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17.第十六章

道德经:探秘

【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当身心到达完全放松的状态后,要保持住这种高度平和的心境。当意境中开始产生影像时,我们要用心去反复感受这些影像。

这些种类繁多的影像,(到最后)都会回归各自的根源。回归源头即回归平静,回归平静就是这些影像已完成使命。

完成使命,且复命就是“道”的规律,知道这些规律的人就是开明之人。不知道这是规律的人,便胡乱把这种现象当成不吉利的事。

知道这个规律的人便会心胸宽阔,心胸开阔后便会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后便会完美无缺,完美无缺后便会超越人的境界,超越人的境界后就是“道”,就是“久”了;这样的话,即便是肉身消亡,灵魂亦将永存。

【心得】

1、看来是想成永生的人越来越少了吧!大概是“道”急需“悟道有成”的人来帮祂管理宇宙吧?不然的话,这天大的秘密,咋就这么容易就被我给破解了呢?这是“道”在大搞“永生”大促销吗?

2、这些产生影像的细微物质都是在给“道”打工的吗?祂们的工资高吗?待遇好吗?祂们看到的地球环境跟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吗?祂们完成工作后,会回到源头去复命,那个所谓的源头美吗?有帅哥和美女吗?是不是想多美就多美,想多帅就多帅呢?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随意更换祂的容貌吗?不知道祂的触感如何,闻起来香吗?不知道祂的声音会不会让人心酥意乱呢?有美酒佳肴吗?

3、【圣经】里的“信上帝,得永生”是那些为获得更多利益的人强加上去的,不然的话,那么多巍峨雄伟的大教堂又是怎么盖起来的呢?这一腐败观点不但加重了信教之人的负担,也导致了基督世界的一度混乱,从而造成分裂,信教之人越来越少。而【道德经】则提倡“无为”,“无为”的意思是:“道”不要求芸芸众生为祂做任何事;而人类也应该做到以不为达到某种目的心态来做事;因此,只有道法自然,公正无私才能享有神职。有人会说:悟道不是为了永生吗?想永生不是目的吗?没错,这是目的。但如果心里总想着永生的话,那便无法专心悟道,那便会一事无成;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方可水到渠成。最重要的一点是,做事要以不能伤害他人利益和不破坏环境为前提。我之前破坏过环境,现在要以翻译【道德经】来进行赎罪。还有,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讲白的,一定要自己领悟……

4、人类不行“无为”之事,从而招来祸端,那就得人类自己去承担,这就是因果报应。一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逆“道”而行,导致大患降临;而不阻止的人亦也会受到牵连,从而也遭受不明之殃。

5、【道德经】里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和“上善若水”等,这些观点是要人类向天地和自然学习。凭什么呢?人类那么渺小!其实,天地的“道”和人类的“道”是一样的;而人类的“道”是可以提升为“天地之道”,以达“没身不殆”之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这也是“众生平等”的来源,因为所有生命体(包括太阳和地球)都拥有“道”,而这些生命体里的“道”都是一样的。得不到永生的人在其肉身消亡后,他的灵魂便只能沦为天地成长的养分。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而真正精彩的生活,则是在没身之后!

【注释】

“致”是动词,通“至”;即:到达,达到。

“虚极”是指:(身心)放松到极致。

“笃”是形容词,即:深笃,厚实;专心。

“万物”指的是:意境中影像。

“作”是动词,即:产生,兴趣。

“吾”是代词,即:我们,我。

“以观复”的意思是:要用心去反复感受在意境中感受到的景象。

“夫”是代词,即:那,那些;它,它们。

“芸芸”是指:众多。

“各”是代词,即:它们各自。

“复归”的意思是:重新返回。

“根”是名词,即:事物的本源;根源,源头。

“复命”是指:构成影像的那些细微物质返回其根源进行复命。

“常”是名词,意思是:规则,规律。

“明”是名词,意思是:神灵,神;这里指开明之人。

“作”是动词,即:当作。

“凶”是形容词,即:不吉利。这里当名词用,指:不吉利的事情。

“容”是指:心胸宽阔。

“乃”是动词,意思是:就是。

“公”是指:公正无私。

“全”是指:完美无缺。

“天”是指:超越人的境界。

“没身不殆”的意思是:身消道存。

上一章 016.第十五章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18.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