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我在大夏当纨绔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驻防永安县

我在大夏当纨绔

五千士气低迷的武胜军行军一夜才走到永安县,一路上,军中将士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满,而主将陈霸先还在马车内呼呼大睡。

永安县城外。

知府罗文是一个干瘪的小老头,带着衙门里一干官员和乡绅们,站在城门口迎接陈霸先和他的武胜军。

罗文一路小跑到陈霸先马车旁,不敢惊扰陈霸先美梦,在马车旁站了两个多小时,才听见马车内传来陈霸先的声音,“秦川,你怎么不叫醒我!现在几点了!”

秦川面无表情的回道,“大概早晨九点。”

陈霸先一边埋怨秦川,一边走下马车,正看见傻站的旁边的罗文一脸谄媚的笑容。

“陈将军,下官永安县知府罗文!恭迎将军来到平安县!”罗文朝陈霸先行了一个叉手礼,这是大夏官场下级对上级的礼仪。

陈霸先看着这帮永安县的老爷和乡绅们,满意的点了点头,这罗知府的接待诚意还是可以的。

“果然还是来永安县舒服啊,呼吸的空气都是新鲜的。”陈霸先的内心十分舒畅,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永安县的乡亲们准备了粮食和土特产犒劳将军和各位将士。”罗文侧头吩咐师爷,让他叫乡亲们把准备好的粮食运上来。

一群衣衫破烂,面黄肌瘦的劳工推着粮车缓缓走来。每辆车上大约有两百斤左右的粮食,陆陆续续的有二十几车。

陈霸先前世虽然没钱,也见过不少穷人,但在二十一世纪,几乎不会有正常人穿着如此破烂。

这样一群穷苦的百姓,哪来的这么多粮食,如果有的话,那也是一家人过冬的粮食,甚至是明年种子也放在里面了。

“罗知府,永安县有多少人口?”

“人口鼎盛之时,有两千户,如今不满八百户。”罗文讪笑道。

不满八百户,人口不到三千。难怪罗文身上的的官服上都有补丁。

陈霸先心里有很多疑惑,按理说只要金城没有沦陷,那永安县是不可能被党项人劫掠的,人口这么越来越少呢?

“罗知府,这是怎么回事?”

“将军有所不知,永安县土地贫瘠,这几年年年大旱,粮食歉收,百姓大多流离失所。”

“罗知府,我们带有粮饷,这些粮食让百姓们带回去吧!”

罗文以为陈霸先只是假意推辞,坚持要陈霸先收下这些粮食,“陈将军,这是永安县全体乡民的意愿,请将军一定不要推辞!”

陈霸先知道罗文把自己当成了打秋风的人,害怕得罪自己,见说不动罗文,陈霸先直接上前拦下了运粮队。

“各位乡亲父老,我们武胜军来永安县驻防,不是要打扰大家。你们把这些粮食都带回去,来年种出更多的粮食,再来慰劳我们武胜军也不迟。”

破衣烂衫的百姓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似乎在等知府大人的命令。

陈霸先转头,“怎么,罗知府想要本将犯军规。”

听见陈霸先语气生硬的和自己说话,罗文赶紧吩咐运粮队的百姓调转风向,生怕惹怒了这尊大佛,人家身后这黑压压的一片军队比本县人口还多。

“陈将军,下官已在府中备好接风宴。”罗文小心翼翼的问道,“能否请将军到下官府中小憩?”

既来之,则安之。

刚才已经拒绝了百姓的慰劳,现在再拒绝知府的设宴款待,那就显得很不近人情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罗知府。”陈霸先做出请的姿势。

“请。”

罗文和陈霸先并肩走进永安县城,秦川和秋红侍立左右。

陈霸先吩咐赵翼在城外临时驻扎,埋锅造饭,再选一个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

陈霸先知道如今武胜军中都弥漫着一股低迷的士气,大家随陈霸先来到西凉金城,就是想攒下军功,荣归故里。虽然军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但都有一腔热血。

谁知道,来到这里,不仅阅兵比武比不赢西凉派的军队,还被调到永安县这种民不聊生的破败县城驻防。武胜军上上下下都对陈霸先这名主将有不少怨言,但都只敢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陈霸先也发现了这点,于是吃完饭便赶紧回营。

赵翼选择的扎营驻防的地点,是距离永安县城三十里之外的馒头山上。山下有一条溪谷,山上树木较多,不仅有必要的水源,还有建造营寨所需要的树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他把将士分为两班,一班负责警戒和修筑营寨,一班进行休息,六个小时后进行轮换。

赵翼不愧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不仅选了一个好营地,还把人员安排好了。

士兵们正在什长的带领下热火朝天的修建驻防营寨。

陈霸先见此,也玩起袖子加入到修建队伍中。

秋红本想劝阻,但被秦川拦住,“让爷去吧!”

秋红也是个伶俐的人,只是不忍陈霸先受苦,听秦川劝阻,也就作罢,“那我去给爷沏壶茶。”

“老大,快看,将军有人在那边砍树!”万青激动的叫住正在挖坑埋桩的姜湖。

“不是说小国公是京城第一纨绔吗?也会砍树?”

“说什么呢你!”姜湖的觉悟可比十八岁的万青高多了,“赶紧给劳资搬石头去。”

万青也自觉说错话,但看见陈霸先也和他们一样在干活,心里面美滋滋的。

在场的士兵都看见陈霸先和他们一起在干活,原本笼罩在武胜军头上的阴霾一扫而就,每个人都越干越有劲。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陈霸先非常明白如何获得士兵的支持。

很快,武胜军的营寨就扎好了。

如今身在永安县,不仅没能靠近战场,反而远离战场。

陈霸先趴在床榻上,思考着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攒够军功回到京城去享福。

按照大夏爵位继承的惯例,继承国公之位必须获得朝廷嘉奖三次,而且要斩首上万。

这条件看似简单,实则苛刻至极。

先不说党项人整体战斗力不是大夏能比的。单说斩首上万,如果不是作为主帅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光是几千人的部队互相砍杀,不知要多久才能攒够上万的头颅。可能还没攒够军功,陈霸先就埋骨西北了。

陈霸先开始默默思考着自己的基本情况,现在的武胜军,只有不到五百人是真正上过战场的老兵,大部分集中在自己的亲卫军里面。

秦川是陈霸先的亲卫队长,他是从小就跟着陈国公征战沙场的,后来因为忠心被陈国公派来保护陈霸先,做了贴身侍卫,而且秦川还是一名武道七境的高手。

陈霸先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秦川,便问武道七境有多高?

二十岁的秦川摸摸头,憨笑道,“大概有七层塔那么高吧!”

陈霸先白了一眼秦川。

在大夏,武道分九段,第一境隐元境、第二境洞明境、第三境瑶光境为下三境,第四境开阳境、第五境玉衡境、第六境天全境为中三境,第七境天玑境、第八境天璇境、第九境天枢境为上三境。

普通人通过训练,一般可以达到第五境玉衡境,想要达到第六境天全境那就需要名师指点。达到天全境已经是可以在县府里面开武馆授学。

第七境是一个分水岭,很多武道好手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第七境。想要修炼到第七境,不仅讲究勤加修炼,更讲究天分和根骨。

到了第七境天玑境,就可以称为武道宗师,有开宗立派的实力。至于武道八境和九境,要么是大宗门的祖师爷,要么选择成为豪门贵族的供奉,躲在暗处默默修炼,期待有朝一日能找到境界提升的突破口。

武道一途,到了后期是需要很多天材地宝的辅助稳固体元,那就意味着需要很多钱。

对于武胜军,陈霸先脑海中的信息并不多,除了知道有五千人,其他的人员物资都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秦川,叫参军甘兴把各营士兵花名册、武器装备、辎重粮草等账簿都给我拿过来。”

“是。”秦川大步走出屋外。

很快,秦川抱着一大摞账簿堆在书桌上。

看着小山般高的账本,陈霸先不惊扶额叹息,有点后悔为什么要这么雄心壮志了。

时间不等人。

连续啃了几天,陈霸先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编制了一份武胜军编制方案。

然后让侍女秋红把副将赵翼、参军甘兴和亲卫秦川叫到房间,让三人研读他编制的编制方案。

甘兴、赵翼都是陈国公为陈霸先挑选的辅佐之人。也就是说,武胜军不需要陈霸先亲自参与部队日常训练和战时部署,出谋划策有甘兴,指挥调度有赵翼,陈霸先只需要躺在功劳簿上就行。

甘兴对于陈霸先这个纨绔很是头疼。在赶赴金城报道的途中,陈霸先每经过一座城,就要停留一两天,吃饱喝足了才出发,甘兴日夜劝谏,最后不得不搬出陈国公,才算是加快了赶路进度,但还是比原定计划慢了许多。

三人拿着陈霸先发放的武胜军编制方案,赵翼和甘兴都显得有些惊讶。

秦川则表示,将军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做,最主要的是,他不识字!说到这里,堂堂武道七境的高手竟然有些脸红。

赵翼和甘兴一开始觉得,陈霸先又在闹什么幺蛾子,想一出是一出的,可是越往后翻,赵翼脸上的表情面露难色。

甘兴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将军,重新打散编制武胜军,恐怕不妥。”

“为何?”

陈霸先也想听听甘兴这位军师的真实意见,他知道甘兴在内心一直认为陈霸先是个负不起的阿斗,但今日的陈霸先早已不是当时的陈霸先。

“末将认为,兵应该多多益善,把武胜军五千人编制成这么多兵种,只会被敌人逐个击破。”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每个兵种做好自己的职责,那这就是一只精锐之师。”陈霸先反驳道。

“那将军如何打造一直精锐之师?”

陈霸先早知甘兴会问,又拿出一本《武胜军士兵训练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选兵、练兵、为将、赏罚、兵械、骑射、侦查、警戒、行军、结阵、作战、救援及一些简略的兵法内容。

甘兴看完之后,脸色开始变得难看,“我大夏,每逢作战,必是光明正大,怎么能用那些旁门左道之计!”

大夏这个朝代版图有点类似前世的史书上记载大宋,但又有很多的不同,比如打仗,从来不讲求什么计谋,两边列好队伍,互相通知后,正式发起进攻,骑兵对骑兵,步兵对步兵,比拼的是哪方能够坚持道最后。作战方式颇具贵族精神,有点类似前世的春秋义战。

党项人尚武,多骑兵,从小开始练习骑射,马术和箭术都非常好,在大夏和党项人作战中,大夏从来就没有那些光明正大的战斗理念,能用骑兵冲锋碾压的,绝不让步兵去硬拼。

这么多年,大夏和党项人在野外作战几乎都是惨败,只能依靠坚固的城池挡住党项人南下的铁蹄。

当赵翼和甘兴看见陈霸先的训练手册以后,都产生了同一种想法,战争怎么可以这么打?不仅天下人耻笑,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当年陈国公在澶州和党项人作战,听从谋士张宾的计谋,在城外清水谷埋伏党项人,打了一场大胜仗,延续了大夏王朝的国祚。事后一直饱受朝中自诩清流的一帮大臣诟病,私底下常常骂陈国公作战搞旁门左道之术,有损天朝国威,甚至上书弹劾陈国公。

那场战争确实违背了大夏作战的祖制,陈国公功过相抵,罚俸三年,止步公爵之位。

谋士张宾本来是砍头的死罪,最后是陈国公用了极大的利益和主和派交换,才换了张宾一条命。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张宾双腿髌骨被削,贬为庶民,终身不得致仕。还被清流们骂为毒士。

还有很多当年参加清水谷战役的将领都受到了牵连。赵翼和甘兴就是其中两位,如果不是那场风波,他们现在至少也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或郡守了。

陈霸先自然知道他们的想法,“两位将军,我大夏开国之初二百四十五万九千户,连年战争,如今六十年过去,人口不增反减,多少大夏男儿倒在面对面拼刺刀的这种古老的战争之法。”

“就拿永安县来说,鼎盛时期有一千三百户,如今八百户不到,真是罗知府口中的连年大旱导致的吗?”

“不,不止这些,还有残酷的战争。这种面对面拼刺刀的落后战争方法,让大夏男儿死亡不断加速!”

“五丁抽四,三丁抽二、二丁抽一,十室九空,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多少老人失去了孩子。”陈霸先举起手重重拍在桌子上,“如此荒唐的作战思想,大夏亡国灭种只是时间问题。”

甘兴微微低头,若有所思。

赵翼是个纯粹的武将,十五年的军旅生涯,倒在身边的战友已经多到自己都麻木了。

“将军如果真有能让大夏男儿少战死一点的方法,那我赵翼这条命从此就是将军的。”赵翼左手击打右胸两拳,这是军中最高礼仪。

“一定会的!”陈霸先肯定的回答。

其实,陈霸先心里也不是十分有把握,前世生长在太平世界,哪里有打仗的经验,只不过是在个军迷,在模拟战争的游戏中有出色的竞技水平,但游戏毕竟是游戏,怎么能和真实的战场比。

几日过后,武胜军馒头山大营。

“报告将军,左军陷阵营一千五百人集合完毕。请指示!”

“入列!”

“是!”

高顺挺身大步返回陷阵营右边首位。身后士兵都身披重甲、腰悬长弓,背负箭矢,手持大刀。

这是陈霸先在武胜军新推广的口令,在大夏,每支军队都可以施行自己的口令。

“报告将军,右军先锋营一千五百人集结完毕。”先锋营校尉李云龙身后士兵也是身披重甲、腰悬长弓、背负箭矢,手持大刀。

“报告将军,中军亲卫营八百人集结完毕。”

“报告将军,侦察营一百人集结完毕。”

“报告将军,骁骑营八百人集结完毕。”

“报告将军,医疗营一百人集结完毕。”

“报告将军,将作营二百人集结完毕。”

点将台上旌旗猎猎作响,校场内武胜军士气高涨!

上一章 点将阅兵 我在大夏当纨绔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