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all九:红尘炼心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ALL九  冰九     

(第七十八章)神仙打架,凡人为棋

all九:红尘炼心

宋押司微微有些得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宋某尝听闻:‘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据说仙家常以凡人为棋子,引动因果,与旁的仙家对弈搏杀,自己却能置身事外。既然二位在仙山中修行,这其中的关窍自是比我这区区凡人要清楚些,又何须来问我?”

沈清秋闻言眼中光彩大盛,他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袖,冲着宋押司深深一揖:“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沈某是被一叶障目,钻了牛角尖,幸得押司之言,犹如醍醐灌顶,令沈某茅塞顿开,此间之事还望押司教我。”

宋押司忙起身还礼:“沈仙师折煞宋某了,您那是关心则乱,而宋某则是旁观者清,宋某有些愚见,仅供沈仙师参考。”

二人一番推让,常清藤在一旁敲边鼓,三人又重新坐下开始商量对策。

沈清秋悄悄施了一个隔音结界,将这个雅间与周围隔绝,这样就不会有人能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了。

宋押司压低声音道:“令友之妹之所以躲不过那个衙内的黑手,全因那个衙内丈着其父的权势地位。如果这一切都失去了,他们也不过是个黥首①而已,令友根本用不着再搭理他。要收拾这种人只能釜底抽薪,只要让他丢了权势,一切麻烦就都没了。”

沈清秋摇头失笑道:“道理是这样没错,可问题就在这里呀。想要搬倒一个朝廷的几品大员可比直接砍了他要难多了。我有办法杀了他,却没有办法让他倒台啊?”

宋押司意味深长地道:“您不是官场中人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奥妙,这种事讲究四两拨千斤。如今朝中局势甚是微妙,为了朝廷施行新政的事,朝中大人们分为了新旧两党,以王埠杰大人为首的新党主张全力推行新政,据说官家①也在支持新党。但旧党势大,便是官家也要顾忌一二。

而韩嗣琦大人就是旧党的领头人,他们主张守旧,反对新政。两党斗争十分激烈,双方派系中人个个都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沈仙师不妨从这个方向想想,您只要给他制造一个能让人攻讦的契机,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只要您说的那位大人中了招,剩下的事就不用您再操心啦!”

话音一落,雅间中一片静默,几息过后,奸诈的二人相视大笑。

沈清秋抚掌不已:“好好好,今日果然是不虚此行,宋押司之言让沈某受益匪浅,当浮一大白!来!宋押司,我敬你!”

宋押司闻言端起酒杯:“沈仙师谬赞,宋某只是一点愚见,仅供参考。将来怕是还有仰仗您二位之处,望您二位看在今日在下之言,能够施以援手,在下感激不尽。沈仙师,常仙师,请!”

常清藤亦端起酒杯笑道:“宋押司这话说得见外,你每当有事找我,我哪一次没有仗义相助?你若是有事直接说一声便是,只要是力所能及,我自是义不容辞。宋押司请!沈师兄请!”

三人又继续推杯换盏好不痛快,这三个人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各种话题层出不穷,交换情报时更是妙语连珠,谈到妙处三个人都不由会心而笑,雅间内的氛围渐渐进入了一个高潮……

一餐饭吃得宾主尽欢,回到苍穹山以后,沈清秋立即让常清藤安排去调查韩嗣琦的日常起居和家人情况。

很快调查的结果就交到了清静峰的书案上。

——————

三日以后,一大早韩嗣琦就去父亲房里请了安,顺便与父亲一起用罢早饭。他开始在院子里溜溜达达,看着庭院中的下人们忙忙碌碌。

庭院里花木盎然一片繁荣景象,负责打扫院子的打扫院子,负责花木的正给花木修枝浇水,一切井然有序。

今日休沐,他昨日办工完毕就没有回府,而是坐着马车直接去了城郊自己父亲居住的宅院,那里还住着他的侄儿和侄媳妇。

韩嗣琦每次休沐都会去给自己的父亲请安,另外他还会顺便去看望他的侄儿和侄媳妇。

韩嗣琦看望自己父亲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看望他的侄媳妇呢?

原来他这侄媳妇也是个苦命的人。

韩嗣琦未发迹前,他的妹妹嫁与梁京城的一位姓江的官员为续弦,这位官员与前妻育有一女,即江氏。

韩嗣琦借了妹妹的光全家搬进了梁京城居住,谁知他刚进梁京没两年,妹夫就得了急病去世了,韩嗣琦的妹妹只得带着当时还小的江氏一起回了娘家。

后来江氏渐渐长大,便由韩嗣琦做主以韩嗣琦外甥女的身份嫁给了他的侄儿,从此江氏就成了韩嗣琦的侄媳妇。

因为江氏是韩嗣琦从小看着长大的,韩嗣琦一直把她当作女儿看待,每次回父亲家,韩嗣琦都会顺便去看望、关心一下江氏。

现在韩嗣琦正在庭院中信步闲游,突然眼前一花,好像有一团虚影快速的从他面前掠过,接着耳边就听见啪啪两声轻响。

他不由愣在当场,等他反应过来向四周张望时,却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

但他当时有点感觉,仿佛刚刚被人在脸上一左一右轻轻拍了两掌。

这是幻觉吗?还是确实是有人来过?但这应该不是人能够做到的事吧?

他还在回想刚才的幻觉,可自己脸上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发生其它异常的事。

这时有仆人过来禀报事务,被仆人一打岔,韩嗣琦也就淡忘了此事,就算想起来也会觉得自己当时只是迷糊了一下。

翌日朝堂上,韩嗣琦正在与老对头因为推行新政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争辩不休,突然,他发现刚刚还在慷慨陈词的老对头停下话语,双目直直地瞪着他。

一瞬间,周围所有的人也都沉默了,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他的脸,仿佛在他脸上开出了一朵鲜艳的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诡异的安静只持续了几息。

紧接着,安静得落针可闻的朝堂内突然就变的纷乱嘈杂起来,就像飞进了一大群不停扇动着翅膀的苍蝇,嗡嗡作响。

官员们都在窃窃私语,都在怀疑自己的眼睛,都在问旁边的人看清楚了没有?

韩嗣琦愣了,这是什么情况?与他同一派系的官员赶紧站出来打圆场,然后悄悄拽了拽他的袖子,把他拽回了人群中,然而坐在龙椅上的官家已经注意到了韩嗣琦的脸……

当天当值的太监也急了,他赶紧胡乱编了个理由宣布散朝,这天的朝会就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小插曲而草草收场。

昏昏沉沉的韩嗣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府里的,他回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镜子,仔细照着自己的脸,他发现自己脸上莫名出现了两个鲜红的巴掌印。

这两个巴掌印五指分明十分清晰,就像有人蘸着印泥抽了他两个耳光,明晃晃的,让人想不注意到都难。

“这下完了,满朝的同僚,包括官家在内,一定都看到了。”韩嗣琦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脸上会突然出现这么个离奇古怪的东西?”

韩嗣琦命下人打来热水,用锦帕蘸了水在脸上擦拭,可是巴掌印就像是从皮肤里长出来的,不但没有擦掉,被热水一激反而更加红艳了,红得好像要滴出血来。

韩嗣琦慌了,他以为是自己无意中冲撞了鬼神,赶忙让夫人去庙里烧香还愿。因为脸上顶着两个巴掌印不好出门,他又差人去吏部告了病假,接连好几天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参知政事韩嗣琦在上朝的时候脸上突然出现了两个鲜红的巴掌印,这件奇事很快就传遍了梁京城的大街小巷,成了茶楼酒肆里说书人口中的怪谈,百姓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大体总结下来有祖坟风水说、冤魂索命说、妖孽缠身说等等。

等韩嗣琦脸上的巴掌印终于消失以后,他发现自己的仕途和人生之路上出现了一场最大的危机……

——————

苍穹山,清静峰书房里。

“就是说师尊您只是抽了韩嗣琦两个耳光?那他的脸上怎么会出现红色的掌印呢?”明帆好奇地问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让你们平时认真学习,一个个都叫苦连天的,现在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沈清秋瞥了明帆一眼。

明帆缩了缩脖子,可还是眼巴巴的看着沈清秋。

沈清秋不禁莞尔,他用扇子轻轻敲了敲书案道:“为师不能使用道法神通,就用了武技‘朱砂掌’,当时我控制好了力道,没有伤人,却会在他脸上留下一点痕迹。”

明帆又道:“只两个巴掌印就能把韩嗣琦这个二品大员给搬倒?”

沈清秋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这样只能把他困在家中,让他不能出门,不能见客,与外界消息断绝,这样他的政敌就正好有充分的机会生事。剩下的时间我们只需静观其变,自然会有人跳出来收拾他。”

明帆有些踟蹰地道:“万一闹不出什么大事,那师尊您岂不是白白出手了一次?”

对于明帆的问题,沈清秋胸有成竹地道:“一个人,一辈子,不可能每件事都能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来,更何况是一个朝廷的二品大员?只要有人用心去查,绝对有一大堆见不得光的阴私事会被抖搂出来,我现在就是要制造这样一个机会,让韩嗣琦没办法去捂住这个盖子。”

看到明帆依旧有些担心的样子,沈清秋唇角勾了勾继续道:“两党相争,你死我活。韩嗣琦只要被他的政敌抓住一点把柄,他所面临的就将是万劫不复。俗语道:打蛇不死随棍上。那个出手的人可比我们怕他不死。

不过当朝官家素以仁善著称于世,韩嗣琦虽然仕途断绝,性命却无忧,最多也就是贬官外放的结果罢了。万一这次真的没有翻出什么大浪,为师还有后手。”

明帆双眼一亮“师尊准备了什么后手?”

沈清秋微微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分割线——————

①在之前的章节和本章节中常常提到“黥首百姓”,那什么是“黥首”呢?

所谓“黥首”指的是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有句话叫做“寒门无贵子”,“寒门”就是像沈清秋原本的家庭,类比现代就是“中产阶级”。因为古时身处底层的平民百姓日常会用黑色的头巾包裹在头上,所以这种百姓又叫“黥首”,直白来说就是黑色的脑袋。然而“寒门”还有崛起之时,“黥首”却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寒门”子弟有受教育的机会,而“黥首”们则没有,许多人一生中最大愿望恐怕就是能够吃一顿饱饭,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没法比的。

②宋朝皇帝就被称为“官家”,而不是如别的朝代称皇帝为“陛下”“圣上”等。

经过宋押司的点拨,沈清秋想到一个好办法,他瞅准机会给韩嗣琦脸上印了两个巴掌印,然后就像一只趴在蛛网上的蜘蛛,耐心等待着事件的发酵。事情究竟会不会按照他的思路去走呢?柳清歌想下山去杀了韩嗣琦,但沈清秋却要想办法拖住他,沈清秋会用什么方法留下他呢?敬请期待下一章:权力从何而来

上一章 (第七十七章)谁来破局 all九:红尘炼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权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