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成为甄嬛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四嬛党  甄嬛   

端妃

成为甄嬛后

我和陵容先送了眉庄回闲月阁。她含了一缕快意的笑容:“今日之事,皇上必定疑了她。咱们也算是出了一口气了。”

我不忍打击眉庄,然而未免她日后失望,还是先打了一剂预防针:“但西北战事仍是胶着,有年羹尧一日,皇上便不会真的对华妃如何。”

眉庄点头道:“话虽如此,起码这段时间咱们也能清净好过些。况且蚍蜉亦能撼树,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积在一块,未必动摇不了她的地位。”

我又问她:“那个宫女如今怎样了?”

“她既事败,便是我不拿她怎样,华妃等人恐怕也不会放过她。”

又絮絮几句,见眉庄面露疲色,我和陵容便起身告辞。回宫路上,陵容问我:“姐姐,今日纵然是咱们主动设了局,一开始曹贵人还晓得说上几句。到了后面,局面对华妃已是不利,曹贵人怎么反倒一声不吭了呢?”

我道:“曹贵人就这么一个女儿,她的爱女之心若是没有作假,华妃做下木薯粉一事,她必定怀恨在心。何况我还听说,温宜公主住在清凉殿时,乳母们的饮食皆放了盐。公主喝不到好的奶水,夜晚便时时啼哭。孩子又不是华妃亲生的,她自然嫌烦,便将平日所喝的安神药喂给了公主。”

陵容不禁面有戚戚之色:“为一己荣宠,夺人子女,又不善待。华妃此举真可称得上是狠毒了。”

“谁说不是呢。曹贵人又不是泥捏的,便是泥人也还有三分气性。咱们便等着,这些东西,迟早有一日会反噬到华妃自个儿身上。”

与陵容分别,回到碧桐书院,不想却在附近的云岑亭上瞧见端妃。木薯粉一事虽已解决,但此刻却仍与端妃相遇,约莫也是天意。于是上前问安:“见过端妃娘娘。”

端妃眼中并无意外之色,于是我便知她是有心等在此处,便说:“坐久了身子发虚,不若嫔妾陪娘娘走走吧。”

端妃欣然应允。一路桐荫委地,凤尾森森,四周寂静只闻鸟鸣。我轻声道:“温宜周岁礼上与娘娘初见,嫔妾便觉与娘娘十分有缘。不想今日又与娘娘碰面了。”

她的笑容淡如浮云:“本宫亦是这样觉得。”

一时静谧无声,我又问:“不知嫔妾给娘娘引荐的太医,娘娘觉得如何?”

此刻她的笑容才真切了几分:“是你有心了,本宫要多谢你才是。”

走得远了,端妃扶了一竿修竹歇在湖边美人靠上:“本宫病躯,本不宜出门,却听闻温宜公主身子一直不好,又担心有人身受其害,这才前来看看。不想两位贵人聪慧,早已寻得解决之法。”

我福一福道:“娘娘慈心,嫔妾谢过娘娘。其实娘娘慧眼,未必看不出今日设局之人是谁。”

端妃深深看我一眼,才道:“若不是她有心,即便是神仙下凡亲自算计,也成不了今日之事。”

我见她看着湖中小鲤鱼随着大鲤鱼游行,含了怜惜之意道:“温宜公主这样可爱,可惜她这么小就饱受折磨。”

端妃略显怅然:“这宫里的孩子看似尊贵,三灾八难比外头的孩子多多了。”她轻轻叹气,“曹贵人的这个孩子,本来是生不下来的,她怀得不是时候,生产的时候又是难产,胎位不正,险些搭上了一条命。”

我见她脸上似有异样神色,便问:“娘娘似乎很喜欢这个孩子。”

端妃无奈一笑:“本宫自己没有孩子,便只能心疼别人的孩子了。”她咳了几声,又说:“今日之事未成,你们又反将她一军,她必定怀恨在心,以后可要多加小心才是啊。”

我道:“是。嫔妾自会小心。”

临走前,端妃再度看我一眼:“莞贵人似乎很信任本宫。”

我道:“不知娘娘可相信眼缘二字,或许嫔妾与娘娘前世有缘。”

她定定看了我半晌,方才笑了:“你既这样说,那本宫便相信。”

温宜公主的事在第二天就有了结果:御膳房掌管糕点材料的小唐出首认罪,说自己一时疏忽弄混了两种粉料,才致使公主不适。恰逢年羹尧上了折子,说西北战事顺利,一切平稳。皇帝默默良久,只说后宫不宁,前朝也会不安,最终以杖毙小唐了结了此事。

眉庄知道后,只是冷笑:“什么‘恐伤了将士们沙场征战之心’,是恐伤了年羹尧的心吧。”

皇帝虽明面上未对华妃作出什么处置,到底再次冷落了她。我估摸着曹琴默该去勤政殿要孩子了,便学了她端了一盘莲子去。因着这一世我极少主动涉及皇帝的办公场所,皇帝见我来此,倒有些诧异。我笑盈盈道:“朝政繁忙,四郎必定劳累了。嬛嬛亲手剥了莲子,清热降火,最适合这盛暑天了。”

皇帝道:“这玩意儿最是难剥,可别弄坏了你的指甲。”

我温婉轻笑:“四郎竟知道这个。”说着拿起一粒莲子递至他嘴边,“四郎既知嬛嬛辛苦,便快用了它吧。”

皇帝依言咬下,先是微微皱了眉,后又舒展了表情:“入口先苦后甘,的确别有一番风味。”

我亦拿了一粒莲子吃着:“人人都说莲子心苦,要吃新鲜莲子皆要剔了那莲心去,只因莲心之苦,寻常人不能体会。可是四郎是天下万民之君,嬛嬛相信,四郎定能体会这莲心之苦。”

皇帝又拣了一粒莲子:“莲子心苦,怜子心苦……”他慢慢道:“朕早起听老太监们嚼闲话,也说与你听听。万历朝有位景妃,最喜欢利用亲子争宠,甚至不惜让怀中小儿发热,引皇帝注意。你怎么看?”

我端正了语气:“依臣妾看,景妃身为人母却害其子,除非不是生母,才害其子,否则便是有难言之隐,不得不害其子。”

皇帝示意我继续说下去,我便道:“若不是生母,自然能做得心安理得。若是生母……臣妾说句实话,或许有的生母的确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其实,一个母亲是否爱自己的孩子,平日里也可瞧出一二了。皇上眼明心亮,自然也看得清楚。”

一番话毕,皇帝若有所思。恰逢苏培盛来通传,曹贵人在外等候。她缓步而进,瞧见我时,顿时一愣。我见她手上亦是端了莲子,便道:“皇上您看,臣妾可是与曹姐姐心有灵犀呢。”

皇帝正沉思着,听了这话顿时哭笑不得:“亏你饱读诗书,心有灵犀是用在这的吗?”

曹琴默献上一盘莲子,掰开一看,却是已无莲心。皇帝低声道:“怜子之心,母亲有,父亲亦有。”他看向曹琴默,自己虽仍耿耿于怀勤政殿和惊鸿舞之事,但见她满脸紧张期盼之色,仍不觉叹道:“华妃她到底没有生养过,你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回去带吧。”

曹琴默不意事情竟如此顺利,登时雀跃起来。她赶忙谢了恩,便回去接温宜了。勤政殿里复又安静下来。皇帝一脸的不高兴,眼里也满是失望:“这样的情形,真是叫朕寒心啊。”

然而年世兰依旧雷点上蹦迪,坚持不懈日日送了点心请皇帝去翊坤宫。皇帝倒是真的不想去,可西北战事仍在继续,年羹尧又上了请安折子,还问及年世兰安好,皇帝只好抱着“舍身取义”的想法再次留宿翊坤宫,直把年世兰哄得晕头转向,陷在她与皇帝的爱情中不能自拔。

曹琴默重得爱女,又暂不用被年世兰逼着对付我们,眼见着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我寻了个时机去看望温宜,因有前几日莲子一事,她并不意外,说话亦是十分客气:“我再愚钝,也知道那日是莞妹妹在皇上面前说了好话,不然我如何能这般顺利要回温宜。莞妹妹心胸如此开阔,我这个做姐姐的真是自愧不如了。”

我微笑道:“哪里是我心胸开阔,只不过是不忍温宜受苦罢了。”我轻轻碰一碰温宜嫩嫩的脸颊,亦觉得心底软了一片:“曹姐姐将温宜照顾的很好呢,到底是生身母亲,总是比别人用心些。”

提到温宜,曹琴默的神色温和了些:“我只有这一个女儿,怎能不用心呢?”

“可惜啊,自己如珠如宝护着的孩子,有些人却可以毫不犹豫地拿来利用害人。”

我眼尖瞧见曹琴默眼里闪过一丝怨恨,转瞬又消失不见,只是道:“华妃娘娘没有生养过,可能是大意了。”

“是大意还是故意,姐姐心里其实清楚。”我看向窗外云彩,“曹姐姐抚育公主也是万般不易,听端妃娘娘说,姐姐生育公主时还遇难产,惊险万分。”

曹琴默感慨道:“为人母确实十分不易,时时事事都要替她操心,她但凡有半点不适,我便如剜心一样难受,恨不能替她受了这些苦楚。”

“曹姐姐是极聪明的人,当然知道怎么养育公主。只是……”我顿一顿道,“妹妹观姐姐的庇佑虽强大,姐姐和公主却时时身受其害。姐姐虽育有公主,却不得晋位,还比不上当初轻狂无子的丽嫔,妹妹当真替姐姐惋惜。”

曹琴默只是赔笑:“是我福薄罢了。”

眼看时日不早,我起身告辞:“姐姐再自觉福薄,也不愿温宜来日如姐姐一般福薄吧。我只和姐姐再说一句,生母位分的高低,与子女的前程有很大影响。来日姐姐若想替温宜觅得良婿,只靠着华妃是不行的。”

上一章 木薯 成为甄嬛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巴山雨,西窗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