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年久不禁赎
本书标签: 古代  高智商  悬疑 

第7章——弄巧成拙

年久不禁赎

听到此处,项姑姑这才明白小姐为何要弯弯绕绕跟这位吴大人说这许多话。

  沈家遭难,小姐本就已经毫无依傍,经过今夜之事,更得知身旁有无数恶人,她们二人随时可能惨遭毒手。

  小姐无路可退之下,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吴大人的身上。

  她明知他跟老爷有宿怨,又太过聪明自负,不肯轻易就范,竟是在变着法地引着这位吴大人心甘情愿护她周全。

  沈晏如仍注目着吴御恒,见他虽然并未接话,可分明已有松动之意,便笑道:“吴大人是聪明人,言尽如此。时辰已不早了,我们主仆就不打扰大人歇息了,就此告辞。”

  说完,沈晏如起身看一眼项姑姑,往门口走去。

  她刚要拉开门,忽听身后吴御恒道:

  “刚才暗算你的那人,暗器功夫颇为了得,你此时回房,若是他去而复返,我就算有心护你周全,恐怕也有心无力——”

  项姑姑面露惨色,是啊,刚才那怪人那般厉害,要是再来一回,她们恐怕就没那个好运气,多半会被那人所害。

  “事到如今,只好委屈我——自己跟你们共住一室。”吴御恒目光从沈晏如的身上移开,神情有少许不自在。

  他起身道:“当然,如果沈小姐自矜身份,宁死也不肯名节有损,那——”

  项姑姑瞠目结舌了好一会,等反应过来,猛的回头看向沈晏如。

  要在往常,她怎容得男子敢在小姐面前做此言语,可今时不同往日,那怪人那般可怕,她怎敢再让小姐以身涉险。

  见沈晏如半晌无语,项姑姑暗暗攥起沈晏如的手,低低道:“小,小姐,眼下,可是活命要紧呐。”

  沈晏如沉默,微微点头。

  半晌功夫。

  床上帘帐早已放下,项姑姑躺在床上外侧,将里侧的沈晏如护得严严实实,她微睁双目,胆战心惊地留意着吴御恒的一举一动。

  隔着薄薄的帘幔,眼见他走到床前地上,一言不发地躺到早已铺好的厚厚衾被上。

  躺好后,吴御恒忽然屈起一指。

  只听噗的一声,依稀看见一物直直飞出,将油灯的火苗扑灭。

  屋子登时陷入黑暗。

  沈晏如闭着眼睛静静躺了一会,察觉项姑姑身子绷得紧紧的,一味攥着自己的手,知道她防备吴御恒。

  沈晏如心底微叹口气,何苦如此,既然已经求了吴御恒护着她们,又作出此等防备之态做甚。

  她将项姑姑的手反握住,低声安抚她道:“姑姑,睡吧,明日还要上路呢。”

  项姑姑迟疑地应了一声,一直绷着的那根弦总算松弛了下来。

  窗外虫鸣啾啾,月光如银霜般洒在窗前地上。

  不知是不是多了吴御恒这尊门神守着的缘故,那怪人未再前来滋扰。

  一夜相安无事。

  早上醒时,吴御恒已不在房中。

  沈晏如透过帘幔,看着床前空荡荡的地面,松了口气。

  外头走廊上不时传来走动声和住客的说话声,一派晨起的热闹景象。

  昨夜的诡异之事仿佛从未发生过。

  收拾妥当,项姑姑遮遮掩掩地护着沈晏如回到隔壁房间。

  二人用过早膳后便出了客栈,却见吴御恒早已上了马,手执缰绳,跟几名下属说着什么。

  他见沈晏如主仆出来,淡淡瞥她一眼,一夹马腹,抖了缰绳道:“时辰不早了,走。”

  众人应了,各自散去,纷纷上马。

  沈晏如上车时,察觉身旁有道阴沉沉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自己,回头一看,却是邱悦。

  邱悦的脸色很差,似乎昨夜并未睡好。

  项姑姑顺着沈晏如的视线看向邱悦,见他面色不善,想起昨夜之事,吓得手一抖,忙放下车帘,将那道目光彻底隔绝在外。

  沈晏如见吴御恒依然下令走官道,她靠着车壁闭目养神了一会。

  忽然她想起昨夜夷人之事,忍不住取出那本一直藏在怀里的旧书,小心地翻看起来。

  这本书仅有二十多页,薄得很。

  上面的文字古老而质朴,是她平生所未见,不像任何一个朝代的汉字。

  这么古怪的一本书,母亲到底是从何处得的呢?

  沈晏如困惑地蹙了一回眉,一时无解,又怕被吴御恒等人发觉,只得依旧将书妥当收好。

  项姑姑在一旁看着沈晏如,忍不住道:“小姐,昨夜那怪人到底什么来历?为何要害咱们?”

  想起一个可能。

  项姑姑忽然身子一直道:“会不会是当年老爷在云南镇压夷民时结下的梁子?”

  沈晏如并非没想过这个可能,但自从父亲被外调,她已跟随父亲在云南住了半年之久。

  期间无论是沈阔还是她,从未遇到夷人夜袭之事,怎么返京途中,这些人便冒了出来?

  “姑姑。”沈晏如将夷人之事暂且搁置到一旁,思绪依旧回到那本书上,低声问,“你来沈家这些年,有没有见到父亲或者母亲跟什么古怪的人来往过?”

  “古怪的人?”

  项姑姑不知沈晏如为何有此一问,绞尽脑汁想了一通,摇摇头道:“来小姐家时,夫人刚生下小姐,因奶水不足,招了几名奶娘来帮着哺育小姐。老爷成日里很忙,但对夫人和小姐极好,只是……”

  项姑姑忽然想起一事,急急道:

  “夫人虽也是官宦小姐,但家中双亲早已亡故,又无兄弟姐妹,算得上孤苦伶仃。这事我们做奴才的多多少少都知道,老爷疼惜夫人,从不准许下人背地里议论,可日子久了,仍免不了有些风言风语……”

  项姑姑看着沈晏如,神情犹豫。

  沈晏如心里咯噔一声,虽未接话,但目光却分明起了微澜,定定看着项姑姑,示意她接着往下说。

  项姑姑正后悔自己一时嘴快带出这桩往事,见小姐显然没有放过她的打算,她只得硬着头皮往下道:“当时府中有传言,说夫人来历不明,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老爷知道后,大发雷霆,亲自查究一番,揪出那个饶舌之人,却是当初老太太在世时给老爷配的一位大丫鬟。”

  说到这,项姑姑喉咙卡了一下。

  她尴尬地看着沈晏如,踟蹰了一番,犹犹豫豫道:“奴才进府晚,好些事也是听府里的老人说的。老爷娶了夫人之后,夫人肚子争气,很快便有了大公子,三年之后,老爷升迁回京。那大丫鬟见老爷和夫人夫妻恩爱,便渐生妒意,四处败坏夫人。”

  沈晏如听得半晌无言。

  她记忆中的母亲明媚开朗,似乎没有什么事能让母亲感到愁烦,不曾想母亲竟被下人如此中伤过。

  “当时老爷要处置那名大丫鬟时,有不少老太太留下来的老人替她求情,说她只是一时糊涂,求老爷高抬贵手。谁知老爷却道,此等刁奴,若轻易饶过,沈家还有何家规可言?最终将那丫鬟活活拔了舌头。连那几位求情的老家人,都一并狠狠打了板子。”

  项姑姑说的时候,脸色发白,似乎还心有余悸。

  “经此一遭,再也没人敢私底下议论夫人。”

  沈晏如不语,惩治刁奴当然需用雷霆手段,父亲如此作为,无可厚非。

  可是……

  她想起怀中的旧书,心底掠过一丝疑惑,定了定神。

  沈晏如开口道:“姑姑,你可还记得母亲留给我那个匣子,是你进府之时就有的呢,还是之后才有的?”

  项姑姑哑然,极力思索了一番,迟疑地摇摇头道:“记不清了。夫人虽然和善,却从不喜欢下人进内室,只梳头更衣时,会让人进去伺候。”

  沈晏如仍要说话,外头忽然传来展远的声音。

  掀开帘,他丢进来一壶水囊,多余的话却一句未说。

  想是吴御恒见天气暑热,怕她主仆二人路上渴死,叫他送水。

  到了傍晚,果然听得路旁人声鼎沸,似乎到了繁华之地。

  项姑姑挪到车前,悄悄掀帘一看,便见巍巍一座城墙,城门旁有士兵把守,关卡处有不少行人过关通行。

  她不敢多看,忙又放下帘子,对沈晏如道:“小姐,像是已到雅城了。”

  雅城一直是云南的军武要塞,历朝都有重兵把守。

  如今雅城暂由闻大人在此驻扎,闻大人兵强马壮,素有威名,夷人惧于闻大人之势,不敢前来滋扰。

  马车刚一停下,却听迎面传来一行马蹄声,听声音正是奔这个方向而来。

  沈晏如正自狐疑,听到一名年轻男子朗笑道:“御恒,前几日便得知你已来云南,我想着你差事办完,必定路过雅城,早已候你多时了。”

  沈晏如素来记性一流,听这声音甚为耳熟,转念一想,忆起是闻府大公子闻生。

  父亲年初外放云南时,曾带她去过闻府。

  吴御恒低声道:“闻兄,许久不见。”

  沈晏如垂下眸子,听这二人的语气,似乎是旧相识,只不知闻生如此热情,是不是还有一份忌讳锦衣卫的成分在内。

  正思忖间,忽然又有一人的声音响起:“锦衣卫指挥使,怎么不跟我这个大侍卫打招呼。”

  这男子的声音低沉柔和,说话时似乎含着几分拘谨。

  外面陡然一默,隔了许久之后,才听吴御恒淡淡道:“原来是闻柳,闻侍卫。”

  吴御恒是口吻极是疏离冷淡。

  闻生拍拍闻柳的肩膀:“小柳也来接御恒,怎么不告诉大哥我一声,咱兄弟俩一起多好。”

  眼看天色渐暮,几人只寒暄几句,便吩咐手下启程进城。

  到闻府门前,吴御恒却并不入府,只笑着告辞道:“闻兄,今日我还有要务在身。”

  沈晏如在车中听得真切,暗猜吴御恒并不愿意与闻生闻柳两兄弟这样的戍边重臣有任何瓜葛,免得日后瓜田李下,惹来上位者的猜忌。

  闻生听了,不以为然,反笑道:“你这等大忙人,等到能闲下来,都不知哪年哪月了。另有一事,我需得告知你,雅城中只有一处大客栈,前些日子遭了大火,如今尚在修葺中,今晚你就算想不叨扰我都不行了——”

  闻生还未说完,忽然大笑道:“你别那样看我,这客栈可不是我放火烧的,起火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你来了云南。”

  沈晏如的睫毛颤了颤,想起闻生素有豪放不羁之名。

  刚才闻生的那番话,看着随意,却也因毫不避忌,反倒极其漂亮地摘净了嫌疑,当真聪明至极。

  沈晏如低眉冷笑。

  可是,怎会有如此凑巧之事?

  吴御恒沉默了一瞬,顺水推舟地笑了笑。

  吴御恒冷声道:“也罢,今晚闻府这场酒是躲不过了。”

  闻生笑得更开怀了:“御恒兄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两人说话时,闻柳始终未发一言。

  既然已决定留宿闻府,众人便在大门前下马。

  过不一会,便听展远在外低声道:“沈小姐,请下车吧。”

  沈晏如应了一声,由着项姑姑扶着下车。

  她刚一立定,便察觉周遭声音一默,几道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上一章 第6章——达成共识 年久不禁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章——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