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01.第一章

道德经:探秘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本书所提出的)观点或主张是可以遵循的,(但它们)并不都是恒久不变的;(此书)可取名为【道德经】,但这名称并不是一般名称。

“无”,描述宇宙浑然一体时的状态;而“有”,则表示世间万物产生的本源。所以,要常从“无”中去领悟天地未开时的奥妙,再常从“有”中将出现的事物了解透彻,至入微。这两个字的来源相同,却有着不同的描述;也正因为它们的来源相同,所以才称之为玄妙。“无”和“有”都深奥到难以捉摸,是探索一切奥妙的窍门。

【心得】

1、“非常道”的意思是是【道德经】里的一些观点或主张会因社会的进步变得不适用,因此,这些观点或主张不全是恒常不变的。

“非常名”的意思是不能简单地把【道德经】理解为一本讲“道”,说“德”,或谈论“道德”的书籍,因此,不要把“道德经”这个名称理解得过于抽象。

2、把新兴事物了解透彻至入微是非常重要的!不深入了解某事物为何会产生的话,就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从而造成损失。

比如说:打折、促销、传销、投资、骗术和某些思想,等等。

也正因为人类了解事物至入微,才会发现夸克、量子、光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和分子等,而意识、灵子、弦子等还有待证实。

3、“无”和“有”是了解一切奥秘的关键。“无”是生成“有”的必然;而通过深度了解“有”,便可领悟出更多的“无”。

讲一个“无”的例子:一个苹果之所以能砸出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因为牛顿是位喜欢探索“无”的人。

而“有”呢:周杰伦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的神曲,是因为他了解音乐至入微。

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以理解为:“道”是可以描述的,但祂不是恒常不变的;因为祂和人类一样,会不断地成长和进化。可以给祂命名为“道”,但它不是一般的名称;因为任何名称都只会限制我们对“道”的理解。

至于什么是“道”,“道”有什么作用,人类能不能与“道”产生感应等问题,我们都可以从【道德经】里找到答案。

【注释】

“道”是名词,即:主张、观点、道理、方法、规律;作为动词时,即:遵循、实行、讲、说。

“常”是形容词,意思是:恒久的,长久不变的;正常的、一般的、普通的,等等。

“名”是名词,即:名字、名称;作为动词时,即:命名,取名;描述,表示,表达。

“欲”是动词,意思是:要,想要。

“观”是动词,但不是只用眼睛看,还要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徼”是名词,意思是:边境,边界。

“谓”是动词,称为。

“玄”是形容词,意思是:神妙难捉摸,深奥;黑色的;高深的;等。

“众妙”是指:宇宙间的一切奥妙。

“门”是名词,意思是:门径,诀窍,窍门。

上一章 000.前言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02.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