外,又侧头看向窗边,她伸出手在窗上轻轻摩擦着,便转过身。

“这扇窗谁负责的?”

王嬷嬷扯了扯我的衣袖,我会意,连忙低着脑袋跪了下来。

“供你们吃住,可不是让你们偷懒不好好干活的。”

淳宁公主开口,语气平和,并无波澜,但公主确实怒了。

淳宁公主的心思虽难以揣摩,但此刻我明白,公主的怒意并非来自那窗格上的一点污渍。

窗上残留污渍,确实是我的疏忽,对于此,我无从辩解。

于是,我只能低着脑袋,等待着淳宁公主的斥责。

“跪门外去,别在这儿碍眼。”

我松了口气,淳宁公主责罚下人的花样多,罚跪已是个很轻的惩罚了。

我跪在院中,我看着淳宁公主房中的烛火长明至深夜。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想起我怀里还放着《诗》,便佝着腰,抱紧了胳膊,以防淋湿了书。

见下了雨,难以入眠的淳宁公主竟来了兴致,出了门,站在檐下赏起了雨。

淳宁公主,真是个奇怪的人。

见我佝偻着腰,抱着胳膊,或许淳宁公主也觉得我是个奇怪的人。

王嬷嬷替公主撑着伞,淳宁公主走到了我的面前,毫不客气的扒出了我怀里的东西。

淳宁公主见是一本书,便舒展了眉头,摊开书,聚精会神的看了几眼。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这是我昨夜刚读过的内容,我夹了书页,做了标记,淳宁公主随手翻开,便看到了这首诗。

淳宁公主问道: “你个小丫头,竟还识字读书?”

我回道 :“家父曾是没落秀才,因此奴婢略识得几个字。”

“我问你,何为菁菁?”

“菁菁,草木盛也,亦比君子威仪之盛也。”

公主又问: “何为君子?”

“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公主合上了书,打量了我许久。

“你叫什么名字?”

“云贞。”

公主将书递到我的手中,转身回屋了,离开时她留下一句话。

“下雨了,回去吧。”

淳宁公主真是个奇怪的人。

上一章 第一章 风雨如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