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初平二十六年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军事  权谋     

第六章

初平二十六年

  李觐到朔方镇已经六天了,也赶路硬生生赶了四天,除开到灵武的第一天见到了王承嗣和薛鸣业这两位大将的面,就再也没个管事的。

  王承嗣把资格派到那什么烽骨堡去戍守,离的还挺远。怎么看都不像个前线的地方,父亲明明想让自己去前线厮杀一番,他却把自己派到这么个不上不下的地方,回去一定要让御史台参他一本。

  他带的还是从长安调来的二百卫防,王承嗣也另行拨给了他五十名兵卒,二百五,真不是个好名字啊。骑兵当以武宁军陷阵骑为最,银甲赤袍,轻刀快马,长枪劲弓,曾以五千之众当吐蕃两万之军,打出了赫赫威名。

  “吴都尉,你说我大燕的三支中军那个最能打啊?”

  吴都尉名叫吴蒙,原先在天子禁军中担任都尉,李觐这次外出戍军,他想着六皇子极受恩宠,有心思取个巧,就往四军兵马司里头使了些银钱,也跟了过来,不求别的,就希望在这位凤王殿下面前混个脸熟。本来啊,他都做好了一路当个仆从的角色,没成想这凤王殿下竟是没一点藩王的架子,自己叫他‘凤王殿下’他都不乐意,还让自己直接唤他‘宪公子’,吴蒙这下就轻松多了,与这宪公子也推心置腹起来。

  “宪公子这话说的,我大燕军队,中军、边军、卫防、禁军各个都挺能打的,中军里头更是富有敢战之士,武宁军打无定河之战时以两万之众硬生生打垮了党项人一整个部落,破虏军九征辽西唯有一次因天灾失利,羽林军在剑南打吐蕃三战三捷。”

  李觐被他讲的中军故事吸引了心神,吴蒙见到听者精神来了兴趣,讲的也更加卖力,中军如何建立,平辽侯如何饮恨辽东、武宁铁骑如何马踏河西统统讲了出来。

  李觐一时心驰神往,听说烽骨堡内有武宁军一千多人,不知道今次有没有机会一睹风采。

  --------------------------------------

  粮草还没送来,不过余下的粮食还能撑三五天,细细规划起来,也能撑住,李虔为此派过几批人去询问粮草动向,得到的回复却是朔方主力近日要有大动作,一是抽调不出粮草。

  李虔快愁怀了,她这一阵太阳穴总是突突的疼,她有种感觉,突厥人就要来了,而且一定是来势汹汹。李虔手下的这一个营一千多号人,去岁十月就从洛阳开拔,到现在了,突厥人连个影子都没见,多少有些懈怠。

  烽骨堡不大,一千七百来人就显得很拥挤,可即便是这样,兵还是得练。燕军之中并没有专职的弓箭手,每个士兵横刀、长矛、弓弩一应俱全,每每接战之时,弓矢咸下,便转入近身厮杀。

  练练他们吧,许多日都未曾练过兵了,有了这个念头,李虔就把副营长何游禄和边军旅帅孙秩,让他们在午后把兵士都召集起来,练练兵阵。

  李虔交代完正事,就放他俩离去,孙秩刚想退下,却被何游禄叫住了:“孙旅帅,听你口音是江淮人吧。”

  何游禄生性不羁,四下无人时也不讲那么些规矩。倒是孙秩用眼神寻求了一下李虔的意见,李虔知道他在想什么,也回了个目光——让他自便。

  “在下是江淮道人。”孙秩干净的说了这一句话。

  江淮道?李虔注意到了他的姓氏,江淮道知事也姓孙,“江淮道知事孙恒是你什么人?”

  孙秩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正是家父。”

  呵!一个封疆大吏的儿子来这边关历练,可真难得。

  李虔还没开口,何游禄倒是来劲了,“你一个官家公子好端端的来从军干什么,而且还是从的边军。”在大燕朝,但凡权贵子弟从军,首先目标一定是长安、洛阳等繁华之地的卫防兵,就算从军边镇,也是找门路弄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进去,既舒服也能让履历好看些。像他这般以一个封疆大吏子弟身份,从底层干起,真真少见。

  “家父曾言‘以其不自生方能长生’,做官也好、从军也好,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孙秩这一番话说的真挚无比,丝毫没有作假之态。

  “孙知事果然是正人啊。”李虔不禁发出由衷的感叹,江淮道知事孙恒说起来也算是个传奇。燕朝入仕有三条途径,其一,便是科举入仕,此种成清流文臣,其二,投身行伍,或在边镇,或在中军,或在卫防,都有升迁的机会,而其三,便是祖上封荫,这条途径门槛低,但上限也低,顶天做到外地从五品也到头了。孙恒走的是从军的路,由一个小小的徐州卫防一步步走到江淮道知事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其中艰苦,旁者难感其中一二。

  李虔还想说几句,却被账外的传令兵打断了。

  “报!”

  “进,什么事?”

  传令兵单膝跪地,“禀李校尉、孙旅帅,六皇子的人到了。”

  六皇子?怎么这时候到了?李虔是中军系,在边镇属于客军,按理孙秩这个边军的烽骨堡守卫,应该去亲自接见。

  李觐带着二百五十名的军士,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烽骨堡的南大门,甫才他们在丰州短暂休息了一下,吃午食的时候他还想着烽骨堡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结果让他有点心凉,黄土色的城墙,还到处都是灰,真不像个军镇该有的模样。

  孙秩将二百五十余名军士安顿好,小小的烽骨堡更加拥挤了。

  李虔也去见了一面,也算是交接了。不过李觐看这位中军校尉的眼神总带着几分疑惑,一个女子没事来从军干什么?可转念一想,大姐还在西域带兵呢,就也没当回事。

  午后,李虔站在城墙上巡视,远方无垠的黄土地上忽然出现了几个黑色的点,而且在快速移动,李虔凝神看去,弓马咸具,黄棕鬈发,那是一队突厥骑兵!

  “戒备!”李虔这一声大吼,震得近旁的战鼓都在嗡嗡作响。

  站岗的值令兵目力极佳,李虔这边话音未落,那厢的军鼓就已经敲响。

  鼓声急促,城中近两千名军士瞬时进入战备状态,弩手、刀盾手在三个弹指之内登上城墙,弓弦紧绷,蓄势待发。

  开始了,开始了,李虔的心在砰砰直跳,不仅是她的,连带着所有的军士都亢奋了起来,这一股流动在心里的热血,他们从河东赶来、从黔中走出、从河南走来,来到这里,来到前线,在这里上阵杀敌,为的是不在家里杀敌。

  “李姐头,出门应战吗?”何游禄伏低了身子,整个人掩在掩体后边。

  迎战?突厥来的都是骑兵,而自己手里只有轻骑兵,根本不能正面对冲,出去就是个死。

  “不动,放箭,”李虔看了看不远处的营帐,里边可是住着一尊神呢,“观察一下突厥要干什么,还有。”李虔压低了声音,“派几个人把那个什么六皇子看住了,千万别让他出什么事。”

  何游禄明白其中关节,应了声‘喏’。

  李虔隐在掩体之下,没有震天的杀声,没有威武的鼓声,可这些军士都知道,这是风暴前的宁静。

  李虔看着远处的突厥骑兵越来越近,“别急,稳住......”她一直在安抚近旁的一个士兵,年纪很小,像是刚来的新兵。

  突厥骑兵进入弩箭射程之时,李虔用尽全身气力大喊,“放!”。箭如雨下。

  燕军军弩用的是剑南竹,威力极大,一排弩箭飞去,突厥骑兵的攻势瞬时受阻。那伙突厥骑兵用马弓射出了几支箭,马弓臂力较小,那箭还没飞到城墙上,便失了劲头。

  突厥骑兵见燕军弩箭甚佳,便主动退让。李虔明白这群突厥人不是在撤退,而是在酝酿更大的攻势。

  “凤王殿下,凤王殿下,校尉有令您不能上去。”何游禄的声音传到了李虔耳朵里,她只觉太阳穴突突的跳,这位凤王殿下这是诚心要搞事啊。

  这厢还未等李虔发话,李觐就已经跃上了城墙,“李校尉,怎么不迎战啊?”

  李虔气结,这位凤王殿下还真不拿手下人的命当命,她想破口大骂,但顾及到李觐的身份,还是忍住了,从牙缝中挤出了两个字,“兵法”。

  果不其然,不到半刻,远处就出现了,一排凶神恶煞的突厥人,估计有数千之众。

  李觐见面前的李校尉还没有出城迎战的意思,有些不悦,道:“李校尉这是在怯战吗?”

  此话一出,李虔气不打一出来,怯战?老娘打见血的时候你特么还在哪个安乐窝里快活,怯战?李虔冷笑一声,道:“来人,列阵出门迎战!顺便把凤王殿下也带上!”

  城中已经列了五百中军士兵,随时可战,何游禄却有些犹豫,把凤王带上?李姐头这是气急了吧。正想开口劝劝,却看到李虔直接把那个身穿黑底金纹甲的凤王从城墙上直接扔到了那队士兵面前,还骂道:“怯战?!老娘杀人的时候你特么还在吃奶!”

  何游禄被这突如其来的虎吼镇到了,李校尉平日里总是和和气气的,可真要是到了战场上,总是最能打那个。

  李虔从城墙上走下,从一旁的士兵手里拿过长枪握在手里,咬牙切齿的说道:“老何,你坐镇,我去陪凤王殿下玩玩。”

上一章 第五章 初平二十六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