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草原的尽头是家乡
本书标签: 短篇  短故事 

第四章

草原的尽头是家乡

1 9 9 9 年到2 0 0 1 年, 哈日高毕嘎查遇到了连续三年的旱灾,到了2 0 0 3 年又遇到了一次小型旱灾,全嘎查一下子有4 0多户变成了贫困户。嘎查里比较有头脑的牧民觉得不能再单干下去了。在浩毕斯嘎拉图的带领下,牧民们开始筹建合作社,最早的合作社只有八户牧民。现在已经发展到五六十户。合作社最先开始做的并不是拆除网围栏,合并使用草场,而是建成了一个2 0 0 亩的青饲料基地,这是当时政府支持并提倡的项目,也确实为草料不足的牧民解了燃眉之急,可是青饲料基地是在干旱草原上种植草料,耗费的水远比内地多得多,更何况这里是最缺水的地方,这也无疑给草原生态造成了新一轮的破坏。建青饲料基地只能说是没办法的办法。

接着,浩毕斯嘎拉图做了一件“ 单打独斗” 绝无法实现的事情,就是选育种畜。乌珠穆沁羊名声在外,但是单户人家繁育的种羊三四年就不能再用了,因为近亲繁殖会造成退化。于是浩毕斯嘎拉图把大家组织起来,形成各家种畜交流机制。一只肉羔的价格约三百元, 而种羔要卖四五百元。浩毕斯嘎拉图希望以后他们嘎查只卖种羊, 不卖肉羊,这样就可以减少放牧,减轻草场压力。浩毕斯嘎拉图还倡导成立哈日高毕牧业协会,为牧民统一购买药品、草料,节约生产成本。协会还准备把劳动力集约使用,有专业的牛倌、马倌、羊倌。这是牧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游牧文化传统的回归。

浩毕斯嘎拉图带领的协会里的牧民一致认为,恢复游牧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最有效的办法,虽不指望还能像过去那样一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游牧,但是大家觉得在嘎查范围内拆掉一些网围栏, 按季节合理使用草场可以在经济、生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围在网围栏里,羊就是不吃, 走来走去也踩啊! ” 浩毕斯嘎拉图说, “ 现在都盖房子了,人是搬不动了,但是牲畜可以动。” 但是现在想恢复这样的游牧也很艰难,因为不是所有牧民都参加协会;协会成员间的牧场还不相连,无法拆除网围栏;牧民的牲畜数量也不同,草场的面积和质量也不同,怎么折算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上一章 第三章 草原的尽头是家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