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经典加经历
本书标签: 短篇 

海子:太阳之子,诗人之王

经典加经历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歌,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这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超脱人世的幸福感,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沙滩上,阳光暖洋洋的,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拂,世界明媚又耀眼,在时光中凝固成一块琥珀。

如果没有读过海子其他的作品,我们很容易觉得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天真烂漫的田园诗人。但实际上,海子的诗歌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他的诗中不仅有麦田和泉水,也有死亡、黑暗,红铜的兵器和战死的英雄。他一生都在追求所谓的“大诗”,也就是史诗一般的恢弘巨作。

他死在山海关外的铁轨上,他的诗作也和他年轻的生命一起定格在那一刻。今年,恰好是海子逝世30周年,我是三怂,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诗人之王”的世界。

关于海子,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诗歌可能是这一句: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海子的原创,他的原诗是这样的:

北国氏族之女

北国之秋住家乡

明日天寒地冻

日短夜长

路远马亡

你看,并没有什么朴素生活和遥远梦想,海子的这一首《枫》,歌颂的是北国的秋天悲壮苍凉的气息。在他的作品中,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纯粹而热烈的诗歌其实很少,而大多数都带有一种悲怆的,如同冰雪覆盖一般的凛冽与孤绝。

有许多同学可能听过,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写的这样几句诗: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在这首诗中,海子的形象是一个照破黑夜的举火者,他与烈士和小丑行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走入黑夜,走入苍茫的雪山。他身边是不可言说的哀凉和绝望,但他仍然为了最后的希望而战,他说,要以梦为马,他说,诗歌必将胜利。

长久以来,海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在宏大的理想中反复挣扎、因自身的才华而遭受痛苦的诗人。他是伟大的,却又渺小而卑微;他是文学天才,也是一个骄傲的诗人之王。

每一个天才其实都是分裂的,一面极度温柔和细腻,一面极度激进和疯狂。同样,海子的身上也有光明和黑暗两面:平时,他是一个生气勃勃的青年,幽默的大学讲师;在夜里,他又化身成为忧郁而狂躁的诗人,他的诗有一种猛烈奔驰的速度感,饱含着原始又雄浑的力量之美。他在《东方山脉》中写道:

我把最东方留给一片高原

留给龙族人

让他们开始治水

让他们射下多余的太阳

让他们插上毛羽

就在那面东亚铜鼓上出发

诗中,我们能读出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和那种遥远的神话感。这正是海子追求的“大诗”,就像今天庞大的电影宇宙一样,他想要构筑起一个纵贯古今的诗歌帝国。

在《众神的黄昏》中,他又写道:

壮丽的豹子

灵感之龙

闪现之龙 设想和形象之龙 全身燃烧

芳香的巨大老虎 照亮整个海滩

这灰烬中合上双睛的闪闪发亮的马与火种

狮子的脚 羔羊的角

在莽荒而饥饿的山上

一万匹的象死在森林

我猜测,这些神奇又华丽的意象,正是来源于海子的赤子之心:只有对世界永远保持天真和热情的人,才能永远向往英雄、爱情、太阳,这些美好而充满力量的事物。

事实上,海子短暂的一生中倾注了最多心血的作品,就是一系列叫做《太阳》的长诗,这一组长诗如果全部完成,预计会到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字。可惜的是,海子只完成了《太阳》的七篇残稿,就早早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他留下的这七篇气势雄浑、波澜壮阔的长诗,被我们称为“太阳·七部书”。这些诗篇取材于原始神话和英雄史诗,诗句暴烈而壮美,仿佛是连绵高耸的岩墙,石块之间夹杂着历史的尘灰。

篇幅所限,这里就不给大家朗读了,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慢慢欣赏。我只给大家选取一段海子的日记,从这个片段里,我们也能读出海子内心深处的理想究竟什么:

在一个衰竭实利的时代,我要为英雄主义作证。这是我的本分。我当然不是讲一次几千年前的战争。我还要写下去,写正午的太阳,天地双方的厮杀,英雄世纪,众神的黄昏,唯一的王的劫难。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这首《九月》,也是海子的成名作之一,它甚至还被谱成歌曲,四处传唱。海子在这首诗里营造了一片浩大缥缈的草原,一个诗意而梦幻的世界。

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首诗歌似乎有些不祥的预兆,它在第一句就出现了“死亡”这样的字眼。的确,海子在诗歌中从来不避讳死亡,甚至可以说他非常热衷于谈论生死,死亡对他而言是一个神秘的终结,是彼岸一般的存在。最终,他也亲身实践了死亡——1989年3月,海子在山海关外的一段铁轨上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关于海子的死,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因为失恋而轻生,有人说他是练气功走火入魔,也有人说是他的仇人蓄意谋害他。但无论如何,海子这个短命的天才就这样陨落了,他就像一颗流星划过中国诗坛的天空,只留下一瞬间耀眼夺目的光辉。

在日常生活中,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不得不说,有一部分人对海子其实是抱有偏见的。他们觉得写诗不是什么正当职业,所谓诗人,八成是个没有正经工作的书呆子;再加上海子年纪轻轻就想不开,肯定是一个思想偏激的人。

我想说,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种误解。在日常生活中,海子是一个天真又开朗的人,和朋友聚会时,他会兴高采烈地讲他小时候冒着大雨偷吃地里的茭白,还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历史上的趣闻轶事。海子年仅15岁就从安徽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以后分配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放到今天,绝对算是最顶级的学霸。

据说,他在政法大学给学生开的美学课程非常受欢迎,在课堂上,海子妙语连珠,他在说到“想象”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例说明想象的随意性:“你们可以想象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

你看,海子是一个奇妙又可爱的人,他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后来,他把这些想象力当作薪柴收集起来,点起了一把名叫“诗歌”的火焰。可惜,这把火烧得太旺,最终连他自己也投身于大火之中,成为了一捧燃料。

最后,我想用这首《月光》来总结海子的一生: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

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照着月光 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

纵然他点亮了死亡的烛光,但他的诗歌却成为一道河流,那些文字承载着他的灵魂和理想,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流传下去。我在高中时曾经买过一本《海子诗全集》,一整本诗集大概有三块砖头那么厚,我有空的时候会在里面挑选一些诗句做摘抄,合起来大概有400多条。到今天,我还小心地保存着那本做摘抄的笔记本,因为这些诗句实在有一种异样的美丽。

诗歌是文字的提炼和升华,希望大家都能在诗歌中找寻到美。

上一章 林徽因——一个被污名化的民国才女 经典加经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