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七组邀请驻站  德云社     

拼死抵抗 军人本色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

1931年9月17日,关东军司令部发表了一个声明,内容大概是说南满铁沿线“马贼”横行,司令部各军自即日起,至“马贼”消灭之日止,在南满铁路沿线附属领地之内,只要见到行踪可疑者,即可实施调查;应处罚者,即应从重处罚,直至南满线恢复安宁之日止。

自1907年南满铁路在大连开始营业之日始,它就标志着日本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南满铁路连接东北南部辽宁、吉林两省,全线仅1000多公里的铁路网。东北地区目前拥有中国最密集的铁路网,原本荒凉的东北也在这密集的铁路网络中成长、繁荣起来,除了货物运输之外,铁路更是国防利器。在中国,它们还成为列强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工具。日俄战争之前,俄国人就是凭借着清政府未完全修建的东清铁路来迅速占领东三省的。

满铁总裁后藤新至上台之后,对以南满铁路为主的满铁运营规划就是,第一经营铁路,第二开发煤矿,第三移民,第四发展畜牧工业。在郭麒麟看来,无论是移民还是畜牧工业,总之他们就是在利用铁路做攻打中国的准备,第一站就应该是东三省。

对于日本人的满铁政策,郭麒麟从实力上无法与之正面针对,于是早在上台之初就推出了“铁道网包围政策”,加之后来的中东铁路回归和经济萧条,日本人的南满铁路营收锐减。在省内,郭虽不能全盘否认日本人的经济优势地位,却独立特行,批了不少扶持民族企业的政策,以关家银行和奉天银行两家联手,为国民经济企业提供贷款资助,再加之禁烟等政策的推行,短短几年内,郭麒麟治下的东北经济正蓬勃发展。

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日本人和郭麒麟这么快撕破脸。之所以有9月17日这个政策,还是因为郭麒麟侵犯到了日本人在东三省境内优先的驻军权。尤其郭麒麟一向视日本关东军为杀父仇人,对南满铁路的全线封锁、抵制正是因此而发。在抵制南满铁路沿线驻军范围的同时,也就是抵制了日本人企图不断扩大日本殖民地的野心。

在和日本人过招的许多年里,郭麒麟几乎养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立刻嗅出危险的气息。虽然此时已经搬到北京的顺承郡王府办公,但还是在收到此政策的第一时间乘专列返回沈阳大帅府。以少帅专列为中心,郭麒麟立刻召集司令部参谋长做出了应激反应。

“但愿是我多虑了。”


列车上电灯泡摇摇晃晃,前方就是皇姑屯站,郭麒麟和部下照例脱了军帽,穿正军服,对着皇姑屯站牌行军礼。

眼见着过了皇姑屯,阎鹤祥给少帅点了烟,倒了杯烧刀子。

“老阎,嫂子们和孩子还好吧?”


他们两个老爷们,平时很少谈起家事,阎鹤祥前两年才成婚,对象还是关悠稷帮着找的,生了一个儿子,聪敏的紧。

“蒙夫人照顾,给帮着在公署旁找了个房子,现在应该要睡了。”

远方的光变模糊起来,关外风景萧瑟,低温导致树木枯黄,褐色的山脉连绵起伏,每一扇玻璃窗外都是一副独立的悠扬景致。凝视着这片亲切的黑山白水之地,郭麒麟不无感慨地换装成普通兵士模样,甚至为自己白净的脸上画两个屁股蛋子似的红胭脂。老帅就是在这一片铁路上遇袭,他心有戚戚。

翌日晨起,他已经揣着芝麻饼和油条,仰着瘦削的脖子和脸,毫无违和感地伪装在无数子弟兵中,谈笑风生间,除身边近卫外,无人知晓。只是眼睛,虽不大,但在军帽下闪烁着晶亮的光,偶遇临检的日本宪兵队,他们打听着:“这是少帅的专列吗?郭将军要回奉天了吗?”

郭麒麟不愿回答他们,倔强的昂着头,狠狠吐一唾沫,飞溅的唾沫星子像火花一样点燃了干冷的清晨。老阎立刻挺身而出,用长官的语气狠狠教训了郭麒麟这没眼色的小兵,并对那日本人说:“嗐,我们郭少帅还在北京呢,现在要节制全国一半的军队,哪儿顾得上这边?”

这天是9月18日。

1931年的9月18日。

回到的大帅府的时候天色也不晚,他用完了午餐,独自一人坐在父亲曾经用过的书房里发呆,看着“慎行”两个郭德纲亲笔题字出神。

那一整天少帅都心神不宁,直到晚间十点左右,北大营柳条湖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嘭的一声,划破耳膜,在夜空中久久盘桓,少帅坐在空荡荡的庭院中惘然如梦。但他立刻招来阎鹤祥,焦急的问:“快去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四十分钟不到,副官阎鹤祥与参谋和秘书长就收到了来自奉天特务机关探查到的日本方消息,他们认为南满线柳条湖路段的爆炸是由中国正规军引起的,有一队大约三四十人的东北军在炸完铁路之后还在南满线沿路抢掠。

郭麒麟立刻拨打电话给驻扎在柳条湖路段,几乎被南满线驻军地所包围的唯一的孤岛——北大营军部,得到了完全否认的信息,他们立刻做了人员清点,发现无人缺席,都在营中休息,他们刚刚做完今日的体能训练。

他立刻反应过来:“再找几个人探探柳条湖一线的人员伤亡,还有,让奉军高层来我这儿一趟,赶紧给各部队下达作战准备命令……把榴弹炮预备上。做出,战斗准备。”

他说完这些,心里慌得厉害。从讲武堂出来,郭麒麟以职业军人之姿打过不少战役,有初出茅庐的吉林卫队旅剿匪,有身染重病和失去战友的南口战役,更有与恩师决一死战的巨流河战役……但没有一次,比此次没有硝烟的对决更让他慌张。

开会之后,已到夜间十一时许,他们连夜打了电话给蒋,希望试探主席对日开战的态度;郭麒麟又以副司令的身份调动东三省边缘冀、京、津等地驻军,准备随时驰援。十一时二十分,日本军特别装备的24厘米榴弹炮向东北军北大营开火。

北大营旅长王以哲是郭麒麟的爱将,他之前得到了少帅准备作战的命令,在被炮轰之后的第一分钟就给少帅发去了电话。

“少帅,是日本军,榴弹炮第一发,炸破了我们的一个防御工事。”


北大营拥有奉军最精锐之一的第七旅三个步兵团,郭麒麟胸中烈火干柴,手脚却冰凉,把***口口声声的“尽量避免与日军接触“抛之脑后,想到父亲弥留之际干涸的眼,瘪下去的杏色脸庞。

“王以哲!我要你以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的身份向东北军少帅起誓,你会全力以赴。”

参谋长荣臻在郭麒麟身后,灯光如昼,照着少帅紧紧绷起的青筋,多少年过去了,少帅有那么多令人骄傲的头衔,却始终没法忘记老帅在时的那个称呼。

大家都有默契的想到了老帅生前对日本人敷衍的态度,立刻对少帅行军礼。

郭麒麟又让阎鹤祥打电话给关悠稷,他对她说:“绾绾,现在东北不太平,具体是什么事……你明天一早就知道了。我能告诉你的是,身为军人,天职就是保卫家园、守护东北,我希望你可以体谅。”

寥寥数语,并无多言,关悠稷只回答:“我会安顿好家里,孩子们和姨娘们,你都不必担心。”


奉天政务处的几个委员一面暗暗支持着北大营官兵对日本关东军的反抗,一面命令沈阳城所有军警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又向日军领事馆的几个“老朋友”不断打听消息。

是夜两点钟,北大营的外围营院被日本人攻破,但内里损失不大,王以哲手下的几个团长都因身先士卒的抗旗式战斗而牺牲,营内士气达到一种巅峰,他向郭麒麟汇报近况时道:“少帅,北大营外如果只有日本这点子关东军,我们可以抵抗一段时间。可北大营位置实在不妙,处于南满铁路驻军地的中间,日本人派兵驰援实在太方便,外出的探兵称,日本关东军第二步兵联队已经在外守候了。”

荣臻等人于是一筹莫展,日本高层的态度是和稀泥,只推说不知道;可今夜如果再无援兵进驻北大营,这个南满铁路殖民地中的唯一孤岛就要被日本关东军占领。

宁远于是对郭麒麟说:“少帅,我领着二十八师两个旅去驰援。”

“可此时突破南满驻军地……不就是等同要和日本人撕破脸吗?万一……”

“哪儿有那么多万一?如果守不住北大营,日本人就要把沈阳城撕碎了!沈阳城里只有六千军警,这是什么战力?能扛得住谁?况且我们不驰援,对得起在北大营牺牲的团长和军士吗?那可都是咱们东北最精锐的子弟兵啊。”


确实,北大营中的兵士军事素养极高,是郭麒麟整军经武后自己带出来的第一批,他们大多毕业于讲武堂,是在座几乎所有高阶军士的学生。


“宁远,你带领我陆军二十八师两个旅,驰援北大营!即刻过去。”


他又转过头对刘秘书长说:“我记得北大营中有好几个交流的英美军官对不对?赶紧电报英美领事馆请求支援。”


凌晨五点二十分,北大营的久攻不下另日本人震怒,他们选择将关东军二十九联队抽出来,单独攻打沈阳城。

“城中所有军警立刻出击,不死不休。”

沈阳城中平民躲入防空洞,所有军警被拉去与酷烈的日本关东军进行旷日持久、血腥异常的巷战。在枪炮用尽之时,日本人的武士刀与东北军的短柄宽刀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冷兵器时代的交锋。在断壁残垣之间,丧心病狂的日本人甚至看上了位于东大营的讲武堂学生。处处残砖碎瓦,眼中尽是伤病军士,销烟漫天,血肉模糊,冷兵器时代的巷战之残酷,是多少平民老百姓闻所未闻的。

“告诉黑吉督军,叫他们全员进入警戒。日本人丧心病狂,要跟老子玩儿一场大的。”

————————————————————

这一部分史料很多,关于日本人布防和九一八事变的,是参考《满洲事变记录》和研究日本东北外交关系的书。

至于后面和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殊死搏斗,是我瞎编的。(如果是真的就好,哪怕头破血流,也比不抵抗来的好看。)

照这个速度下去,应该梦黄粱很快就能完结了。

btw,少帅意气风发的样子,真是在我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啊。

上一章 千里奔赴 悠稷产子 梦黄粱(郭麒麟民国军阀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夫妻团聚 自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