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礼记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公版书  剧情文     

善学者

礼记

  下一篇(善学者)

  善学者?

  ——响鼓不用重捶「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 ),又从而庸之(3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 ),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6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

  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本节选自《学记》。?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3 )庸:

  功劳。?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5 )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理不顺

  处。(6 )说:同“悦”。(7 )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

  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

  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

  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

  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

  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

  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读解」

  应答如同敲钟,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和性能,然

  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了解钟是前提,掌握敲钟的技巧次之。没有对钟的特点、

  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回答学

  生的提问,同样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等等有较准确的

  把握,答问才会说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

  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呜

  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雷呜。就人而言,有两

  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

  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

  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

  所以,做一个好的敲钟人不容易,同样,做一个好的钟也不容易。好的敲钟

  人遇上好的钟,自然是天作之和的美事。

上一章 凡学之道 礼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记问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