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66章

唐诗宋词元曲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词。自己心绪如落梅之纷乱;离者无音信,离恨如春草俱增。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①,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②。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③。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流。

  【注解】

  ①金井:装有雕栏的井。

  ②虾须:帘子下垂的流苏。

  ③边头:天涯。

  【赏析】

  这首词是写女子思念远别的心上人。秋月梧桐,女子凭窗愁眉,欲寄信催归,表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在拘禁期间忧伤的心情。初春景色依旧回黄转绿,冰解雪化。但人非昔人,苦恨难忍。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赏析】

  这首词是李后主被俘至汴京,过着囚徒般生活时的作品。他以风雨骤然,摧残林花比喻这场剧变而且超越个人上升到所有生物和人类的悲剧;这种人生长恨犹如水长东流那样必然和无可奈何。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①,壮气蒿莱②。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③!

  【注解】

  ①“金锁”句:俞陛云说“金锁之句有铁锁沉江,王气黯然之慨”。

  ②壮气蒿莱:言壮气已沉没在野草之中,比喻南唐灭亡,国事已不可为。

  ③秦淮:秦淮河,代指南唐国都。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入宋之后幽囚生活的反映。上阕写白天的心内事和眼前景。下阕由写情入手,以写景宕开,虚拟出秦淮月色,抒发其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写得凄咽哀婉,如泣如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这首词大概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因而有人称它为李煜的“绝命词”。全词皆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也不堆砌浓丽的辞藻,章法自然而又曲折有致,以问起头,以问结束,字字句句扣人心弦。最后一句比拟夸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突出了愁恨之深之长。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①,春意阑珊②。罗衾不耐五更寒③。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解】

  ①潺潺:形容雨声。

  ②阑珊:衰残。

  ③罗衾(qīn):绸子做的被子。

  【赏析】

  这首词纯用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词中通过几个典型的细节表现出了作者深沉的哀痛,连用阴雨、晚春、寒夜作烘托,用流水、落花作比喻,用天上、人间作对照,融情于景,语意惨然,肝肠绝断。

上一章 第65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