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人生编程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人生  人生哲理     

如何透过一个人的行为看其本质

人生编程

第234篇3月31日 如何透过一个人的行为看其本质

广义的来讲,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手段,而每个手段背后都潜藏着目的。只是有些目的是明显的、善意的。有些目的的潜藏的、邪恶的。当然有些目的,你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我们经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对人而言,要透过它的行为看他的目的。目的才是行为的本质。

明显、善意、潜藏、邪恶,这明显也可以用象限的方式去划分一下呀。

也可以这样做,比如画一条横轴,左边是反常手段,右边是正常手段,再画一竖轴,上面是好的目的,下面是坏的目的。这样就把目的的行为划分了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为了实现好的目的;这个象限我们管它叫循规蹈矩;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们总让我们做一个好孩子,要做好人,做好事,不撒谎。一句话就是教育我们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第二象限为了实现好的目的,但采用了反常的手段,我管这个象限叫剑走偏锋;举个例子,我们一家人去走亲戚,我有个外甥,现在五岁了,小孩子嘛总是调皮捣蛋,大人们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就教训了他一顿,结果坏菜了,在屋里大喊大叫还狂哭不止,他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轮番开始劝他,让他乖点,不要哭了,为了让他不哭,还哄他给他买玩具。但是那孩子仍然不为所动,依然哭闹个不停。一句话,大人用尽了正常手段,但是目的仍然没有得逞。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我亲自上场了,于是我就大声喊道:谁欺负我外甥了?到底谁欺负他了“然后我就把他抱起来,孩子用手指着大从们,然后特别沮丧的说:他、他、他、他们都欺负我了。我连忙大声喊道:你们竟然敢欺负我外甥,看我一会怎么收拾你们?!然后安慰孩子道,你先吃点东西,一会吃饱了,咱俩一起打他们。小孩子一听我要帮他,赶紧找东西吃去了。哭声、喊声、叫声,全部戛然而止。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安全啊,小孩子的哭闹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报仇,而大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不哭不闹。手段却是给孩子买玩具。可是孩子的目的是为了报仇,根本不是为了玩具,这种南辕北辙式的劝导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愤怒。所以你只有通过人的行为看目的,才能看见本质,解决问题。第三象限,为了实现坏的目的,但是采用了反常手段。我管这个象限叫脸厚心黑。李宗吾有一本书叫做《厚黑学》,讲的是历史上一些有名的成功人士,比如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人,他们都是脸皮够厚,心肠够黑的人。然后这些人往往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比如李世民,当年他一直劝他爹李渊造反,但是李渊一直没答应,后来李世民就和别人谋划,把李渊灌醉了,然后安排隋炀帝的两个小老婆和李渊一起睡,结果第二天李渊一起床吓坏了,要知道睡皇帝的女人,那可是杀头的罪过,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李渊只能起兵造反,后来创立了唐朝,李渊称帝后,太子本来是李建成,李世民排名老二,正常情况下根本当不了皇帝,于是后来就有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自出马杀死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随后又逼着李渊退位,由此才当上皇帝。这一顿骚操作,可谓心狠手辣。第四象限,为了坏的目的,采用了正常手段。我管这个象限叫做守株待兔,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就是他拥有坏的目的,但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特别的蠢。当然,你可能问我,只要你的目的没有为他人着想,或者你的目的为了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目的就是坏的。比如当年,我们公司有个员工叫小朱,这哥们喜欢抽烟,那时候我们公司在15楼,他经常在吸完烟之后,并且在不熄灭烟头的情况下,就顺着窗户从15楼的扔出去,我当时看到他这个举动就非常震惊,然后我就非常生气的质问他,你这么扔下去,万一下面有人,烟头又没有熄灭,要是烫了别人怎么办?小朱笑嘻嘻的说道,没事,我看了,下面没人。我更生气了,如果下面有可燃物,这个烟头要是引发火灾怎么办?他仍然笑嘻嘻的说道,我扔过好几次了,不可能引起火灾。我当时就火了,对他一顿臭骂。可悲的是,即便教训了他,他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那种坏、以及那种无可救药的蠢。就因为这事,没过多久,我就和他断交了。时隔多年,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异常后怕,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不靠谱,你无论用怎样的制度都约束不了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狗改不了吃香的习惯呀。

讲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点:任何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有目的,而这个目的背后也一定有手段。简单的说:目的决定手段,手段反映目的。与人打交道,你不要看他到底说了什么,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也不仅要看他到底做了什么,更要看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由此才能看清他的本质。

这四个象限理论也挺有意思,能分出好的坏的,以及分析行为背后的本质。我们上学时,受老师的教育,全是做好事,做好人,但是如果我们脑子里只有一个象限的认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就有很大局 限性,但从做事上来讲,人又是最重要的因素。补全以人的认知,也是我们必修的一个课题。这很重要。我们估计天天聊天聊的就是人和事,做人做事,总有一些规律,总会分出高低上下来。这段时间对象限的说法,比较认可,确实就像分水岭,一下子就明白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也希望以后很多的说法都用象限去分析就好了。

不可能千篇一律都适用,但这个工具确实不错,以且尽量用上。

上一章 好用有决策模型 人生编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管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