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经典加经历
本书标签: 短篇 

林徽因——一个被污名化的民国才女

经典加经历

在观看了《梁思成和林徽因》这部纪录片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我决定这期节目,带大家去重新认识一下这位民国奇女子。1904年,林徽因出生,祖父林孝恂翻遍《诗经》,从“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得到启发,为她取名“林徽因”。16岁那年,徽音跟着父亲林长民去欧洲游历,父亲希望她能够借助这次游历:1,增长见识;2,领悟学习自己的胸怀格局;3,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也是因为这次游历,林徽因把建筑作为终身志向。在那个建筑学专业把女生排除在外的年代,林徽因以惊人的毅力和努力打破了性别歧视,成为一名建筑学家;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她跟梁思成带领考察队,寻访测量描绘记录当时全国尚存的古建筑,建立起中国的建筑学体系,让外国人再也无法轻视中国人的研究成果。抗战时期,她拖着病躯东奔西走,对她来说,去美国接受治疗很容易,她和梁思成却坚持要跟祖国一起吃苦,因此耽误了治疗时机,

如今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大声疾呼,要求纠正对女性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可是,对林徽因这样以实际行动打破偏见,拓宽女性空间的人,有人却用这样的标准评价她:不会做饭不是个好太太,跟谁谁谁疑似暧昧不守妇道。抹黑她的,正是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娶的第二任妻子林洙。

梁思成林徽因在中国堪称家喻户晓,知道林洙的就不多了,于是在梁林以及他们的一众朋友先后离世后,林洙通过出书的方式,狂刷存在感。

比如一本梁思成传记,她先后以《大匠的困惑》,《困惑的大匠梁思成》,《建筑师梁思成》,《梁思成》等名字出过好几版,最后改成《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才一举成为畅销书。她在书中说自己和梁思成才是真爱,还杜撰出关于林徽因的各种洗脑包。被她编排的人都已经去世不会说话,可知道当年情况的人毕竟还有在世的,04年这本书刚出,就有圈中人发文驳斥。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篇文章,叫《何苦怠慢程应铨》,作者直指林洙忘恩负义,中学学历的她,因男友程应铨在清华建筑系任教,才得以进入清华;林徽因看在程应铨的面子上,病重仍帮她补习英文,她才能考入进修班,成为校内职工;程应铨和林洙结婚,林徽因还资助了小两口,梁思成担任他们的婚礼主婚人。

后来程应铨被打成右派;林洙立刻跟他离婚,改嫁梁思成。程应铨的侄女程怡看不过眼,写了一篇《父亲、叔叔和那个时代的人》。文中她回忆,程应铨出事后,林洙不但果断和他划清界限,还不让一对儿女见爸爸。孩子偷偷去见爸爸,被她知道就会挨打。1968年,正派英气才华横溢、在清华曾被视为白马王子的程应铨,穿上以前出访国外的全套西装,投水自尽。程怡在文章末尾写道,若不是林洙回忆自己和梁思成的“爱情”时,让她叔叔再次受辱,她也不会写下这些文字。

一个时代的肤浅是从人们的认知肤浅开始的。受传记以及各种电视剧言情小说的影响,人们一度认为林徽因和徐志摩有暧昧。才子本多情,也许徐志摩确实热烈追求过林徽因,林徽因动没动心不得而知。但她知道徐志摩有妇之夫的身份后,就告知父亲林长民,由父亲出面婉拒,接着父女俩就不辞而别,离开欧洲。至于徐志摩为了听林徽因演讲而坠机身亡更是子虚乌有。当年徐志摩因为抛弃发妻被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为供养陆小曼只好四处打工。1930年秋徐志摩接受胡适的邀请,重回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可陆小曼只肯住在上海,按徐志摩日记的记录,光是1931年上半年,北京上海他就来回飞了8次,常坐危险的免费班机。根据郁达夫等朋友的记述,飞机失事的前一天徐志摩回家发现陆小曼吸鸦片发生口角,陆小曼还将烟枪扔到徐志摩的脸上,于是他赌气坐飞机回北京。当年高晓松想拍《林徽因传》,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女士坚决不同意片中出现徐志摩,说徐志摩和我妈没有任何关系。

林洙放送的第二大洗脑包,是林徽因跟金岳霖有暧昧,曾向梁思成坦承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梁思成回答:如果你更爱金岳霖,我会成全你们。金岳霖得知后感动地说,梁思成更爱你,我退出。从此,金岳霖对林徽因痴痴守望,终身不娶......这样的一个玛丽苏故事,将林徽因的绿茶形象推到极致。但事实真是如此吗?首先林洙书中称,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这番话的时候是1932年,当时金岳霖正在美国留学,林徽因怀着孩子,梁思成还大度放手连孩子都不要了?此外,金岳霖好些年都有一位同居的外国女友,后来还一度跟***的小姨子恋爱,哪来的为林徽因终身不娶?总之,金岳霖和梁家的交往光明正大,没啥见不得人。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母亲去世父亲另娶后,就住在金岳霖家,为他养老送终。

前不久,清华大学前教授颜宁曾发表过一个演讲,直指当今社会,女性不适合做学问、女性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的歧视言论。那么想象一下,80年前,林徽因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

当年,宾大的建筑系不招女生,于是林徽因入读美术系,却同时修完了建筑系所有的课程,当地的报纸还做过她的采访,标题是”中国女孩儿致力拯救祖国艺术“

面对来自日本建筑学届的挑衅,梁思成林徽因用实际行动对日本人发起反击。他们带着考察队,从1930年到1945年,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扎扎实实地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他们发现的唐代佛光寺大殿,推翻了此前日本人关于中国根本找不到唐代木结构建筑的论断。他们用拼了命拿出的一张又一张测绘图,建立起中国古建筑学体系,也让外国建筑学界再也不敢轻视中国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考察过程,条件很艰难,队员很狼狈。浑身被跳蚤咬、在满是灰尘蛛网的古建筑物爬上爬下的林徽因,当然也不例外。更难想象的是,这样庞大而艰难的工程,他们是用怎样的身体来完成的。梁思成年轻时出过车祸,伤了脊椎,衣服里经常要穿着一个铁架子,才能撑直身躯。而林徽因有肺病,风餐露宿各地考察,让她病情加重。大洋彼岸的朋友召唤她去他国治疗,梁思成和她却表示坚决要和中国共存亡。抗战时期一家人逃亡到了条件艰苦的李庄,这里的天气对她的健康十分不利,但他们别无选择。自己干农活、烧煤球的艰辛生活中,他们仍然坚持研究,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和用英文写作的《图像中国建筑史》。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回忆,梁思成因为颈椎病常抬不起头,就用小花瓶撑住下巴坚持工作;而林徽因只要病况稍好一些,就撑起身半坐在床上,帮助补充修改润色书稿。可不管多么艰难多么艰苦,他们从未停止工作。这样一对伉俪,这样一位女性,多少人对他们的贡献一无所知,却津津乐道于道听途说的花边绯闻。

很多人无法理解,有过林徽因这样的妻子,怎么还能另娶,尤其是林洙这样的女人。或许梁思成艰苦一生到晚年,身体也撑不住了,实在需要一个人照顾吧。尤其除了自己,他还一直供养着林徽因年老的母亲。他曾亲手拍下林徽因无数个动人瞬间,和林洙结婚后却没拍过她的照片。两人的合照中,他脸上也少见笑容。虽然林洙致力于抹去林徽因的痕迹,还取下了墙上她的画像,但她始终抹不去林徽因的存在,更掩盖不住她的光芒。当杰出的前辈女性为人类的进步、为祖国的强大、为男女平权做出踏踏实实的努力,我们能做什么?最起码可以做到:少读点杜撰的野史和地摊文学,多读点真正的历史吧。

这个世界除了脸和绯闻,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关注。

上一章 苏轼:一碗东坡肉,做个耿直boy 经典加经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海子:太阳之子,诗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