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26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御医对李承乾近期的行为略有耳闻,深知医术之博大精深,并非人人皆能轻易驾驭。他身为御医二十余载,心中自有几分傲骨。他伸手自宫女手中接过药方,专注研读。阅毕,眉头不禁紧紧纠结。

长孙皇后见状,关切询问:“药方有何不妥吗?”

御医回应:“此乃新方,恕臣学识浅陋,实难断定其功效如何,能否供娘娘使用。”

御医嘴上应承着“是”,内心却琢磨着:这药方,非得经过实践验证不可。他打算寻觅几位与长孙皇后年龄相仿、同样因生育而致气血双亏的女子,让她们试服此方。用药之事儿哪能凭空揣测?单看每味药材似乎都合情合理,但凑一块儿可未必就逻辑自洽。说白了,最直接有效的法子,便是找真人实测。寻常百姓求医若渴,碰上免费治病的机会,怕是乐颠颠地答应呢。御医在心中默默祈祷:但愿此方真能奏效啊。要知道,他对长孙皇后这病可是愁肠百结,久矣。

当然,他琢磨出的最佳方案便是寻访孙思邈。可问题在于,孙思邈现不在繁华的长安城,而是悠哉于乡野之地。他自己嘛,分身乏术,自个儿跑去是甭想了。所以,剩下来的唯一法子,就是亲手抄一份重要东西,派人给孙思邈送过去。

过去一个多月滴雨未落,水利设施又跟不上,这让李世民愁得不行,左思右想,只剩一个法子——求雨。月初碰巧遇上了日食,可偏偏那会儿李承乾不在长安城里。不然的话,他倒挺乐意给李世民讲讲日食是怎么一回事。李世民心里头认定这日食跟一连几十天不下雨绝对脱不了干系,于是打定主意,不仅要虔诚求雨,还得大赦天下,盼着苍天能普降甘霖,解救旱情。他挑的祈雨地儿也够巧,就在翠华山山顶的祭坛上。

确实,若这雨迟迟不来,李世民怕是要火冒三丈了。那么问题来了,他要找谁出气呢?答案明摆着,准是李承乾无疑。为啥偏偏赖上李承乾?还不是因为他在翠华山捣鼓了个书院嘛!据说这求雨不成,就跟那书院脱不了干系。可李承乾对老爹这一手“阳谋”啊,愣是毫无察觉。人家依旧悠哉悠哉,瞅瞅学生们的军训阵仗,再整点儿美食解解嘴馋,全然不知已成“背锅侠”。

值得一提的是,李承乾的炸蚂蚱再次红透半边天,这也是意料之中,毕竟任何玩意儿只要被李祐瞄上,想不火都难哪!再瞧瞧那长安城里的各大酒楼,个个争先恐后地仿制起来。他们靠着手撕白菜和炸鸡这两道招牌菜,可是捞足了银子、攒够了人气。你瞅瞅,皇家要是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保准第一时间在长安城里掀起热潮。就说这火炕、椅子吧,现如今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遍布长安城千家万户喽!

本来就因太子李承乾那“断子绝孙”的狠招,蚂蚱几乎死伤殆尽,仅剩的几只侥幸活下来的,没逍遥几天,又被捉住,活生生地火烤、油烹,场面凄惨至极。再者,自从火炕在民间广泛使用后,百姓对柴火的需求量可谓飙升。原先柴火顶多就是用来做做饭,如今连取暖烧炕也离不开它。虽然现下天气尚暖,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于是乎,手头宽裕的人家纷纷大批量购入柴火,囤积在自家院里;那些经济紧张的,则自个儿扛起斧头,亲自上山砍柴去。就这样,一时间,长安城周边的林子可是遭了大殃。

得知自家火炕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承乾瞬间一惊,忙不迭地联系户部,指示他们赶紧起草关于合理采伐森林的规定,严禁任意妄为、胡乱砍伐。在户部正式颁令前,照例需征得李世民的首肯。对此,李世民想都没想便一口应允。开啥玩笑,虽说已将田地分配给了各家各户,那永业田虽名百姓所有,但山林可是实打实握在他手中。砍一棵树,都像割他的心头肉一样疼哪!

与此同时,李世民把即将亲往祈雨之事对各部做了详尽部署:兵部担起安全保障之责,礼部负责总体协调安排,而吏部则需精选合适的人员参与其中。面对这等大事,身为太子的李承乾自然得陪同父皇李世民同行。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不禁连连摆头,心中暗忖:“天要下雨自会下,若无雨,再怎么求也难从天降,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省些气力,多挖几条引水渠来得有用。”另一边,李淳风闻讯后亦是火速暂停手头工程,全身心投入为李世民遴选黄道吉日。这父子二人的祈雨之事,可真是忙得他团团转,差点没把他累瘫。

选好的黄道吉日来临,浩浩荡荡拉开了阵仗,带着文臣武将一众,直奔翠华山而去。李世民眼瞅着工地现场,脸色稍微舒展了一些——瞧这架势,修建书院丝毫没碍着他心爱的避暑山庄分毫,那山庄依旧静静地、完好无损地立在原处。祭坛那儿已一切就绪:祭品堆得满满当当,香案擦得锃亮,龙王牌位高高供起;僧侣、道士各司其职,还有吹喇叭的、敲鼓的……一派庄重肃穆。李承乾心里明镜儿似的,明白这些排场其实作用有限,纯属心理慰藉,想到这儿差点儿笑出声。幸亏他及时按捺住了,可不能在这节骨眼儿上掉链子。环顾四周,众人忙活得热火朝天,李世民更是全程绷着脸不苟言笑。李承乾不禁在心底暗自感慨起来。

各类声响渐次消隐,同路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静默下来。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如磁石般牢牢锁定在李世民身上,个个面容庄重,只见他矗立于祭坛之前。没错,他这就要开始他的行动了。

祭祀结束,李世民返回皇宫,李承乾也返至自家宅邸。屁股还没沾到椅子边儿,临机火急火燎跑来通知他,说皇上李世民召见。李承乾不敢耽搁,立刻动身直奔父皇那儿。此时的李世民已换上一身素净服饰,不住往常熟悉的居所,而是搬到了一座朴素低调的偏殿。殿内陈设简单,显然这是他刻意为之的选择。

回到自己的住处没多久,就有人送来了与李世民所穿相似的粗布衣裳,示意李承乾换上。与此同时,他的餐食待遇也紧随其父,清一色变为了清粥配咸菜,显然,他的富贵逍遥日子算是彻底告终了。对此,李承乾并未太挂心,只是胸中积郁的一股闷气无处排解,令他倍感压抑。此刻,他的思绪转向了水利工程的筹划事宜。眼下的确已兴办了不少大型水利项目,而它们共同依仗的,无非就是一个“地利”之便。

南方雨水丰沛,水利工程往往简单直接,修条运河,一挖成形,灌满水就能派上用场。然而,北方的情况却大相径庭,运河?那可是个稀罕物!北方的水利设施,只能依傍着河流边角处打造,局限在滋润河流周边田地的范围内。至于更远些的地方,四个字概括:“望天收成”。全凭老天爷脸色,若它吝啬雨水,那庄稼人也只能忍饥挨饿喽。经过一番深入探究,李承乾总算摸清了水利工程的症结所在——这难题就在于如何有效防止水渠渗漏。

活水眼中,蒸发纯属小事一桩,只要水渠接通河脉,便赋予其灵动生机。人们大可巧妙运用,令水渠以更平缓的坡度蜿蜒向前,这样一来,无需借助任何机械设备,单凭河水蕴藏的天然动能,就能轻松滋养远方沃土。李承乾深陷于挖掘水渠构建之最大难题中,紧拧的眉头透露着沉思:如何才能减缓水渠内水分过快下渗,使之长途跋涉,愈行愈远呢?此刻,他的思绪中骤然点亮两个字——“水泥”。

得知大哥李承乾挨罚了,他的几个弟弟忧心忡忡,决定托薛仁贵先照管那些军训的学生,然后火急火燎地直奔李承乾那儿去。李承乾住处的大门敞着,兄弟仨一迈进屋内,就被眼前景象惊了一下。桌上,半碗稀粥还搁着,显然李承乾已勉力吃了些,粥面坑洼不平,明显是勺子无心搅动所致。旁边是一碗咸菜,几乎见底,仅剩零星碎屑。并非李承乾对咸菜情有独钟,实则是当下他唯一能入口之物。

一早上全扑在求雨的事儿上,李承乾早就饥肠辘辘了。说起来,虽然是白粥配咸菜这般朴素的餐食,但毕竟是宫里出品,品质不俗,偶尔来一顿清粥小菜,倒也别有风味。不过,今儿这顿可是带着惩罚性质的,再美味的食物到了李承乾嘴里,也如同嚼蜡。所以,他只是勉强喝了点粥,倒是那咸菜口感爽脆,实在诱人,让他没忍住全给吃了个精光。瞧着这一碗白粥、一碟咸菜,还真显得有几分凄凉。

上一章 第125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