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忆捷录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左宗棠

忆捷录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民起事、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置省,其间他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在晚清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建国后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本名左宗棠别名老亮,今亮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所处时代晚清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出生日期1812年11月10日逝世日期1885年9月5日主要作品左文襄公全集主要成就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收复新疆,建设西北爵位一等恪靖伯→二等恪靖侯谥号文襄葬处长沙石门乡相竹村人物关系更多

贺熙龄:左子季高,少从余游,观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察其进退言论,则循循然有规矩,而不敢有所放轶也。余已心异之。

张亮基:全恃季翁为我部署,此君天下才也,办土匪,歼粤匪,以战则克,以守则固,进贤进能激励兵将,以残破之两湖而渐有生气。仆何能为,皆季翁之力。

曾国藩: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李鸿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争,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诏,文以治内,武以治外,为天下惜公。

杨昌濬:用兵善于审机,坚忍耐劳,洞烛先几。······克一城、复一郡,即简守令以善其后。用人因材器使,不循资格;为政因时制宜,不拘成例。外严厉而内慈祥,所至威惠并行。甘省安插回众十余万,不闻复有叛者;固措置之得宜,亦恩信之久孚也。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绾钦符十余稔,从未开支公费;官中所入,以给出力将士及亲故之贫者。督两江时,年七十余矣;检校簿书、审视军械,事事亲裁。居尝以汉臣诸葛亮自命;观其宅心澹泊、临事谨慎、鞠躬尽瘁以经王事,可谓如出一辙。

刘锦棠:宗棠事无巨细精粗,必从根本做起,而要以力行。师行万里沙碛之地,虽酷暑严寒,必居营帐与士卒同甘苦。垒傍隙地,悉令军士开垦;荒芜既辟,招户承种,民至如归。城堡、桥梁、沟渠、馆舍,乘战事余暇,修治完善;蚕织、牧畜,罔不因势利导,有开必先。军兴日久,文教浸衰;宗棠身在行间,讲学不辍。每克一城,招徕抚绥,兴教劝学。俄官索斯诺福斯齐游历,过甘阐说西教;宗棠接见,讲《孟子》“三必自反”之义,俄官为之敛容。其能以诚感人如此。

光绪帝:①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由举人、兵部郎中带兵剿贼,迭著战功,蒙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运筹决胜,克奏肤功。简任纶扉,优加异数。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竭谋赞画,悉协机宜。旋任两江总督,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②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③书勋则钟鼎千秋,论治而堂廉一德。

吴汝纶:①公用兵,规远势,防后路,尤善审机,随贼势变化,不常其方略。②公性刚行峻,不为曲谨小让。③公精吏事,所至恤民、兴学、理财、治水利。闽浙裁兵加饷,各省援用为法。而于制造船炮尤兢兢。议者惜公才用之未竟其志也。

上一章 李鸿章 忆捷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