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影评分享
本书标签: 现代 

《拾荒少年》8(1)

影评分享

温暖的谎言

一—《拾荒少年》创作手记

导演、编剧:张思庆

发生在两个拾荒者之间的故事,却道出了这个世界的温暖。即便是谎言,希望也因此点高。《拾荒少年》整个创作过程几乎陪伴导演张思庆度过了大半个研究生生涯,于他而言意义重大,并非因为影片多出色,而是它的整个创作过程带领导演真正进入了电影的世界。对于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初学者来说,如何做到电影的“真实”?在影片所描述的世界里,是否做到了情感自然而饱满、情节流畅而不矫情?观众是否能走进电影,并且有所收获?这些都是导演做这部片子的初衷。本文,导演张思庆详尽的阐述了创作当中遇到的障碍、解决方案以及自己得出的关于电影“真实”的理解。

剧本创作

大概一年前我读到这样的一则新闻——“职业拾荒者专捡钱包向失主换报酬,现在存在着一批靠捡钱包换取报酬的‘职业拾荒者’,每月竟也收入颇丰。”这则离奇的新闻凸显的两个字眼特别吸引我:“拾荒者”和“生存”。拾荒代表一种流浪的精神,而生存则是一种残酷的东西,这是我感兴趣的。我童年的时候,全家搬迁过6次,一直漂泊在外地,直到我16岁那年才有自己家的房子。渐渐发现,“流浪”与“归家”一直是我作品里一个若隐若现的东西,它能实实在在打动我。

事件和人物关系如何确立?事件无疑我套用了一个奥德赛的模式,也就是归家的母题:而人物关系则来源于我少年时代的一段忘年之交:我少年时是外地人,常常被人欺负,但是有一个年纪很大的朋友,他常常帮助我,并且抚平了我童年的许多阴影。我认为人在任何的生存条件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存在于潜意识内无限的阴影,尤其是童年的阴影,这一点弗洛依德有大量的阐述。剧中少年最大的阴影便是“我是不是被我妈妈卖掉的”,我想借助马跃进这个“父辈”的“所指”去抚慰他的这种伤痛。这样的人物关系我非常熟悉,人物性格也是我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的,所以比较容易把握。

这样的故事一摆出来,“社会批判”问题必不可少,但是我的重点不在这里。这个故事涉及到“底层拾荒者的生存状态”,但是我不打算刻意去渲染他们的苦难,我觉得在当今的社会上,这样处理是违反道德的,也是不真实的,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是不“严肃的”。反观《德州巴黎》《海上钢琴师》等影片、反观存在主义文学,真正终极的东西永远都不是人类有多苦难,而是人类为什么会处在苦难之中,甚至是为什么会选择苦难。《拾荒少年》中,马跃进和自己的女儿隐藏着何种巨大的恩怨.他经历过何种残酷的事件让他选择流浪?这个问题最终想解决的是.“拾荒”与“流浪”是马跃进的自我选择,是他的一种救赎的方式。在“亲生父母贩卖子女”和“拐卖儿童”这两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上,上述的情况尤其突出,很多被拐卖的儿童认亲的时候,他们的哭泣似乎在诉说着他们更爱养父母。很多问题,我们始终只是看到了180度,甚至永远只能看到180度,所以我的重心不在怪罪社会上,而是在一个少年的执着的寻母的状态上,就算是知道了母亲亲手卖了自己,就算是知道了照片上的女人或许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他也要义无反顾地去追寻 这样精卫填海式的固执才是人的本能、才是人的真实状态。何况结尾的处理,我们也不知道少年是否是被妈妈卖掉的,这无疑让这个少年更加地打动观众,更重要的是,马跃进和少年组合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电影《美国往事》里有这样的一段,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拿着一块蛋糕准备去奉承一个妓女以得到性的满足,但是在等待妓女出浴的时候,他一个人拿着蛋糕坐在楼梯上,忍不住咬了一口,接着又舔了油纸上的奶油一口,后来慢慢忍不住了,就把蛋糕全吃了。我常常记起这个让我热泪盈眶的片段,那是生存的残酷与那种挤出来的一点点动容的东西。王小波先生在《我的精神家园》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脾气暴躁、动辄使用牙齿的人,尚且不肯吞下别人的肉体,这一刻看起来更有力量。”这些给了我创作的总体思路,也就是说、残酷当中挤出来的一丝丝温暖,往往是最能打动观众的。所以马跃进一开始的时候非常心狠、非常世故,而这个世界在少年的面前也是那样的冷漠和蛮不讲理,这

样的处理恰恰使影片的那一点点温暖的场景显得尤其生动,所以影片在情感上的基调应该是前半部分冷酷,而后半部分温暖。我一直坚信一句话,“电影应该是让半路误闯进电影院的醉汉因为温暖而哭泣的东西。”影片结尾的情绪,应该是欢快的,我甚至打算在出片尾字幕的时候让喜欢唱歌的马跃进与少年在露天KTV一起唱首很土气、很欢快的歌曲,就如同卓别林的大部分电影一样,在欢快的结尾深处其实是无尽的辛酸与忧伤。

上一章 《拾荒少年》7 影评分享最新章节 下一章 《拾荒少年》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