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
本书标签: 短篇 

第14

唐诗宋词元曲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①。前军夜战洮河北②,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解】

  ①辕门:军营的门。古代行军扎营时,用车环卫,出入处是把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对立如门。

  ②洮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之一。吐谷浑:晋时鲜卑族慕容氏的后裔,后被唐高宗和吐蕃的联军所败,这里泛指敌酋。这两句承上句,写后军出营增援,前军捷报已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在风沙中夜战告捷的军旅诗。首句描写一个风沙遮天蔽日的夜晚,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恶劣的天气状况下,唐军却半卷着红旗出动,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但三句笔锋一转,刚才那支军队在中途就得到捷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此诗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让人想像战争场面,艺术表现手法新颖独到。

  闺怨①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②。忽见陌头杨柳色③,悔教夫婿觅封侯④。

  【注解】

  ①闺怨:言妇女的怨情。

  ②凝妆:盛妆打扮。翠楼:少妇的居处。

  ③陌头:田头道边。

  ④觅封侯:指从军立功以求取爵位。

  【赏析】

  这首闺怨诗从“不知愁”写起,在春日里盛妆上楼观赏景色的少妇,忽然从再次吐绿的杨柳想起了丈夫从军不归已久。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远离自己去追求功名富贵,“不知”“忽见”“悔教”诸词,一句一曲折,诗中虽没有刻意去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表露无余。本诗为唐代闺怨诗的压卷之作。

  芙蓉楼送辛渐①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②。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解】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辛渐:王昌龄的诗友。

  ②平明:天刚亮时。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其附近的山也可称楚山。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化用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青如玉壶冰”句意。

  【赏析】

  这首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间的离情别绪,而重写自己的高洁和孤寂。前两句写辛渐雨夜来到江宁,作者在清晨于楚地送辛渐去洛阳,渲染了离别的凄情和诗人羁宦的孤寂。后二句诗人借玉壶冰心自喻清白纯洁的品格,表明自己虽遭贬谪也会坚持操守的坚强性格。“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了传颂千古的名句。

  听流人水调子①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解】

  ①流人:这里指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古乐府曲名。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失意哀愁的诗。作于诗人晚年贬徙途中。在朦胧的月色中,坐在岸边的孤舟上,倾听着江湖乐妓演奏的哀切筝乐,面对阵阵肃杀的枫林声。诗人与演奏者有同样的沦落感,激越的筝乐因弦断而骤然中断,但听者的心绪仍沉浸在悲愤之中。全诗意境凄清,蕴含深刻,颇有艺术感染力。

上一章 第13章 唐诗宋词元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