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古文偷来赏
本书标签: 古代  吟游诗人  古风诗文     

辛弃疾

古文偷来赏

那时候,中原北部在金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山东有个农民叫耿京,他带领了一支起义军,经常打击金兵。我也是山东人,非常敬佩耿京,就组织了两千多人,加入了耿京的队伍。

  起义军在耿京和我的领导下,常常打胜仗,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久有了二十几万人。耿京就派我到南方去和南宋联系,好联合起来把金兵赶走。谁知道起义军里面出了一个叛徒,叫张安国。他乘我不在的时候,暗杀了耿京。起义军没有了领袖,就这样散掉了。

  我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叛徒张安国已经逃到金国的兵营里去了。

辛弃疾(心里又悲痛又愤怒)我们一定要活捉张安国,为耿京报仇!

  同伴中有人说:“张安国躲在敌人的兵营里,那儿驻扎了五万金兵。咱们只有几十个人,怎么去捉他呢?”

辛弃疾(五万!就是五十万,我们也要闯进金营,杀了这个叛徒,为耿京报仇,为老百姓报仇!)

  当天晚上,我挑选了五十名勇士,个个骑了快马,带着刀剑,向金营直奔而去。快到金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都下了马,把马拴在树上,然后乘黑悄悄地摸进了金营。

  金营里灯火辉煌,张安国正在跟两个金将喝酒猜拳。他们看见我们拿着刀剑冲进来,吓得魂都没了。张安国钻到了桌子底下,两个金将急忙举起椅子来抵挡。勇士们一拥而上,把两个金将连人带椅子砍翻了。

辛弃疾(一个箭步上前,把张安国从桌子底下揪了出来)

  张安国抱着个脑袋,直喊饶命。

辛弃疾(用剑指着张安国骂道)你这个叛徒!耿京哪点对不住你?

  张安国吓得浑身打颤,说:“我……我错了!”

辛弃疾(冷笑一声说)错了?来,绑起来,带回去办罪!

  大伙儿一拥而上,把张安国绑得结结实实,拉出了营帐。

  营帐外面站了好些金兵,谁也不敢上前。

辛弃疾(把叛徒绑在马后头,不慌不忙地跨上了马,喝道)谁敢上来,就要他的狗命!告诉你们,我们的十万大军就要开到。想活命的就早点投降!(说完就带着勇士们冲了出去)

等金国将领派兵来追的时候,他们早就跑得没影儿了。叛徒张安国也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给砍掉了脑袋。

  我活捉叛徒张安国的时候,二十三岁。

  陈亮是我的知交,一位爱国词人。淳熙十五年冬天,陈亮从他的故乡浙江永康到江西拜访辛弃疾。我住在自建的“带湖新居”,附近有其取名为“瓢泉”的一条小溪。小病中的我见到陈亮,十分高兴。或在瓢泉共饮,或往鹅湖寺游览。我们一边喝酒,一边纵谈国家大事,时而欢笑,时而忧愤。陈亮在铅山住了十天,才告别回去。我一程又一程地送他。

  第二天早晨,我又赶马追去,想挽留陈亮多住几天。当我追到鹭鹚林地方,因深雪泥滑,不能前去,才停了下来。于是那天,我在方村怅然独饮。夜半投宿于姓吴的泉湖四望楼,听到邻人吹笛声,凄然感伤,就写了一首《贺新郎》词,记述这次交往。

我因受朝廷投降派的排斥,来到江西上饶的一个小山村赋闲。 江西农民的勤劳质朴,上饶山村的秀美环境,使心情郁闷的我深受感染。一天上午,天气晴好,我来到邻家小院串门,便看见邻家那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着门前小溪边的一块绿草地上,带着酒后的一点醉意,正在用当地的方言在亲切的交谈。和煦的阳光照射着这两位老人的白发,也照射着他们居住的低矮茅舍。生活虽然贫困,日子却过的安然自得。

辛弃疾(信步走上前去)

“今年老天爷开恩了,风调雨顺,收成真不错。”

“是啊,要是明年也能像今年这样,就让儿子们把这茅屋翻修一下,造的大一些。”

小溪的东边,大儿子在大豆地里忙着除草。在一旁用竹条编织鸡笼的二儿子听到了,接过老人的话说:“我们还要多养些鸡、兔,明年一定能住上新房。”

两位老人最喜欢又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这时候正趴在小溪旁,悠然自得的剥着莲蓬吃。

原本心情郁闷的我,看到这一家和谐欢乐情景,仿佛宋、金两国战火的硝烟已经远离。不由自主的吟出了一首《清平乐》。

辛弃疾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除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上一章 晏几道·临江仙 古文偷来赏最新章节 下一章 辛弃疾·稼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