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16.第十五章

道德经:探秘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以往的那些能人异士们,他们深谙微妙事物之间有着暗中相通之处,其中玄妙令一般人无法理解。对于那些无法理解其中玄妙之人,那就勉强用以下言语来描述一下他们的神情吧:徘徊不敢前啊!就如同冬日里步行渡河;莫名的恐惧呀!就如同害怕周围的邻居。

专气致柔,如客人般小心翼翼;身心放松,如冰块般慢慢消融;涤除玄鉴,如原木般朴实无华;天门开阖,如山谷般幽静深远。

(达到这四种境界后,便会出现)迷糊不清的影像,它如同浑浊的池水一般;(这时,)要保持清心寡欲,如寂静的星海一般;让影像跟着意念动起来,别让它停止。

谁能让杂乱的思绪,通过放松身心的方式来慢慢使杂念消除;谁能让平和的心境,通过催动意念的方式来慢慢让事物出现。坚持此种“道”法的人,次数不要过于繁多;只有不过于繁多,才能达到破旧立新的效果。

【心得】

1、“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说微妙事物之间有着暗中相通之地方,它也为后面的讲解作了铺路。

而“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这句话有两个功用,其一,取笑一下不明道理之人,我翻译这句话的时候也笑了。其二,给悟道之人添堵,就像第十章里的那些无用内容一样。

2、在第十章中提到“明白四达”,即:营魄分离,专气致柔,玄鉴无暇和开阖为雌。而这一章是对第十章的进一步解释。“俨”是指专气致柔,“涣”是指身心放松(即:营魄放松),“敦”是指涤除玄鉴,“旷”是指天门开阖。大家不明白的话,再详细看看第十章。

3、而“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这句话,它是达到上述那四种境界后的延申。因译文已经清楚说明,这里就不再多加赘述了。

4、每当想起老子取笑他人用的这句“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话时,不禁失笑;他还是会找机会酸一酸那些对玄妙事物完全无法理解的人啊!

5、每一次到了重要的文章时,老子总会加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他是怕泄漏天机吗?那我翻译的人该怎么办,不能解释得太直白吗?但不管怎样,这一章对我的帮助很大,看来,我得重新调整一下我“悟道”的方式方法了。

【注释】

“古之”是指:以往的那些(人或事)。

“善为士者”是指:学识渊博、或技艺精湛之人;或指:悟“道”有成之人。

“微妙”是指:那些需要深入了解才能弄清楚,或细心体会才能弄明白的事物。

“玄通”指暗中相通,或指与天地相通。

“深”是名词,意思是:玄妙,深奥;

“不可”的意思是:难以,不能,或无法。

“识”是动词:意思是:理解,懂得。

“夫”是代词,意思是:那,那些;他,他们。

“唯”是助词,发语词,用于句首,无实义。

“故”是代词,意思是:这,那 。

“强”是副词,意思是:勉强。

“为之容”是指:描述别人脸上的神情与气色。

“豫”是指:徘徊不敢前。

“涉”是动词,即:步行过水。

“川”是名词,即:河流。

“犹”是指:有着莫名的恐惧。

“畏”是动词,即:畏惧,害怕。

“四邻”是指: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俨”是指:恭敬庄重,沉着稳重;这里指:专气致柔。

“其”是连词,即:或许,大概。

“涣”是指:涣散;这里指:营魄分散,身心放松。

“凌释”是指:消融的冰块。

“敦”是指:憨厚老实,诚心诚意;这里指:涤除玄鉴。

“朴”是指:质朴的木材。

“旷”是指:心境开朗,这里指:天门开阖。

“谷”是指:幽静的山谷。

“混”是指:迷糊不清,这里指:意境中产生的影像。

“浊”是指:浑浊的池水。

“孰”是代词,意思是: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浊”是指:杂乱的思绪。

“澹”通“淡”,即:清静淡泊,清心寡欲。

“海”是指:寂静的星海。

“飂”是指:要让意念飘起来。

“以静”是指:通过放松身心。

“徐清”是指:慢慢使杂念消除。

“安”是指:平和的心境。

“以动”是指:通过催动意念。

“徐生”是指:慢慢让事物出现。

“保”是动词,即:坚持。

“此道”的意思是:这种修炼方法。

“不欲盈”的意思是:次数不要太过繁多。

“蔽”通“敝”,意思是:去除破旧的事物。

“新成”是指:产生出新事物。

上一章 015.第十四章下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17.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