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衡门玉
本书标签: 古代 

引沉水2

衡门玉

乾清门外的白玉柱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一行行宫人从门外走进来,鼓楼上的钟发出沉闷的声响。

中年男人拿着玉牌的手微微发颤,身旁的年轻人正扶着他,缓缓从宫门往外走。

另一个身着官服的臣子凑了过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轻轻撂下一句"晋元大人真是时运不济呀。"

来的正是郭晋元父子,郭齐咬了咬牙,撑着郭晋元加快了回府的速度。

回到府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从府里飞奔出来,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抱着郭晋元就是一顿哭。

郭齐看着自己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弟弟没有吭声,反倒是郭晋元,面色铁青,举起玉牌想往郭浩脸上砸,又像是不忍下手般狠狠叹了一声。

郭晋元出生名门,代代书香世家,自己是二十多年前名动京城的状元郎,大儿子郭齐从小聪慧过人,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被圣上赐了牌匾入宫为官,本该是风光无限,但是他这个小儿子,从小不学无术,任谁提起都要说一句酒囊饭袋,若不是被郭齐护着,早不知惹出什么祸来。

这次竟然在酒楼里拉帮结派,妄议起了天家立嫡的事来,话里话外都在讥讽太子无德,要知道,太子是最得圣心的一个皇子,虽然其他皇子心有不甘,面上不敢逾矩,内里却是不动声色地暗流涌动,郭浩此次在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朝堂上公然提起了尚书府的站队,郭晋元缓缓闭上眼睛,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他是清楚的,若不是有人煽风点火怎么会提到这上面来,他们尚书府,便是此次夺嫡中第一只出头鸟,这次皇上看在他世代贤臣的份上放了他一马,只是以后在朝堂上,恐怕是再也没有往上爬的机会了。

等郭晋元回了书房,郭浩拽着郭齐的朝服站了起来,两条腿仍是抖得跟筛子似的,他眼巴巴地望着郭齐,"大哥,父亲不会怪罪我的对不对,我只是……只是一时吃了酒脑子不清醒罢了,父亲不会怪我的对不对?"

郭齐心里一阵厌恶,面上却端起一张贤兄的笑容来,伸出手安抚似的拍了拍郭浩的肩膀,"我知道,二弟是被人蛊惑才说出这种话来,父亲也不过一时气急了而已,皇上扬言要把你关进昭狱,还是父亲拼死为你求情,又怎么会真的怪罪你呢?"

听到这里,郭浩心里石头落了地,但是还是一副沉痛的样子,说着从此要踏踏实实读书进取的一些面子话。

郭齐也不拆穿他,反而夸他几句知耻而后勇,不消片刻,郭浩便忘了刚才的教训,想到郭晋元这样在皇上面前保他,更是飘飘然了起来。

雨水时节,东陵便是不住停的雨天,沈玉嫆放下手中的书,将窗户推开一条缝,雨水带起来的风从缝里钻进来,吹的烛台晃了晃,沈玉嫆轻轻打了个喷嚏,应春听到声响从门外进来,着急忙慌地拿了件薄披风给沈玉嫆披上,又伸手把窗户给关上了,"虽已经是暮春,但是小姐还是多注意的好,窗户打开湿气跑进来怎么能行,可小心不要沾染上风寒了。"

沈玉嫆揉了揉鼻尖,说道"没事的,只是最近雨水天多罢了"说完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叮嘱应春:"父亲下朝以后给他送碗姜汤去吧,别在路上被风雨给吹到才好。"

应春答应下来便又退了出去,沈玉嫆看着又恢复平静的烛火,又伸出了手,昏黄的烛光在她的指尖跳动,片刻,沈玉嫆轻轻朝着烛火一挥,平静的烛火又剧烈的晃动起来。

北梁的皇帝刚过天命之年,已经有了6个儿子,年长的以太子,恒王为首,都有了各自的封地,年幼如六皇子,才刚学会走路。

最受北梁皇帝器重的便是他的长子,为先皇后所出,因为先皇后是头胎,由于胎儿太大,最后难产死在了孕床上,独留一个儿子在世间,为了弥补对先皇后的愧疚,这个儿子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从小带在身边教养,甚至这么多年,后位还为了那位早逝的皇后空悬。

可是随着几位宠妃的儿子出生,一个没有生母的嫡子,在后宫中如履薄冰,甚至有妃子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争取前程,在太子7岁的时候给他下毒,只是太子聪慧,躲过一劫,但是这位妃子却惹得龙颜大怒,落得个香消玉殒的下场,连带着三皇子也被贬为庶人。

最不起眼的就是四皇子,身为兄长的他甚至风头还不如自己小两岁的弟弟,但正是因为他的敦厚纯良,并不受皇帝与太子恒王一派的监视。

碳炉中的火星滋滋冒了出来,一个身尺修长的男人握着一卷书,在油灯下看,一旁的内侍端了碗茶放在桌角,又替他研了墨布了笔,"郭浩真是这么说的?"

立在一旁的书童行了个礼道:"回殿下,我们的人在里头听着,他确实是这么说的。"

男人拿着的手一顿,嗤笑一声"二弟这次可是栽在里头了,怎么找了个这样的蠢货做筏子,这下可好,把自己也搭了进去。"说着低低地笑了一声,将书放在了桌上。

"徐将军可以动身了。"

上一章 引沉水 衡门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