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初中知识大全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五 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初中知识大全

1 . 动物分类: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 海蜇、 珊瑚虫。

3.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代表:涡虫、 绦虫、 吸血虫。

4.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线形动物的代表:蛔虫、 线虫、 丝虫。

5.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环节动物的代表:蚯蚓(环带靠近身体前端)、 沙蚕、 蛭。

6.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软体动物的代表:河蚌、 扇贝、 文蛤、 镒蛏(用鳃呼吸)、 乌贼(贝壳退化)。

7. 节肢动物(最大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的代表:蝗虫、 虾、 蟹、 蜘蛛、 蜈蚣。

8.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 调作用游泳。

9.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代表:青蛙、 蟾蜍、 大鲵、 蝾螈。

1 0.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有硬卵壳。 爬行动物的代表:乌龟、 鳖、 蛇、 鳄、 蜥蜴(完全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 1 . 鸟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 2. 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②有强大的翼和羽毛。

③胸肌发达,能强有力地牵引翅膀扇动空气。 ④骨骼薄,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为胸肌提供附着的场所。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能及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⑥双重呼吸,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 气囊的作用: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⑦体温高而恒定。

1 3.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 哺乳;牙齿有门齿、 犬齿、 臼齿的分化。

1 4. 运动系统:由骨、 关节和肌肉组成。

1 5. 骨骼肌的结构:

①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一组肌肉两端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 上。

②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1 6. 关节 : 包括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囊和关节腔。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关节囊、 关节内外的韧带。 使关节灵活的结构: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1 7. 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动作: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 8.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如:蜘蛛织网、 蜜蜂采蜜、 蚂蚁做 巢、 小鸟哺育后代等。 学习行为: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 学舌、 小狗算数、 蚯蚓走迷宫。

1 9.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 有的行为。 如蚂蚁、 蜜蜂、 狒狒、 象群等。 ( 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 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 20. 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

21.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 传播种子。

22.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大小 形状 颜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或黄 真菌菌落 大 绒毛状 , 絮状或蜘蛛网状 红褐绿黑黄等

23.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①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 ;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24. 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25. 细菌的形态:球状、 杆状、 螺旋状。 细菌的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 有的有鞭毛 和荚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叶绿体。

26. 细菌的生活方式:异养。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抵抗力,落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27. 真菌的种类:

①大型真菌:木耳、 牛肝菌、 香菇、 灵芝(多细胞真菌)。

②霉菌:青霉、 曲霉(多细胞真菌)。

③酵母菌: ( 单细胞真菌)。

28. 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无叶 绿体)、 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 真菌的生活方式:异养。 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繁殖。

29.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作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30. 细菌、 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菌类 食品 乳酸菌 酸奶、 泡菜 醋酸菌 醋 酵母菌 面包、 馒头、 酿酒 霉菌 酱油、 酱

31. 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把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 保存方法:脱水法、 腌制法、 巴氏消毒法、 真空包装法、 罐藏法、 冷藏法。

32.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①种类:按寄生细胞不同分为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

②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③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④繁殖: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 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上一章 接上 初中知识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