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后洺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宋太祖

帝后洺

传位

主词条:金匮之盟

据记载,一次赵匡胤去看望生母杜太后(一说赵光义一同前往),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夺得天下吗?”赵匡胤答:“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摇头说:“那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主少国疑,你才得以黄袍加身。所以以后传位,应该先传给你的弟弟光义,这样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赵匡胤叩头说:“一定遵照母亲说的做。”于是,杜太后命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 [143] 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144-145]

学术界普遍认为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但对金匮之盟的具体内容有较大争议。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才提出的世所未见之说。

杯酒释兵权

据说,赵匡胤有一天召宰相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兵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和平了。” [146]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赵匡胤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 [147-148]

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借机表达了自己让他们放弃兵权的想法,建议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诸将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次日,诸将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给予优厚的赏赐。 [148-149]

但关于此事的真实性,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史籍所载的设宴请客情节为虚构,且诸书关于“罢兵权”与赵匡胤、赵普的关系,说法也不一致等。

还有第二次“释兵权”,是在开宝二年(969年)。当时赵匡胤召诸镇节度使白重赞、武行德、王彦超、郭从义及杨廷璋等同时入朝,在后苑设宴。席间,赵匡胤举杯对赴宴的白重赞等人说:“卿等均国家旧臣,随朕鞍前马后,南征北战,戎马倥偬,至今尚无休养安乐的时候,这实非肤礼待贤臣的本意。”王彦超马上领会了赵匡胤的意图,当即离席跪请辞官告老。然而白重赞等人却不明白其用意,历陈平昔的战功及履历艰辛,赵匡胤听后说:“这是前朝的事,不值得再提了。”次日便收回众人兵权,改授闲散官衔。 [150]

上一章 宋太祖 帝后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