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知否知否同人  知否知否     

124嫡庶,长幼,孔融(一)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

泰生护送老太太起程后,珺兰也回了公主府,明兰还沉浸在分离的悲伤中,如兰就风风火火的杀来暮苍斋,见明兰恹恹的躺在软榻上,抱着个大迎枕发呆,便上前去拍明兰的脸蛋:

王若弗喂喂,醒醒,你还难过呢!得得得,就你与七妹妹是孝顺的孙女,我们都是狼心狗肺的!这七妹妹回去几天了也不来,老太太走了,七妹妹也常回来了。

明兰没什么力气和她斗嘴,只半死不活道:“哪里哪里,姐姐们是难过在心里,妹妹的修养不够,这才难过在脸上的。”

明兰没有什么力气和她斗嘴,只能半死不活道:

盛老太太哪里哪里,姐姐们难过在心里,妹妹的修养不够,这才难过在脸上的。七妹妹这些日子有事,当然不能来了。

如兰听了,问道:

王若弗七妹妹有什么事?我怎的不知道?

明兰恹恹的看了如兰一眼,然后说道:

盛老太太去年小公爷与嘉诚县主定亲,把七妹妹气着了。最近平宁郡主总是给七妹妹下帖子,七妹妹不好推辞,只能去齐国公府赴宴。

王若弗哦,原来如此啊!呃,那个……品兰又寄信来了罢,快与我讲讲,那孙秀才如今怎么样了?

明兰朝屋顶翻白眼。

品兰的系列来信主题基本只有两个,一个是‘丧尽天良无德败类狠心抛弃糟糠及其家庭衰落记录’,二是‘惨遭错待蕙质兰心盛淑兰女士的满状态复活记录’,自打明兰无意中提起一次后,如兰便成了这个连载故事的忠实听众。

话说当年,孙志高用一纸休书换来半分陪嫁之后,立刻把那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舞姬搬进了正房,而淑兰则被家人送去了桂姐儿嫁的村庄,那里物富民丰,民风淳朴,加上桂姐儿的公公便是当地里正,倒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没有了淑兰掣肘,也没有了淑兰陪嫁去的管事看着,孙志高便日日花天酒地,动不动就在酒楼大摆筵席,请上一帮附庸风雅的清客相公吟诗呷妓,真是好不快活;此番行径叫学政大人知道了后,大人大怒,一次地方秀才举人开科举文章研讨会时,当着众人面冷斥孙志高‘无行无德’,乃‘斯文败类’,孙志高大受羞辱而归,回去后越发肆意挥霍。

孙母耳朵根子软,拿捏着大笔银钱不知道怎么花才好,决定学人家投资,一会儿是胭脂铺子,一会儿是米粮行,有时候还放印子钱,行业千差万别,但结果很一致,亏钱;那时看到信后,珺兰还言语振振地说,此事一定是盛维大伯暗中添了一把柴。

就这样,待到那位青楼奇女子产下一子后,孙家已然大不如前了,不过孙志高好面子,依旧摆着阔气的场面,为了继续过着呼奴引婢的舒坦日子,只得陆续变卖家产,孙母也曾劝过儿子稍加节制,但孙志高开口闭口就是——待我高中之后如何如何。

不过那位青楼奇女子显然是等不及了,一日趁着孙氏母子出外赴宴晚归,回来后一碗解酒汤下去,母子俩俱昏睡过去,一觉醒来,发觉家中一干财物并银票钱箱都不见了,只有那位青楼奇女子和孙母侄子留下的一封‘感人至深’的长信:

说是那两人是早就相识的,她生的儿子也是那侄子的,两人相爱已久,真情可感天动地,奈何天公不作美,有情人不得相聚,苦苦支撑这些日子,他们终于无法欺骗自己的感情,遂决定双宿双栖去了,请‘好仁慈好宽宏’的孙母和‘好高贵好伟大’的孙志高理解他们的这份感情;哦,请顺便理解他们带走财物的行为。

这事传出来以后,孙氏母子立刻沦为宥阳的笑柄,那对真心鸳鸯虽然走的匆忙,没有卖掉房子,但是却把一干田庄土地及其他贵重摆设统统都卖了。这下子孙志高立刻度日艰难起来,镇上酒楼饭庄再不肯与他赊欠,那些书局纸铺也纷纷来追债,看着桌上的稀粥咸菜,孙氏母子这才想起淑兰的好处来,便打听着摸去了苍乡。孙志高一开始还想摆谱,表示自己是纡尊降贵愿意娶回淑兰;谁知他们去的时候,淑兰不但嫁了人,连肚子都老大了。

淑兰夫家是邻村的大户,家中有屋又有田,新姐夫是个和气又憨厚的汉子,这回盛维和李氏仔细查看了人品,也拿足了架子,开开心心的嫁了女儿。

孙氏母子看着淑兰隆起的肚子目瞪口呆,孙志高气愤之余大约说了些难听话,不过淑兰已非当年吴下阿蒙,冷笑着把他们狠狠奚落了一番,桂姐儿更狠,直接指出孙志高的要害问题——‘没准是你不能生呀好好去瞧瞧大夫别耽误人家大好闺女不拉不拉’。

孙志高羞愤的几欲死去,这时彪悍实诚的乡下汉子们赶来了,他们不会废话,直接抡扁担招呼,将孙志高狠打了一顿撵出去了。

最近的消息是,淑兰生了对龙凤胎,孙志高成了当铺的熟客。

如兰留下一桌子的瓜子壳儿,对这个结局很不尽兴,同时对明兰毫无激情的解说方式表示不满,明兰也乱不爽一把的,捞起老太太留给自己的账本细细看了起来。

题一:一亩中等旱地约五两银子,水田则翻倍,上等水田却可卖上二十两,如果她有一千两银子,该如何置办?

答:看情况和政策。

题二:家原有陪房十户,经主家三代,家仆孳生繁多,还依仗辈分拿大,不堪使用,家需开支却渐大,如何削减?

答:上策,计划生育,好好管教,中策,放出去,下策,卖掉。

题三:家中人口繁多,男丁不事生产,月钱花销入不敷出,如何?

答:分家,各养各的。

题四:公婆颟顸,偏宠别房且不肯分家,妯娌贪财叔伯好色,公中巨额亏空,男人宠妾灭妻,娘家冷漠不管死活,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答:……重新投胎吧。

账目上所反映的不只是收支问题,还有复杂的人际往来,亲疏关系,最后搅和成一团浆糊,明兰看了一整天,只觉得头痛欲裂,大家庭就是折腾,各房有各房的打算,有些问题根本无解,只能慢慢耗着,等到媳妇熬成了婆,就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代,接着耗。

而这些对于珺兰来说,简直是十分简单,她本就聪明伶俐,自然要比明兰学得快些。

盛淑兰姑娘。

丹橘打帘子进来,笑着禀道,

盛淑兰大娘子房里的来传姑娘,说有了新的春衣和钗环,请几位姑娘去挑呢。哦,对了,七姑娘回来了,现下正在大娘子那儿了。

明兰便下了榻,一边由丹橘给自己整理衣裳头发,一边问道:

盛老太太这几日院里可好?

丹橘略一沉吟,低声回道:“

盛淑兰自然不如老太太在时好;有几个小丫头生了些闲话。

明兰微微一笑,吩咐道:

盛老太太你也不用刻意训斥,只要多看着些。

丹橘很是不解,明兰嘴角微弯,

盛老太太内院里的人,都是同富贵容易,可共患难便难了;咱们且瞧瞧吧。

以前老太太为了调理明兰的身体,于吃用一项上极为精细小心,白日的点心,奶油的,酥酪的,粉蒸的,轮番换着吃,夜里的宵夜,冰糖燕窝粥,金丝红枣羹,什么好的上什么,直把明兰吃的皮光肉滑白里透红,连带着小丫头也沾了光,如今可都得按公中的来。

丹橘听明白了,脸色肃然:

盛淑兰往日里姑娘待她们何等恩厚,倘若一有差落她们就生了怨怼,便是该死!姑娘,我会好好瞧着的。

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明兰又道:

盛老太太怎的七妹妹来了,我却不知啊!平常七妹妹最先就是来我这儿,怎么今儿去了大娘子那里。

明兰很是疑惑。

丹橘悄声道:

盛淑兰今儿七姑娘刚到园子里,便被大娘子房里的人请了去,刚才我听说,大娘子好像与七姑娘吵了起来,也不知是为什么?

—————————————————————————

小桃扶着明兰来到王氏房里,只见王氏倚在湘妃榻上,正喘着粗气,而刘昆家的正在替她抚背,看似气的不轻,中间两张方桌拼在一起,上头摆放了折叠整齐的新色绸缎衣袄,只见王氏倚在湘妃榻上,和刘昆家的笑着说话,锦绣织绘,甚是亮眼,而珺兰却坐在王氏下首,小脸通红,好想也是被气的,墨兰和明兰正站中间两张方桌拼在一起,上头摆放在桌旁,拿眼眼睛一边看着这些东西,一边看着坐在远处的珺兰,见明兰来了,都叹了一口气。

明兰本想问,可看着王氏的样子,生生不开口询问。

王氏知道明兰做什么都慢一拍,磕头请安也就罢了,每回分东西都来得晚,只拿那挑剩下的,这样一来,大家倒也无话;王氏放下茶碗,拿起小翘几的一个黑漆木螺钿小匣子,叫刘昆家的递过去,笑道:

香小娘翠宝斋新出的样子你们大姐姐年前订下的,她瞧着颜色宣亮,便送来了,你们姊妹们自己瞧着选吧。

刘昆家的已把匣子打开,放在桌上的绸缎旁边,只见匣内一片光彩珠翠,金碧生辉,明兰抬眼看去,匣子里并排放了四支头饰,一支琉璃镶的鸳鸯花流苏簪子,一支蝙蝠纹镶南珠颤枝金步摇,一支蜜花色水晶发钗,一支流苏镶玉的莲花簪子,的确是款式新颖,通透亮丽。

三个兰互相看着,而一旁的珺兰却没看,如兰扁扁嘴道:

王若弗四姐姐先挑吧,父亲常说长幼有序。

墨兰淡然一笑,径直上前左挑右看,最后拿了那支最耀眼的金珠步摇,如兰忽轻笑一声,转头对明兰道:

王若弗六妹妹,你说‘孔融让梨’里头,是哥哥让弟弟呢,还是弟弟让哥哥呢?

明兰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只好苦笑道:

盛老太太四姐姐,妹妹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你还不知道吗?就别为难妹妹了。

如兰白了她一眼,转头向着墨兰道:

王若弗父亲常夸四姐姐是咱们姐妹里学问最好的,四姐姐说呢?

墨兰墨兰俏脸红涨,神情尴尬,勉强笑道:

盛纮妹妹若是中意这支便直说就是了,何必扯上什么典故呢?自家姐妹,难不成姐姐还会与妹妹争?

如兰慢条斯理道:

王若弗哪支钗不打紧,不过妹妹想着跟姐姐学学道理罢了。

盛纮那便你先挑罢!

墨兰放下那支金珠钗,低垂的眼神充满忿忿。

上一章 123大乱后的平静(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盛七姑娘最新章节 下一章 125嫡庶,长幼,孔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