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为你一厢情愿
本书标签: 古代  三个闺蜜的故事  将军公主番     

扺掌而谈

为你一厢情愿

饭后,父亲和两位大臣研讨治黄之策。太师相儒生,御史中丞林尽业都是辅佐圣上多年的老臣了,有他们相助,想来黄河新治有望!

静姝原打算吃过饭就回屋歇下的,后来哥哥顾远真奉父亲之命硬拉她去了书房。哥哥说父亲和几位伯伯研讨计策时对不上头,有些细节还是要顾静姝解说才行。可父亲的书房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治黄之策这种国家大事他们几个老臣都商量不出来,她一个小女子若是进去,几位伯伯面子上难免挂不住。

思虑许久,还是假意进去送茶水罢,稍稍打断他们,指引方向未尝不可。静姝入内,果不其然,几位还没商量好。

“丞相方才道治黄之要务在于防洪和防沙,特别是防沙,若是人工搬运难免耗费时力,当下又无能人,如何是好?”相太师道。

“眼下修筑堤防是来不及了,老夫实在没有法子。”林中丞道。

“父亲,母亲说后院的墙堆被雨水冲蚀数年已经积土万千,女儿自作主张将林中几株老树移了过去。”湘湘打断。

“对啊,老夫怎么没想到,若是在黄河中游种植植被,岂不可以防止流沙泛滥。”相太师道。

“哎呀!我们秉烛夜谈多日,倒是被你家女公子点醒了。”林中丞道。

“不瞒两位,这新策便是小女提出来的。”

“哦?你家女公子竟有这样的远见。”

“相伯伯说笑了,静姝只是急于修缮家中废院,怎么想当得出治理黄河这样的大事。”

“静姝别谦虚了,伯伯知晓你碍着我们几个老头的面子没有明言。至此,静姝以为下一步如何对策?”

“黄河最大的问题是中游的水土流失导致下游的地上河,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中游的水土保持,治理泥沙。”

相太师在一旁频频点头,道:“不错。”

“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坚持植树造林,不能让泥沙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提高植被覆盖率,严禁开荒,提倡家畜圈养,减少水土流失。”

“其次要不断疏通河道,合理利用调配水库水坝的水来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沉积,加深河道。”

“哈哈哈哈哈.......好!说得太好了!静姝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三位大臣连夜上书。

翌日,陛下传召湘湘父亲进宫细谈,御书房内站着的除昨日两位老臣外还有几位。安亲王萧勇,二皇子兼太子萧承珏,六皇子萧承喆,九皇子萧承闫,尚书兼河道总督段正弘。

“卿,不愧真是朕的左膀右臂,终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为陛下分忧解难是臣子的本分。”

“段尚书,你现在立刻启程前往浚仪,排解水患。太子,辰王,你们二人与段正弘一同,护送赈灾物资,发放给百姓。”

“儿臣/臣领命!”

离别之际,萧承喆前往凤仪殿向皇后辞行,她母后是个温良贤淑的女人,对自己孩儿更是无微不至。平安度日便是她在深宫之中的心愿。

“承喆,此去路途遥远,母后知道你是为你父皇分忧,为百姓辛劳,但你也要保重你自己,切不可操之过急,徒劳伤神。”

“多谢母后关心,儿臣记下了。”

“你二哥也是,你也多提醒他。”

“儿臣明白母后的爱子心切,定会向二哥转告母后的嘱托。”

翌日启辰,国库拨银粮,由太子、辰王护送协助河道总督前往浚仪治理黄河。山高路远,足足行了三日才抵达。

分工明确,段尚书与地方官员带领一队疏通河道,京都将士集结植树,为阻拦日后黄河水的隐患,兄弟俩联手分发物资,人人有份!三月之余,新策略有成效,留河道总督料理理。太子,辰王先行回朝。

金銮殿内按例朝会。

“两位皇儿此去,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朕心甚慰。”

“儿臣等都是按照新策办事,归根究底还是顾丞相和几位大臣的功劳啊。”

“黄河清,天下宁。为人臣子,为君分忧,天经地义。”

皇帝龙颜大悦,赞赏臣子后命其退朝。臣子依次退却,几位大臣还在殿外恭贺两位殿下威望大增,得陛下嘉赏。

“恭贺辰王殿下,至河有道,得陛下赞赏。”

“林大人谬赞,承喆只是借花献佛罢了。”

“哈哈哈哈......老夫也不瞒殿下,这治理黄河的精髓都是顾大人家的女公子提出来的。

“顾静姝?”

“正是,老夫也是沾她的光。”

“她竟有这番博学,难得啊难得。”

话音刚落,皇后身边的宫女给萧承喆传话,说午膳去凤仪殿用,也邀约了萧承珏。

两人在凤仪宫门口相遇,便谈笑风生般走了进去。

“儿臣拜见母后”

“快起来,快起来,你们俩个是最有孝心的,母后一传召就来陪母后了”

“母后是尊长,儿子理应孝敬。”

皇后细看太子萧承珏比辞前清瘦,想是浚仪清苦,食不欲。盘问了萧承喆辞行前交代的事,有没有提醒兄长不可操之过急,凡事预则立。萧承珏先是恩谢母后,又替弟弟说了好话。

“母后待儿臣胜过六弟,儿臣心中有愧。”

“二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看到你们兄弟两个和睦,母后死也无憾了!都别站着了,快坐下吃饭。”随后又命蔡嬷嬷催了催萧晚卿(昭阳公主)。

“母后,父皇不来了吗?”

皇后叹了口气,言陛下早朝过后就去了麻贵妃那儿,请了几次都不肯见,这些时日亦是如此。她已看透帝王心思,这个皇帝,很皇帝。两人见皇后脸色发青就没再提及。

皇后知晓儿子的喜食,夹了筷清蒸鲈鱼给承珏,又夹了一筷子烧鹿筋给承喆。

母子三人,氛围温馨。正吃得欢愉,萧晚卿入殿,皇后假意责问她为何迟迟不到,她挽着皇后的手腕入座,解释太傅前几天教的功课佶屈咬牙,方才在房内攻克不想被打断,就命人告知皇后不用等她。

席间侃侃而谈,但也说了件正经事。太子已到弱冠之年,该娶太子妃,京都好几位重臣之女待字闺中,可从中择偶。皇后也是考虑周到,先问了一句萧承珏是否有心仪之人才定夺婚事。

先前太皇太后设宴款待大臣之女,皇后虽因病缠身未到,但也屡有耳闻。顾静姝这个名字言犹在耳。萧晚卿在旁边听着真切,那日还是她陪静姝逛的御花园,走到一半就撇下她偷溜出宫玩去了。还好没被发现,心中经不住寒颤,差一点就夹进碗的樱桃肉落下。

“珠珠,想什么呢,筷子都拿不稳。”

“奥......我在想那个顾静姝。”

“对了,你不是见过她吗,她长得怎么样?好看吗?你可要帮咱们二哥长眼啊。”

“六弟,别胡说。”

萧晚卿描述了一下静姝的模样,又说太皇太后很喜欢她,众人颇为惊奇。

“你这么一说,我更想见见未来的太子妃了。”

“六弟,越说越不像话了,太子妃还没定下来,你别辱没了人家姑娘的清誉。”

“是啊承喆,选太子妃一事还需禀告你父皇,让你父皇定下来才是。”

上一章 久闻大名 为你一厢情愿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举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