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转移部队,决不是消极逃胞,一走了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要巧妙地暗中调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象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檀道济在被敌人围困时,竟然能带着武装士兵,自己穿着显眼的白色服装,坐在车上,不慌不忙地向外围进发。敌军见此,以为檀道济设有伏兵,不敢逼近,让檀道济安然脱离围困。檀道济此计,险中有奇,使敌人被假象迷惑,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终于在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死于军中。为了不使蜀军在退回汉中的路上遭受损失,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的吩咐,在诸葛亮死后,秘不发丧,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率部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蜀军。姜维命工匠仿诸葛亮摸样,雕了一个木人,羽扇纶巾,稳坐车中。并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军容整齐,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指挥若定,不知蜀军又耍什么花招,不敢轻举妄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又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观察蜀军动向。姜维趁司马懿退兵的大好时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宋朝开禧年间,金兵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对,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里知道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踊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混战计 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译文】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彖》“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鸿门宴—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

混战计 金蝉脱壳

“金蝉”就是人们常见的“知了”,“脱壳”是其由幼虫变为成虫的生理过程。其本意即是金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混战计 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译文】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彖》“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原文

【计谋实例】

鸿门宴——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

巨鹿之战,项羽率军渡过黄河,与驻守在巨鹿的秦军章邯所率领的军队展开激战,最后项羽大败章邯,并将二十多万秦军诛死殆尽。

巨鹿之战项羽取得最后的胜利,使各地的反叛将领都无不佩服项羽而归顺在他旗下。这时的项羽,实质上不再是楚的大将而是诸侯的统帅了。

接着项羽率军北上,直取通往关中的函谷关,当他攻取函谷关时,有人密报传入:“刘邦有意称王于关中,要任秦子婴为相,要将所有秦的珠宝据为己有。”

这时项羽的军师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从前在关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站在入关,对财物却丝毫不取,对妇女也没有接近。由此看来,刘邦的志向不小啊。”

项羽听了非常愤怒,便说:“明日一早,让士兵饱餐战饭,出兵直取刘邦的军队!”

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而刘邦的兵力只有十万,驻扎在咸阳东边的灞水附近。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这么快就出现在关中,当他听说项羽准备攻来时,十分惊讶。心想,目前的状况怎样也打不过项羽。于是就请项羽的叔父项伯居中调解,约好亲自去向项羽谢罪。

次日早晨,刘邦带领随从骑士百余人,来鸿门见项羽。到了鸿门,刘邦向项羽谢罪道:“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先入关攻破秦国,而与将军在此相见。现在因有小人之言,使将军和我之间产生嫌隙。”

轻信的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何至如此呢?”

话说回来,刘邦积极占领关中,想称王是实,而此时登门向项羽谢罪是因为硬拼不过才委曲求全。他回到关中后就将曹无伤杀了。

项羽当即留刘邦一同饮酒。项羽和项伯向东而坐,亚父范增向南,刘邦向北,张良向西在侍者之位。

深谋远虑的范增多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举起佩带的玉,作杀状以示意项羽,连作三次,但项羽默然,毫无反应。范增看情形不对,便起身到外面对项庄说:“项羽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亲自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刘邦敬酒,敬完后便请在座前舞剑,然后趁机将刘邦杀掉。如果失败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杀尽九族。”

项庄于是入内,向刘邦敬酒,便向项羽说:“君主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请准属下表演剑舞,用以娱乐嘉宾。”

项羽说:“好!”

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看出了项庄的心意,也拔剑起舞。项伯多次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没有机会刺杀刘邦。这一幕历史故事叫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演剑舞是假,杀沛公是真。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鸿门宴—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

混战计 金蝉脱壳

“金蝉”就是人们常见的“知了”,“脱壳”是其由幼虫变为成虫的生理过程。其本意即是金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绝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混战计 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译文】

保存阵地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这是从《蛊卦·彖》“巽而止,蛊”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谋实例】

鸿门宴——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

巨鹿之战,项羽率军渡过黄河,与驻守在巨鹿的秦军章邯所率领的军队展开激战,最后项羽大败章邯,并将二十多万秦军诛死殆尽。

巨鹿之战项羽取得最后的胜利,使各地的反叛将领都无不佩服项羽而归顺在他旗下。这时的项羽,实质上不再是楚的大将而是诸侯的统帅了。

接着项羽率军北上,直取通往关中的函谷关,当他攻取函谷关时,有人密报传入:“刘邦有意称王于关中,要任秦子婴为相,要将所有秦的珠宝据为己有。”

这时项羽的军师范增对项羽说:“刘邦从前在关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站在入关,对财物却丝毫不取,对妇女也没有接近。由此看来,刘邦的志向不小啊。”

项羽听了非常愤怒,便说:“明日一早,让士兵饱餐战饭,出兵直取刘邦的军队!”

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而刘邦的兵力只有十万,驻扎在咸阳东边的灞水附近。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这么快就出现在关中,当他听说项羽准备攻来时,十分惊讶。心想,目前的状况怎样也打不过项羽。于是就请项羽的叔父项伯居中调解,约好亲自去向项羽谢罪。

次日早晨,刘邦带领随从骑士百余人,来鸿门见项羽。到了鸿门,刘邦向项羽谢罪道:“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先入关攻破秦国,而与将军在此相见。现在因有小人之言,使将军和我之间产生嫌隙。”

轻信的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何至如此呢?”

话说回来,刘邦积极占领关中,想称王是实,而此时登门向项羽谢罪是因为硬拼不过才委曲求全。他回到关中后就将曹无伤杀了。

项羽当即留刘邦一同饮酒。项羽和项伯向东而坐,亚父范增向南,刘邦向北,张良向西在侍者之位。

深谋远虑的范增多次使眼色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举起佩带的玉,作杀状以示意项羽,连作三次,但项羽默然,毫无反应。范增看情形不对,便起身到外面对项庄说:“项羽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亲自下手。你进帐去,上前向刘邦敬酒,敬完后便请在座前舞剑,然后趁机将刘邦杀掉。如果失败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杀尽九族。”

项庄于是入内,向刘邦敬酒,便向项羽说:“君主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请准属下表演剑舞,用以娱乐嘉宾。”

项羽说:“好!”

项庄于是拔剑起舞。项伯看出了项庄的心意,也拔剑起舞。项伯多次用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没有机会刺杀刘邦。这一幕历史故事叫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演剑舞是假,杀沛公是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的军师张良看到情形不对,忙起身,到军门找到樊哙。

樊哙问道:“今天的情况怎样?”

“事态十分紧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恐怕是随时想刺杀沛公!”

“这事非同小可。我进去和沛公同生共死!”樊哙说。

樊哙就带了宝剑、持着盾进入军门。

樊哙入军帐后向西而立,瞪大了眼睛怒视着项羽,头发也竖了起来,眼角也都裂开。项羽大吃一惊,按剑挺身大声地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张良说:“是沛公的随身护卫樊哙。”

“是壮士。赐给他酒!”项羽说。

左右便送过来一斗酒。樊哙拜谢,起立后一饮而尽。

项羽说:“赐给他一条猪腿!”

左右给他一只生猪腿。樊哙把盾覆在地上,把猪腿放在上面,拔剑切着猪腿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一条猪腿被他吞食而下。

项羽又说:“真是壮士!你还能喝酒吗?”樊哙借此发挥了一番,他说:“我连死都不怕,一碗酒还有什么可推辞的!现在秦王暴虐狠毒,心如虎狼,杀人如麻,用严酷刑法。天下人苦不堪言,都起而反秦。楚怀王与诸将有约:‘先破秦和进咸阳者为王’。如今沛公先破秦进入咸阳,对咸阳的一切财富丝毫不敢接近;并封闭宫室,回军灞水附近,专门等着大王前来接管。所以要派将士守护函谷关,是为了防范其他盗贼进来,以防发生变故。我们的沛公如此地劳苦而有大功,不但不给予封侯之赏,大王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有功之人。这种做法,不过是死亡的暴秦之继续而已!樊哙愚见,大王实在不该如此。”

项羽听了并没有回答什么,只是说:“你坐!”

樊哙便坐在张良旁边。稍过一会儿,刘邦起身说要去厕所,顺便把樊哙也带了出去。

刘邦出军帐后,对樊哙说:“我现在应该走了,但是我出来的时候没有告辞,这该怎么办?”

樊哙听了马上说:“生日关头不必顾虑琐碎的小节;大礼当前的时候,无须拘执细小的谦让。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讲什么告不告辞呢?”

于是刘邦决定逃走,就叫张良留下来向项羽谢罪。

鸿门距刘邦的军队所在地灞水附近约四十里。刘邦留下车马随从,独自一人骑马,由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步行,抄小路回营。

刘邦嘱咐张良:“从这条小路到我军驻处,不过二十里而已。你估计再项羽来不及追我而我能先到军中的时候,就进帐向项羽辞谢。”

刘邦走了之后,张良估计时间,算算刘邦已到军中,就进帐向项羽告罪。

张良说:“沛公不胜酒力,所以不能进帐向大王告辞。特命张良奉上白壁一对,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拜献范增大将军足下。”

“沛公现在在哪里?”项羽问。

张良说:“听说大王对沛公有督责其过之意,甚为恐惧,因此自己先走了一步,此时想已回军中了!”

项羽便接受了白壁,放在座上。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剑一击,玉斗粉碎。

范增愤愤地说:“唉!年轻无见识的人,不足以共谋大事。将来夺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至此,鸿门宴成为了楚汉之争的转折点。最后结局以项羽自刎乌江而结束战争。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做了皇帝,建立了汉朝,史称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

【计谋品读】

“金蝉脱壳”是认真分析形势,准确作出判断,摆脱敌人,转移部队,绝不是消极逃跑,一走了之,而应该是一种分身术:稳住对方,脱离险境;从而巧妙地暗中调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存其形式,抽去内容,稳住敌方,脱离险境。中国古代军事家运用“金蝉脱壳”脱离险境的很多。鸿门宴中,刘邦安然回到军中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现代商战中,此计多用于经营者为摆脱劣境、险境,而施以假象迷惑对方,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上一章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