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后洺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宋太祖

帝后洺

雪夜访赵普

一天雪夜,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乃是赵匡胤。 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宋朝)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匡胤深表赞同,于是决定采用“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 [127]

后来清朝的乾隆帝评论这件事说:“宋太祖雪夜幸赵普家,计下太原,后人侈为美谈,不知征伐大事自当议之朝堂,即云帷幄秘谋,亦可召至禁中密相筹画,命将成功,岂必待风雪叩门始有济哉?盖其于功臣家不能无所疑虑。微行数过,固有深意。厥后南唐海物,亦以骤至而得之,可以觇其用心矣。” [188]

正对徐铉

主词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开宝八年(974年)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派给事中周惟简、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一同前往开封,请求罢兵。徐铉到后,先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赵匡胤从容下诏让使者升殿,让他陈述理由。徐铉说:“李煜以小事大,就好比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并没有什么过失,为何被征伐?”赵匡胤听后,应声而答:“既然是父子,为什么在两处吃饭?”徐铉无言以对。 [128-129]

之后,徐铉再度奉命出使,谈到李煜侍奉大国甚为恭敬,只是因病不能入朝觐见,并非抗拒诏命,请求赵匡胤缓兵以保全一邦性命。言辞颇为恳切。他与赵匡胤反覆论辩,语调愈加拔高,赵匡胤大怒,按剑直言:“你不用多说什么,江南没有什么罪过。只是天下既为一家,卧榻之侧,岂能容忍他人鼾睡!”徐铉闻言,惶恐退下。 [130]

在徐铉出使宋朝的过程中,还向赵匡胤盛赞李煜多才多艺,有圣人之能,意在讽刺赵匡胤没有文化。赵匡胤让徐铉朗诵李煜的作品,徐铉朗诵了李煜所作的“秋月之篇”。赵匡胤大笑,说:“寒士语耳,吾不道也!”徐铉说这是大话,赵匡胤便讲述自己在寒微时从秦中归来,在华山下醉卧田间,醒来看到月亮,吟出“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的诗句。徐铉大惊,殿上群臣也称寿祝贺。 [167]

宽厚待人

赵匡胤器量宽宏,不以杀戮服人。有一次,他设宴招待群臣。翰林学士王著原为后周世宗柴荣信任的臣子,因醉酒而思念故主,当众喧哗。群臣大惊,赵匡胤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靠近屏风,以袖拭泪,放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柴荣,应当严惩。赵匡胤说:“王著不过是个酒徒。他从前在世宗幕府,我很熟悉他的脾气。何况一个书生,就算哭念世宗,又能做什么?”

上一章 宋太祖 帝后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宋太祖