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15章

唐诗宋词元曲

祖咏

  (699—746),字和生,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进士,与王维友善。其诗多借状景绘物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

  终南望余雪①

  终南阴岭秀②,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③,城中增暮寒。

  【注解】

  ①据《唐诗纪事》记载,这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规定应该为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②阴岭:终南山的北面。

  ③林表:树梢。霁色:雪后初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终南山雪景的诗作。一二句写终南山雪景。天晴雪融,惟山阴高处尚存积雪,远远望去像是浮在云上。三四句写雪晴日出,阳光辉映山林,但化雪后长安城的晚上将更加寒冷,把视线从终南山引向长安城,突然转折,别有新意,蕴含深刻。

  王维

  (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亦佛亦俗的恬静富贵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他的山水诗成就最高,他又兼通音乐,工书画。其诗、画有“诗中画、画中诗”之誉。著有《王右丞集》。

  渭川田家①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②。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③。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④。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⑤。

  【注解】

  ①渭川:渭水。

  ②墟落:村庄。穷巷:指深巷。

  ③荆扉:柴门。

  ④雉雊:野鸡鸣叫。秀:麦子吐华曰秀。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

  ⑤吟式微:《诗经·邶风》篇有:“式微,式微,胡不归!”此取其义。

  【赏析】

  这是王维最有名的一首田园诗。作者选取初夏夕阳斜照的村落作为典型,集中抒写。描写出夕阳斜照村落、暮色苍茫,牛羊归、牧童归,田野中野鸡尽情地鸣叫,蚕儿已吐丝作茧,农夫们乐而思归,到处洋溢着和乐融融的气氛。绘出了一幅安闲宁静的“田园晚归图”。最后,诗人借《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

  山居秋暝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日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②。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③。

  【注解】

  ①暝:傍晚。

  ②“竹喧”二句:竹林中人声喧闹,是浣衣女归来了;水上的莲花摇动,有渔船沿流而下。

  ③春芳:春的芳华。王孙:泛指贵族子弟,也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寄托诗人高洁情怀的山水诗。也是王维“诗中画”的典范。首句点题,“新雨后”贯穿全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景如画,绘出了空山新雨后秋夜的幽清明静。后四句开始从写景转入写人,“竹喧”“莲动”在前,“浣女”“渔舟”在后,以动景衬山之静。最后二句从外物的描写归向内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和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情操。诗作含蕴丰富,情趣盎然。

上一章 第14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