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三国:隔世知襟怀
本书标签: 古代  三国  三国同人   

对同好问题的一点拙见

三国:隔世知襟怀

今天看到同好的提问,问到了我作为季汉粉如何看待曹操的问题,而同好给出的选项有汉臣、汉贼以及其他。

首先要说,我的水平不足以对这个问题做出客观公正的回答,以下都是个人拙见,如果有不认同的地方也欢迎交流讨论!!

先来直截了当地给出答案吧:我认为他曾经是汉臣,而决不是汉贼。

首先被看出是季汉人很高兴——!不过评价曹操和是否喜欢季汉其实是没有关系的,我也不会因为魏蜀对立的关系就对曹操有偏见。而且其实我以前是很喜欢曹操的(现在也喜欢,不过更喜欢诸葛亮啦)!

然后来说问题本身吧。

曹操曾经是汉臣是毋庸置疑的,这点佐证很多,诸如初入仕时五色大棒打死蹇硕叔父、为济南国相时整顿风纪等事例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我就不多赘述。在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下,一个臣子的初心必然是匡正朝廷、辅国佐君。年轻时的曹操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在那样的乱世,初心总是鲜克有终。曹操的观念什么时候发生转折争议比较大,我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在讨董时诸侯不思进取,曹操言“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后大败而归之时。曹操参与讨董,本是为了荡平奸贼势力,却直面了皆为利往来的人心,对他造成了极大冲击,致使他彻底寒心。再加上此前为臣时所见汉朝朝廷的种种腐败糜烂,终于让曹操意识到,汉廷之腐坏衰微已致使天下人心不在汉,救汉之举既无希望又不得人心。最终,他的内心做出了取舍——不破不立。

他决定起兵反抗,但在那时,目的只是反抗那个世风日下的世道。而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是权力和野心与初心杂糅起来并最终将其淹没,曹操终于走到了称魏王的地步。这大概是曹操初心的结局。

那么综上,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呢?

我认为绝对不是的。国贼,指作乱叛国、危害百姓之人。而把曹操与这个标准进行比照,就会发现以这个词来概括曹操观念转变后的人生是极其不合适的。作乱叛国,是指拿着国家的俸禄,只为一己私利,对天下人毫无裨益。而曹操这样做了吗?不是的。

“设使无有孤,不只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尽管汉朝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权,但那是腐败的朝廷必将迎来的结局,单以此评价曹操为汉贼是不合适的。曹操终其一生没有篡汉,还为汉朝提供了远离战祸的荫蔽,是给了风雨飘摇的汉朝最后一点作为一个王朝的体面。而曹操掌权之后并未压榨百姓、贪图享乐,而是南征北伐,推动天下一统。现在回过头来看,汉贼这样的称呼,难道不是更适合董卓这样的人吗?

曹操的初心,自然是做一个汉臣;然这个初心最终也消弭在乱世烽烟中了。归结下来,以一己愚见评价曹操,即: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上一章 参读《后汉书》:孝献帝纪(上) 三国:隔世知襟怀最新章节 下一章 【曹协】长梦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